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流动人口越来越多,闲置宅基地问题越来越引发关注。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归纳了农村闲置宅基地的主要类型,分析了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调研发现,现阶段农村闲置宅基地主要有继承宅基地闲置、外出务工季节性闲置及建新不拆旧闲置等。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农村宅基地的执法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宅基地流转不出村限制、宅基地退出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建议加强监管,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构建镇域或县域范围内的市场流转机制;完善配套机制,减少农民后顾之忧,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信息登记制度,依法构建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注重农民退出后的社会保障等。 相似文献
2.
农村宅基地闲置原因与治理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民纷纷涌入非农产业,并异地居住,许多农村宅基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解决农宅闲置问题,已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短板。造成农村宅基她闲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制度性缺陷是重要因素,应尽快明确宅基她产权,加快宅基地立法和规划,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建立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市场,鼓励使用权流转,引导农民合理建房,全面提升土地执法管理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村镇规划: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成因及解决措施。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调查研究法。研究结果:(1)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原因比较复杂,表面上是农村闲置宅基地供过于求,实质上是村镇规划滞后、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现有法律框架内,通过制定村镇规划和实行土地置换等措施能够逐步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研究结论:村镇规划是解决农村闲置宅基地的一种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5.
6.
研究目的:探究农村闲置宅基地(含农房)盘活利用的市场主导型实施机制结构及其嵌入性运行方式,为推进同类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多案例比较相结合。研究结果:(1)“盘活利用”是通俗的政策用语,其广义实施机制包括5个市场交易构件,即清晰界定产权、搭建交易平台、拓宽交易范围、选择长期合约及防范事后风险;(2)一些交易构件以社会嵌入方式运行,有的必然,有的或然,使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市场机制具有社会嵌入性特征;(3)社会嵌入对市场机制既有促进又有制约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悖论效应。研究结论:改革实践既要通过构造5个交易构件完善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市场结构,又要正确对待社会嵌入对盘活利用市场机制的悖论效应。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通过考察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和清单管理的制度文本和社会实践,揭示宅基地盘活利用清单管理的整体制度逻辑。研究方法:法律社会学和行政管理学相结合的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政策内涵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清单管理的政策内涵是实施技术治理的科学理性,转变政府职能,清晰界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宅基地盘活利用偏重于私权保护,对管理负外部性和提供公共服务等公权问题重视不足。清单管理存在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之间内在逻辑不统一的问题。宅基地盘活利用清单管理需要构建一个统一协调、科学理性的内在制度逻辑。研究结论:三张清单是宅基地盘活利用中界定市场与政府边界的重要制度工具。宅基地盘活利用权力清单着眼于构建有限政府,其适合的理想构造型式为“权力追责”型;责任清单着眼于构建责任政府,其适合的理想构造型式为“职责追责”型;负面清单着眼于构建有效市场,其适合的理想构造型式为“分立耦合”型。宅基地盘活利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要与负面清单的禁入行为和限入行为清单相衔接,权力清单的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和公共服务事项需要分别与责任清单进行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8.
宅基地作为农村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最宝贵的财产之一。当前许多地区产生大量的闲置宅基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从宅基地的概念到政策,从研究意义到主要困境等内容分析了农村闲置宅基地,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的盘活利用。宅基地是农村一项重要的资源,有效利用闲置宅基地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打破多重障碍让各方力量参与进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效利用闲置宅基地可以激活农村土地要素、盘活农民“沉睡”的土地资产,对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用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国兴陆鸿燕徐佳明俊霖李欣怡 《山西农经》2023,(11):91-9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入,造成众多村庄出现大量闲置宅基地,导致土地资源极大浪费,同时“空心村”现象逐渐加重。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能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民增收。在“三权分置”的大背景下,文章以武汉市黄陂区玉枝店村为基点,通过实地调研,对宅基地盘活现状、模式、农户参与宅基地盘活利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基于中国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和现行制度及政策,揭示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内涵与实质,梳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相关规定的内在矛盾和各地在实践中的不同做法,分析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制度。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制度有意回避了宅基地继承的明确,不仅法律体系存在内部矛盾,也与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趋势不符。研究结论:中国现行制度没有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做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导致各类损害农民利益事件的发生。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一方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的实物继承和货币继承制度;另一方面,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集体成员权和户籍归属的脱钩,明确“权随人走”,保护农民对宅基地的合法权利,让农民放心进城。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明确宅基地资格权在三权分置中的地位,澄清宅基地资格权的内涵、功能及具体内容。研究方法:原理论证、逻辑演绎、比较法等方法。研究结果: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通过引入宅基地资格权,意在使之承接宅基地所有权在私法中的逻辑起点,实现住房保障从实物分配到兼具实物分配与资金补贴双重保障形式的转变。研究结论:宅基地资格权应兼具财产权能和身份权能双重属性,囊括身份属性的宅基地身份权以及财产属性的宅基地使用权。确保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流转宅基地使用权之后,仍可以凭借身份权能,行使宅基地利益分享权、宅基地取回权、宅基地退出权等身份权利。 相似文献
13.
宅基地退出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迫切要求。对宅基地退出的探索,有利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农民土地权益维护和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划分等问题的解决。研究从宅基地的退出意愿、退出机制、退出模式和退出补偿方面,梳理了国内关于宅基地退出的已有研究成果。同时,从社会公平与正义、重视土地"利用主义"、引领土地制度改革和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等视角,对宅基地退出制度的未来改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从乡村异质性出发,探讨与不同类型乡村相适应的宅基地发展权配置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与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新的启发。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基于“区位—资源—组织”三维组合将我国乡村划分为近郊优势团结型、近郊优势分散型、近郊平庸团结型、近郊平庸分散型、远郊优势团结型、远郊优势分散型、远郊平庸团结型、远郊平庸分散型8种类型,不同类型乡村分别匹配拓展型、转移型、保留型或者多类型组合的宅基地发展权配置方式。研究结论:我国乡村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村集体组织能力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异质性决定了宅基地发展权配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宅基地发展权配置没有普适性的“最优”模式,更好发挥宅基地发展权配置对乡村振兴的引擎作用,需要基于乡村异质性采取分类配置策略而非“一刀切”。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梳理宅基地资产化研究热点及进展,并剖析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和文献归纳法。研究结果:(1)宅基地资产化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其研究历程可分为初步探索阶段(2004—2010年)、问题聚焦阶段(2011—2017年)和加速发展阶段(2018—2021年),在政策导向作用下,三个阶段的研究侧重点各异。(2)宅基地资产化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内容集中在宅基地资产化内涵、宅基地功能价值、资产化模式、驱动机理与障碍因素、资产化对策与路径等方面,研究呈现出逐渐丰富多元的发展趋势,形成了“内涵阐释—价值测算—模式比较—驱动机理—障碍识别—实践路径”的研究脉络和主题。(3)当前研究关于宅基地资产化的概念认知体系、理论基础等方面的内容较为薄弱,亟待深化和拓展。研究结论:农村宅基地资产化研究内容密切关注和服务于国家土地制度改革和重大战略需求,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态势,研究成果对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未来研究需加强宅基地资产化内涵的辨识和理论研究,形成统一的概念认知体系;因地制宜构建不同地域宅基地功能价值测算体系,系统分析农村宅基地资产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和路径,为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建立探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建立。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缺失是导致目前中国农村宅基地利用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建立以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是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研究结论: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建立应以保障农户对宅基地的合法权益、不增加合法占用宅基地农户的经济负担为基本前提,重点是建立农村宅基地收回补偿制度、健全多元化的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实施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健全农村宅基地整理、置换、复垦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对其进行调整势在必行.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方案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典型的地形地貌单元,分别选取3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农村居民点现状和迁村并点的搬迁模式,介绍了针对不同分区设计的大、小两种搬迁方案,并制定了搬迁距离、耕作距离、零星户数等相关搬迁指标,给出了具体的量算过程,最后得出广西农村居民点搬迁面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