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城中村”是城市化发展过程的产物,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事物。“城中村”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阻滞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鉴于此,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政府的高度重视。文章在分析“城中村”产生的原因、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解决举措。只有把“城中村”纳入城市的管理范围,以人为本,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才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相关资料,以东莞市典型的"城中村"——南城区胜和大朗村为例,总结了该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经验。剖析了大朗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如收入过于依赖出租、发展后劲不足,公共支出负担重,管理模式不合时宜、平均产权制度缺乏活力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实现多元化经营、提升现有物业资源;增加财政投入;实行村与经济社职责分离,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希望本论文对改善东莞市和国内其它地区"城中村"集体资产管理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村级资产管理问题作为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对城市发展稳定带来很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城中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集体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水平不高,集体资产管理不严、随意处置,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强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要选好当家人、建立高素质管理队伍,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清产核资确权到户,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实行村务公开等加强城中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芳  岳隽  马凯 《特区经济》2012,(2):52-54
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城市边界不断从中心区向外扩展延伸,城中村得以产生,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二元结构。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城中村改造是存量土地盘活的主要来源之一,改造的核心则是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的整合和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5.
韩艳红  陆玉麒 《特区经济》2012,(10):293-295
城中村的存在解决了大量进城人口的住房问题,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中村的负面影响逐渐扩大,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本文将博弈论方法引入到城中村推行物业管理的分析当中,对政府、村集体和外来物业管理公司三方博弈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城中村推行物业管理的模式,提出社会物业管理公司与村集体合作管理是城中村管理的最有效途径,同时对物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全国各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各地区的城市化建设中我们无法避免会去征用那些原本不属于城市而是紧靠城市的农村土地。但是由于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长期推行着两元体制,农村和城市在国家的许多政策和法规方面都有所区别,这样的背景下导致了现实生活中这些紧靠城市的农村无论从哪一方面都无法彻底的融入到城市之中,这样就逐步形成了城中村这一独特现象。这些城中村的存在既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安全隐患。因此对城中村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一个理论方向,更是我们努力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具体行动。本文以武汉市洪山区洪山街幸福村城中村改造为例,通过对幸福村自身问题的分析和幸福村在改造过程中优秀经验的总结,希望能够给城中村改造带来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改造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以广州猎德村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娟  朱鸿伟 《特区经济》2009,(10):146-147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涉及多个相关主体的工程,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并实现共赢是改造工作顺利进行以及最后获得成功的关键。本文将以广州第一个城中村改造试点——猎德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改造过程中政府、村民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总结其顺利改造的成功经验,从而为其他城中村的改造工作提供实践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比重也不断提高,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现了很多城市问题,其中一些城市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仅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还制约了城市的和谐发展,“城中村”就是这些问题中的典型问题,城中村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可跨越的产物,也是城市建设急剧膨胀作用下的结果。本文就以西安市城中村为例,探究城中村的现代化改造对城市化建设的影响,并针对西安市城中村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缩减征地范围,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并且要求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镇金陵村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进行了以农民为主体自主整理集体用地,跨县出让用地指标,直接拍卖集体建设用地的改革措施。文章选取金陵村二组为样本,结合实地调查,了解了该村农地入市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相关经验,剖析了农地入市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地区城中村改造民意调查——以石牌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原有的城市格局被日益打破。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迫于利润的驱使,城市被迫向外延伸和拓展,城乡交融之处的农业用地不断被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建成区在短期内的迅速膨胀扩张,在利润的推动和吸引下大规模的外来人口会聚在建成区,形成商业繁荣、交通拥挤、阴暗潮湿的城中村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1.
城中村作为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分割下的特殊产物,其无序的规划建设、脏乱的内在景观、复杂的人口流动让城中村成为矛盾冲突的聚集地,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和谐的城中村是和谐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面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城中村问题,文章以南宁市城中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宁市城中村现状特征、形成原因、面临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南宁市城中村和谐建设新思路和新模式,促使加快南宁市城市建设步伐、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构建和谐城中村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改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城中村改造工作。但在进行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本文以太原市为例,对城中村的村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机制,摆脱城中村改造下村民发展问题的桎梏。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改造通常导致居民生计资本的剧烈波动,尤其在城中村有多民族聚居时情况会更加复杂。为此,构建一种适合城中民族村居民的可持续生计评价体系,该体系在以往5种生计资本的基础上纳入民族文化资本,同时兼顾城中村改造前后生计资本可能发生的变动。针对北京市门头村的研究发现,经过城中村改造,其居民生计资本的总体差异较小,但各类资本之间相差较大,这一特点在不同自然村和不同民族的生计资本结构中也有所体现。研究表明,做好城中村改造的后续工作,加强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培育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以及增进多民族文化认同是提高城中民族村居民生计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应巧艳 《特区经济》2010,(3):185-187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失地农民是城市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依靠房租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又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上保留着明显的农民特征。如果在这个进程中不能进行科学的引导并制定出合理政策,必将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本文以台州市黄岩区柔桥村为例,从社会稳定角度对该村村民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既保持和维护社会稳定又能实现由村民向市民的转化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公有制的土地框架下,政府必然是土地管理的主体,但在现行的农地管理制度和法律下,村集体的性质与地位、村集体与村干部制度以及农民现有的地位就决定了我国农地管理的各项政策缺乏明确的微观执行基础,因此,政策的效力很难得到切实有效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17.
18.
城中村的形成是中国城市化变迁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其实质是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情况下农村被动城市化的产物。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中村非农化改造工作也在快速推进。通过对庆阳市X区城中村改造现状的调查,以庆阳市X区为例,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探索,分析风险问题的现象和成因,提出化解风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对武汉市洪山区黄家大湾湖光村二组的总体空间形态等进行描述性调查研究。对资料详尽分析后,从居住正义的角度,提出对此类邻校城中村主动更新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市扩张,城市周边的农村逐渐变成城中村。城中村由原来以发展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发展二、三产业为主,城中村集体经济产业的发展为失地农民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城中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西明村作为南宁市一个快速发展的城中村,在集体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