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和各类交易制度的陆续推出,内部人交易逐渐成为资本市场“重灾区”并处于金融监管“聚光灯”下。如何规范内部人的交易行为,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成为资本市场改革迈入深水区必须要应对的问题之一。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考察连锁股东是否对内部人交易的数额和频率产生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股东能够抑制高管机会主义的减持行为;连锁股东通过向上市公司更积极地派遣董事,对高管的自利行为发挥监督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连锁股东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的负面作用在市场化水平更低、高管团队内断裂带更高和工资结构不平衡的上市公司中更显著。此研究结果可为连锁股东的治理效应提供直接证据,对于如何进一步约束股东高管代理冲突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公司内部人会比外部人更早、更容易地获得本公司信息。这样,内部人在有效市场中交易本公司股票时,会较外部人员具有优势,并能获得超额收益。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为研究对象,利用实证方法对超额收益及累计超额收益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的确存在这种现象。并且发现,由于交易规模的不同,获得的超额收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农村林木加工业内卷化进程中,交易成本机制、社会网络机制和非正式制度共同发挥作用。交易双方出于降低交易成本目的使用依赖关系网络的人格化交易,但人格化交易也导致了普遍的收益失败及关系契约治理失效问题。其中,非正式制度化形成机制在该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农村社会资本的套兑加剧了关系契约治理的衰亡,加之"搭便车"问题与农村基层市场的封闭特征,加工业主难以在收益问题上进行集体抗争,形成交易行为的"囚徒困境"和收益失败的制度化格局,由此产生加工业的内卷化效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2007~2013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内部人交易数据,研究了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人交易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但该结果仅体现在内部人卖出交易的子样本中。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相对于非董事会成员,董事会成员的内部人交易加剧了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内部人交易对融资约束程度加剧作用更加显著;分析师跟进有利于缓解内部人交易与融资约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证券市场效率是指证券价格准确性和证券流动性.资本市场参与者包括四种典型类型:知情交易者(内部人)、信息交易者(证券分析师)、流动性交易者和噪音交易者.证券监管部门禁止内部人参与交易,有助于实现证券有效率定价和提高证券流动性.证券分析师在搜集、分析信息和对一般市场公开信息定价方面享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证券分析师之间的竞争在信息市场和整个投资银行产业产生了正外部性.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对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问题主要研究了其表现及经济后果,但对其评价没有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思考,认为应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和投资者利益两个层面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指标可选择投融资行为异化、控制权私有收益、关联交易、公司诚信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资本市场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信息的市场,然而,信息从产生到发布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些人因为职位、工作性质等关系,可能比公司的其他股东和市场上其他交易者较早的获得公司的内幕信息。由于这些内幕信息涉及到公司的真实的经营状况,如果允许这些人进行内幕交易,势必会对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产生影响,也会给证券市场带来很大的不公平。因此研究内幕交易与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关系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信用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转化为信用信息,产生信用资本。信用资本增值的必要条件是信用转化为信息,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建立信用信息传递机制进行探讨。一、信用资本增值与信用信息的博弈分析信用资本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本,它的产生以信用成本的付出为前提,并且会带来相应的信用收益。在信用资本的转换过程中,如果信用收益大于信用成本,则信用资本就实现了增值。信用成本分为失信成本和守信成本。按照资本增值原理,企业通过耗费一定的守信成本所建立的信用资本会产生相应的信用收益。下面采用博弈分析方法,针对三种假设论证信用资本转化为信用信息是实现信用资本增值的必要条件。假设一:信用资本可以完全转化为信用信息且信用信息能够得到及时传递。在市场秩序合理、信用资本能够转化为信用信息且信用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准确传递的前提下,如果市场中的交易各方均建立了信用资本,那么参加交易的各方都可以实现增值;如果有个别交易方未建立信用资本,市场就可以及时识别,并对其进行惩罚,而建立信用资本的交易各方仍可以实现其信用资本增值;如果交易各方均不建立信用资本,则均会受到市场惩罚。如上所述,企业决策者会耗费一定成本去建立信用资本,因为此时...  相似文献   

9.
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伴随公司法人制度的产生而出现,并日益成为公司治理上的一个难题.国外有关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探讨和立法规则很少针对国有公司,因而国外的理论和经验用于分析中国的国有公司往往难以获得令人信服的结论.围绕着中国国有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出现了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却产生了内部人控制、激励机制加剧控制权私人收益、否认控制权私人收益将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这三个逻辑上的悖论,从而在理念和现实两个方面都导致中国国有公司的治理困局.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正视中国国有公司在价值目标和市场地位等方面的独特秉性,立法上对因内部人控制而产生的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则不能有丝毫的迁就.  相似文献   

10.
采用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相关数据,本文将基金投资者区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基于不同投资者类别的申购和赎回行为,考察了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中的智钱效应与投资行为。我们的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在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中都不存在智钱效应;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投资开放式基金的行为显著不同,机构投资者根据股票市场波动采用反向交易策略,其净现金流入与当期股票市场收益和当期基金收益无关,而个人投资者根据股票市场波动采用动量交易策略,其净现金流入与当期股票市场收益和当期基金收益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市场风险不仅存在于交易账户中,还存在于银行账户中,存在于不同账户中的市场风险具有不同的性质。为准确研究市场风险,需要根据银行账户性质将表内外资产与负债项目划分为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特别是当前正处在全球经济危机后期,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冲击和破坏,研究、创新和实践当前中国商业银行账户分户管理,对加强市场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应逐步向经济资本、按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等方法上转变,提高资本的风险敏感程度,增强商业银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12.
市场风险不仅存在于交易账户中,还存在于银行账户中,存在于不同账户中的市场风险具有不同的性质.为准确研究市场风险,需要根据银行账户性质将表内外资产与负债项目划分为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特别是当前正处在全球经济危机后期,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冲击和破坏,研究、创新和实践当前中国商业银行账户分户管理,对加强市场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应逐步向经济资本、按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等方法上转变,提高资本的风险敏感程度,增强商业银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投资者潜在账面收益衡量投资者回报,实证研究收益率的非对称性表现如何影响投资者回报,并从交易制度视角进行解释,研究表明,投资者在日内盈利而在隔夜亏损,这一收益结构的失衡与中国股市日夜期间收益率的不对称分布密切相关;无论在个股还是资产组合层面,隔夜期间产生的负收益无法由日内期间的正收益弥补,尤其是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时,隔夜收益对投资者回报的边际影响显著高于处于盈利状态时;T+1交易制度造成的股票隔夜收益折价降低了投资者的总回报,是导致投资者亏损的客观原因.因此,监管层在构建和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时,应考虑制度对投资者和资产价格的阶段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乔云霞  邵胜伟 《全国商情》2012,(4):34-35,38
行为金融学中关于投资者情绪的理论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由于投资者情绪可以影响证券市场的股价波动和交易主体的交易策略,因此有必要对投资者情绪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以寻找投资主体心理及情绪因素对股票市场内在交易机制及定价策略产生的影响,也为宏观上的资本市场调控起到一定指导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层面对国内外有关投资者情绪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在系统论述投资者情绪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还给出了未来研究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9~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的及时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内部人交易能够得到及时披露;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内部人职位的高低、交易的数量、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和法律环境显著正相关,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显著负相关。另外,内部人卖出本公司股票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对其信息含量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内部人购入本公司股票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对其信息含量并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股东利益输送与投资者保护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存在着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利益输送这种行为通常是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投资者保护显得很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行为和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研究,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资本市场中审计寻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寻租理论的视角,针对中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行为进行研究,定义审计寻租概念,剖析审计寻租的起源与动因,揭示出了资本市场审计寻租活动的成本收益界限,进而探索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的监管对策,为有效遏制中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行为,减少审计失败,建设高效、规范的资本市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孙赟  王拓 《大众商务》2010,(10):6-7
文章通过对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不同行为主体博弈分析,找出影响土地流转市场失灵的因素及规范行为主体的措施,认为土地流转行为受市场交易费用,违规风险和流转收益等多项因素影响。研究认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增加非农就业机会,降低土地流转市场交易费用以及继续发展农业科技来提高农业生产力等措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之间公允的关联交易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加企业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往往利用不当关联交易转移利润,套取资本市场资金,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扰乱资本市场秩序.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不当关联交易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控制上市公司不当关联交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传统财务理论从完全资本市场假设出发阐明了资本结构对企业市场价值评价是无关宏旨的,并得出了资本成本与金融手段的选择无关的结论。本则从资产特质与交易规制的角度对资本结构要素债券,股票、混合证券及租赁等资本交易规制形式进行了另一种分析,并认为资产特质程度与资本结构,融资手段选择之间呈现一种内在的逻辑对应关系,而建立这种对应关系的根本目的是遏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与节约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