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战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深层次矛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这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对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作出了重大部署,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推动农村人口的转移。一、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始终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而且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的热点问题,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未来的农村经济如何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不是要继续沿袭下去,农村的集体经济的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这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农村集体经济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对我国继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农业大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和谐社会主义的基础保障.2005年,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这对改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却相对薄弱,虽然经过六年多的努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明显的.文章就从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谈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30年前,农村改革开启了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序幕。30年后,我们党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专题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最好纪念,也充分说明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成果,32年来农村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梁艳菊 《特区经济》2012,(8):165-167
农民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力量。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农业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也凸显出来。农民合作经济作为农民力量的集合,是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解决"小生产——大市场"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影响我国农民工进城的农村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农民工进城问题,影响农民工进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村本身的原因,也有城镇的因素。应用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角度对影响我国农民工进城的农村因素的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2005年,影响农民工进城的农村因素中,农村推力和拉力都有所减弱,这表明影响农民工进城的农村障碍正逐步弱化。  相似文献   

9.
韩艳丽 《中国经贸》2014,(4):193-193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一直以来被看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由我国具体国国情所决定的。我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的资金投入,促进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活环境,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方向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强。这是因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环境再高,也和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生活环境的描述,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对流动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成果,32年来农村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农民养老是我国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发展农村商业养老保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途径。本文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产物。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村的历史地位,这对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农村改革的深化,是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但就目前来看,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和成长是相当滞缓的,这与政府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老区建设》2014,(19):6-7
正北京10月18日电中央近日审议通过了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的改革试点方案,标志着我国布局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试点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改革试点的目标在于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归属,完善各项权能,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这是我国农村改革一项重要顶层设计,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改革重大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实现了在农村以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还日益成为连接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社会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关系到工农、城乡关系,关系到农村社会进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更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因此,认真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主要特征与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劳动力是否剩余?剩余劳动力应通过什么途径和形式转移?转移到何处?这是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大问题。一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这是客观事实。所谓“剩余劳动力”就是闲置的生产要素,是浪费了的活劳动。我国八亿人口在农村,同时由于人口增长规律的作用,自然增长的数量  相似文献   

17.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村劳动力过剩,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经近几年的改革,已经大体形成,农村商业怎样才能跟上这一新的要求,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农村商业路子,已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新局面的关键。这条路子应当是参照农业的改革,坚决而有秩序地改革农村商业那些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东西,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发展农村商业的中国特色,走自己的路。这条路子还在摸索阶段,但是它的主要点,已经可以从建国以来农村商业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中得到基本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财务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与否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因为这关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在我国正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财务管理更加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文章中,笔者将就农村财务管理的现存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志新 《特区经济》2009,(2):161-16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的分析,政府行为变迁直接决定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快慢。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行为是当前和今后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首要问题。立足于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的要求以及农村劳动力亟待转移这一现实国情,政府应该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切相关的土地制度、迁移自由、就业环境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有所作为,切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的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