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银行业所有风险中,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已经发展到仅次于信用风险的地步,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不断发生的操作风险也为其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操作风险已成为制约信用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操作风险的防范是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操作风险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寻求防范操作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易发环节贷款操作风险。一是大额贷款发放时逆程序操作。大额贷款客户申请贷款时,往往先向县联社申请,由县联社与信用社打招呼,再由信用社主任指派信贷人员做贷前调查。这种自上而下式的点贷违背了正常的贷款操作程序,造成贷前调查虚化、贷  相似文献   

3.
从近期对农村信用社的走访情况了解到,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县域机构的大量撤并与县域中小型企业资金需求矛盾的逐步加剧,县域金融信贷投入主要靠农村信用社承担,因而,在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投放管理中,操作风险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旦这些风险沉淀并被引发,将给信用社的健康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信用社也将再次走回资产质量低下、经营连续亏损的老路,进而影响到整个县域金融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操作风险逐渐取代信用风险成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风险。由于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涉及面广,发生的频率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这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所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北海辖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管理的现状,发现其贷款定价机制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专门的技术人才,容易产生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简称一缺三风险.  相似文献   

6.
宁喜祥  吕军  齐瑾 《西安金融》2006,(10):64-65
本文针对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具体信贷和财务会计核算业务中出现的引致操作风险的行为进行了详尽归类和分析,从认识、制度安排、人员素质等角度分析了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安排、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风险贷款增加的原因与对策谭荣桂近年来,平南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贷款逐年增多,非正常贷款占用率比重大。不但影响了信贷资金的周转,削弱了支农资金力量,而且制约了信用社的经营和发展。一、造成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的成因(一)债务人法制观念淡薄,不守信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人员素质与五级分类准确定性的矛盾。贷款五级分类与四级分类相比,更能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揭示贷款的风险程度,但其工作量大,涉及计算机、会计、信贷、法律等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求分类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较系统的业务综合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人员目前还缺乏这些系统的综合素质,习惯于传统的“一逾两呆”的期限管理,在开展贷款五级分类的初期,有的甚至认为五级分类就是四级分类贷款占用形态对应科目的简单转换,一度影响了对贷款真实质量的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刘疆  游江 《西南金融》2006,(12):58-59
近年来,个人住房贷款的操作风险日益突出,尤其是假按揭风险。但国内商业银行对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定量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从种类和管理两方面出发,试图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操作风险状况进行概括和归纳,并给出初步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朱靖云 《中国外资》2010,(20):64-64,66
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产生通常是伴随着柜面经营活动而出现的,是农村信用社管理的,一项长期任务。本文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基本情况和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农村信用社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狠抓风险制度落实、加强对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柜员服务计.价绩效考核体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的具体措施,对降低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减少资产流失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析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产生通常是伴随着柜面经营活动而出现的,是农村信用社管理的一项长期任务.本文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基本情况和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农村信用社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狼抓风险制度落实、加强对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柜员服务计价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的具体措施,对降低农村信用社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减少资产流失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田琰 《云南金融》2012,(6X):147-148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经济的主力军,是支持三农的金融纽带。抵押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发放的主要方式之一,已逐渐被人们熟知,然而随着信用社抵押贷款的成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也逐渐显示出了一些风险性问题,对信用社贷款的实施造成了障碍,甚至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风险防范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琰 《时代金融》2012,(18):147-148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经济的主力军,是支持三农的金融纽带。抵押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发放的主要方式之一,已逐渐被人们熟知,然而随着信用社抵押贷款的成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也逐渐显示出了一些风险性问题,对信用社贷款的实施造成了障碍,甚至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贷款分类制度、贷款核销制度、应收未收利息的会计制度属于现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攻坚的部分,也是农村信用社有效防范和抵御风险的基础。如何正确理解贷款损失准备拨备提留的意义及尽可能地提足拨备,减少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隐患是当前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以黄南州农村信用社拨备提留情况为例,探讨贷款损失准备的拨备严重不足的原因及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表现形态及与贷款市场开发不足的实证关系分析 当前农村信用社积聚的金融风险较多,概括起来讲,主要存在资产风险、收益风险和支付风险等三大类主要表现形态。根据对我市农村信用社的调查,这三类风险均与贷款市场开发不足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贷款中,保证贷款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在保证贷款出现风险后,农村信用社只是对借款人和保证人进行口头的催收,大部分没有向保证人下发书面的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诉讼有效期为6个月。目前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贷款中现存的大量保证贷款,对保证人大部分没有进行任何书面催收的记录,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受长期的利率管制的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才刚刚起步,至于对贷款定价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则更是鲜有涉及。鉴于贷款价格对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过程中的操作风险进行简单的探讨,并在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再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建立农村信用社与信贷人员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截止2002年9月底景德镇市农村信用社仅最大十大户贷款余额占全市贷款余额的13%,超比例大额贷款收息的多寡、质量的好坏、风险的大小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影响大.据调查,农村信用社超比例大额贷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操作风险防范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业务操作风险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建立农村信用社与信贷人员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