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杰 《南方经济》2013,(1):71-82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到消费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感知,再到品牌资产的建立,以及企业因提升品牌资产的需求进而更加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对744位有效被访者的问卷调查,证实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品牌资产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消费者的CSR体验完全中介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品牌资产中的品牌独特性、品牌联想之间的关系,部分中介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忠诚度、美誉度、支付溢价、满意度、品牌延伸、品牌关系的关系.消费者儒家价值观调节了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体验与品牌资产中的美誉度、支付溢价、品牌独特性、品牌延伸、品牌关系的关系.研究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提升品牌资产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互动关系图谱,为设置基于消费者响应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资产互动培育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对推动营销范式从产品营销向社会营销的发展以及推行更为具体化的善因营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打造“有情有义”的产品品牌往往成为“责任型”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培育企业社会责任与培育“责任型”消费者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
刘国华  袁新敏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4):113-115
品牌资产是营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按照Aaker的理论,零售商品牌资产也可以分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四个维度.基于品牌联想网络模型的研究表明:高的顾客满意是提升零售商品牌资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公司品牌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司品牌是品牌理论发展的新分支,在品牌层级中占据主导地位,是长期品牌管理的核心,也是公司战略性资产的重要来源.本文从公司品牌的概念与构成、基于品牌层级的公司品牌研究以及公司品牌联想的测量与维度三个方面述评了国外学术界对公司品牌的研究,并探讨了公司品牌理论的应用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有绪 《改革与战略》2011,27(10):56-59
文章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模型提出了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模型。品牌资产由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品牌忠诚度五个维度构成,品牌资产各维度之间与品牌资产本身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文章认为,品牌资产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企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企业应加强这五个维度方面的建设管理工作,积累自身的品牌资产,在日益残酷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持续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李春芳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128-131
文章运用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理论和品牌管理理论,借助情感迁移模型和联想需求模型探讨了品牌延伸中消费者心理机制的作用机理,从而阐明了消费者因素在企业品牌延伸中的重要意义,并由此提出一些基于顾客认知导向的品牌延伸策略.  相似文献   

6.
品牌资产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也能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基于品牌资产理论来探讨马头墙黄酒的品牌资产提升策略。文章首先阐述了品牌资产的内涵;其次从品牌知名度、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度四方面分析了马头墙黄酒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文章对中小农业企业的品牌打造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品牌资产这一概念的产生,为公司的经济利益和品牌竞争力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以搜狐畅游为研究对象,进行品牌资产分析,通过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感知质量、品牌信任与品牌忠诚度五维进行分析。经过调查发现,这几个维度是分层级的,存在影响关系,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品牌资产是指用户或消费对品牌的综合评价,是由一系列的财产构成的,其中包含品质形象、品牌联想、品牌的忠诚度、品牌知名度等,这些都是与品牌名称及品牌标志联系在一起的。品牌资产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强势品牌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能给企业赢得市场,创造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品牌资产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同时也能加强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文章基于品牌资产理论来探讨Megahouse的公司形象与POP的品牌资产之间关系。文章首先介绍并阐述了公司形象与品牌资产的内涵并建立了相关的模型假设;其次对Megahouse的公司形象对品牌知名度、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度四方面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就如何提升品牌资产提出相应的建议。文章对动漫周边及模型类新型行业的品牌打造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品牌资产管理新视角——基于员工的品牌资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资产被认为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然而,现有的品牌资产理论多是外部导向的,强调财务和顾客视角,基于员工的品牌资产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企业品牌资产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从一个整合的角度来论述员工视角的品牌资产,分析了三种品牌资产的关系,构建了企业品牌资产整体模型,探讨了员工行为在品牌资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总结了如何管理基于员工的品牌资产。最后,本文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家个人品牌是企业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从企业家个人品牌角度出发,通过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媒体可见度双指标,实证考察企业家个人品牌对企业品牌资产及品牌绩效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1)企业家个人品牌与企业品牌资产密切相关:企业家社会资本下的政府资本和市场资本对品牌资产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企业家社会资本中的个人声誉对于企业品牌资产呈负面影响但影响不显著;企业家媒体可见度对企业品牌资产有显著正向作用;(2)企业品牌资产对品牌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品牌资产理论,同时对企业通过提升企业家个人品牌、提高企业品牌资产以改善品牌绩效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品牌资产被认为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然而,现有的品牌资产理论多是外部导向的,强调财务和顾客视角,"基于员工的品牌资产"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企业品牌资产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从一个整合的角度来论述员工视角的品牌资产,分析了三种品牌资产的关系,构建了企业品牌资产整体模型,探讨了员工行为在品牌资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总结了如何管理基于员工的品牌资产。最后,本文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当前,品牌化浪潮席卷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原产地也可以成为一个品牌为其所在区域打上独特的标签,使得该区域具有相应的品牌资产价值。文章着重研究品牌和品牌资产的内涵及其发展情况,原产地品牌由来及其概念界定,原产地品牌的形成和作用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原产地品牌资产增值对策,即明确原产地品牌远景、提升认知程度和扩大品牌联想。  相似文献   

14.
品牌关系理论是自品牌资产理论后,广受市场营销学的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品牌关系的内涵、分类、形成、及构面等多角度对关系理论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一面是品牌扩张的重要策略,另一面是品牌扩张失败的陷阱。文章从品牌延伸的概念理解入手,进而阐述了品牌延伸的优点,重点分析了品牌延伸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6.
品牌原型的理论基础、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品牌认知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对消费者品牌认知仍缺乏整体性的理解.品牌原型理论为完整理解消费者品牌认知,揭示品牌资产的来源和形成机制,提供了更具一般性的理论和方法,并可拓展当前以联想网络理论为主导的消费者品牌理论分析框架和概念基础.本文回顾了品牌原型的理论基础、概念定义和研究现状,并从品牌原型的理论建构、意义和测量、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等方面阐释了有待未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品牌资产理论的成熟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熟阶段的品牌资产研究取得了可喜的飞跃。其研究领域从消费品品牌领域向工业品牌与服务品牌等领域延伸,其研究范式从单一的认知心理学范式扩大到认知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等多个范式共存,并且建立起有较强解释力的品牌资产的经典测量模型与有效的测量表。未来的研究应该通过研究角度的扩展、多主体的互动与多学科、多范式的整合来建立起更加有价值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线索利用理论、品牌次级联想理论以及品牌价值链理论等相关理论,以消费者所熟悉的生产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和高科技产品的跨国公司为测试对象,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能力两类企业联想对消费者视角和产品市场产出视角的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类企业联想都是影响品牌资产的重要因素,并且它们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行业差异性——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和耐用消费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资产的影响要大于企业能力的影响;而在高科技行业,企业能力对品牌资产的影响要大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本研究为企业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能力提升品牌资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付蕾 《中国集体经济》2013,(31):31-31,37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区域品牌的理论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区域品牌资产的概念,并从资源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区域品牌资产的构建,指出了区域品牌资产构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饭店品牌是吸引旅游者重复购买饭店服务产品的一个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其基本职能是把本饭店的产品和服务同其他饭店区分开来.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饭店品牌延伸是饭店利用其品牌资产来发展的战略,主要靠服务创新、品牌管理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