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93年以来,除中小学教科书以外的一般图书(以下简称图书)价格实行了市场调节价。总体看,图书价格放开后,大多数图书经营者能够依法经营、合理定价,图书市场价格秩序总体良好。但目前图书价格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扰乱了图书市场价格秩序,影响了图书出版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图书价格的规范引导。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上书店的兴起,图书出版业竞争日益激烈,出现价格战这种异象。价格战不仅打破了图书出版业的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还直接干预了图书定价制度,影响了图书定价。本文通过研究网上书店的经营模式以及它们之间的价格战,分析价格战对出版业的图书定价制度和图书价格的影响,并试图找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欧朝敏 《商业研究》2001,(10):112-113
目前,我国消费需求增长较快,但仍与我国的人均收入不相匹配,车、房消费启而不动。而图书消费──一个潜在的市场,却日渐活跃,若能正确规划这一市场,对刺激我国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层次和生活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2016,(13)
中国出版业对外出版的宗旨为"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对于中国图书品牌而言,国际化发展是当务之急。图书品牌的国际化,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我国出版业积极融入全球出版行业的重要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我国图书品牌国际化的意义,结合对我国图书品牌国际化现状以及我国图书品牌国际化面临的困境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我国图书品牌国际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韩芳 《中国报业》2023,(6):40-41
2022年初,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以推动“十四五”时期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以精品奉献人民”成为新时代出版行业追求的坚定目标。作为审稿人,编辑人员的专业背景在审稿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财经类图书为例,说明编辑人员专业背景在图书出版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许久峰 《中国报业》2023,(12):218-219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使得图书出版逐渐沦为信息革命中的“边缘产物”,转型势在必行,跨界发展已成必然。正处于融合出版模式下的专业图书编辑,为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本文通过分析编辑人员在图书出版中的角色定位,基于新时代对图书编辑的新要求,给出了几点专业图书编辑的转型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曾广录 《消费经济》2006,22(5):78-81
住房、教育和医疗产业的发展无疑能推动经济的增长,但其价格虚高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即一方面表现为对其它消费品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强化了居民的“流动偏好”效应,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住房、教育和医疗消费价格的不断高涨已经严重抑制了居民总体消费水平。“十一五”期间要提高总体消费水平,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降低住房、教育和医疗的消费价格和费用。  相似文献   

8.
任吟 《中国报业》2023,(13):164-165
随着时代的进步,民众的信息获取与阅读习惯均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媒体的传播形式给传统图书出版带来了冲击。在此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业应当主动寻求融合发展方法,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传统图书出版业应当从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出版图书的内容品质、正式启用新媒体服务策略等方面着手,将挑战转变为机遇,为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李帆 《中国报业》2024,(2):14-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播逐渐成为大众接受度极高的媒介传播形式,也成为出版业开展图书营销的新方式。本文立足于时代特征,以出版业的图书直播为切口,分析了当前图书直播现存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图书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加,图书物流在我国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图书物流的特点和现状的分析,发现了现有的图书物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如何发展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郭克莎 《财贸经济》1991,(7):30-35,29
1979~1988年的10年改革中,需求膨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总量失衡状态的发展显然是由消费需求膨胀和投资需求膨胀共同推动的,且不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扩张态势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日益增强的条件下必然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投资品价格和消费品价格总水平的不断上涨也足以证明这一点。但现在的问题是,实际投资规模与  相似文献   

12.
张向敏 《中国报业》2023,(14):162-163
随着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人们以数字化形式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对图书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图书编辑面临困境与自身不足,可以从提高融合产品创新能力,融合技术交互能力、数字化处理能力,加强对融合出版的认识等方面提升专业素养,以打造出高品质的融合出版作品,促进我国出版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闻出版总署首次开展的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工作,经过全国出版界和备方面专家一年的共同努力,评估工作已圆满结束,评估结果已经顺利产生,被评为一级的“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名单已在相关新闻媒体上公示。这标志着我国出版企业评估制度已经正式建立,对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改革和管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习近平主席发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呼吁全球各国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图书出版业是文化产业中的一支主力军,"一带一路"为图书出版业提供了新的动力与源泉,要抓住这个机遇,紧跟"一带一路"倡议新布局,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本文分析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图书出版的发展现状,探索图书出版在未来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并为图书出版行业的未来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陈耔攸 《商》2012,(23):224+207
无论从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实践看,还是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看,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在当前投资持续高涨和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刺激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持续增长,离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刘铄 《中国市场》2003,(2):54-55
<正> 12 图书市场:迎接学习社会的到来 海外有媒体称,中国出版业正在进入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2002年开展的第二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趋势。那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图书消费已由公费为主转向为自费为主。2001年读者自费购书比例已由1999年的46.1%上升到57.7%,首次超过半数,表明我国自费购书为主的消费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在中国,一个全新的图书消费市场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7.
政策信息     
《中国报业》2011,(3):2-2
2月28日,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蒋建国表示,“十一五”时期,是中国新闻出版业大发展的时期:到2010年,中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电子出版物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印刷业年产值已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图书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加,图书物流在我国发展迅速。本文对影响我国图书物流活动发展的根本原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图书物流的发展对策,为制定图书物流发展战略与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罗纪宁  杜豆 《现代商业》2007,(29):58-59
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畅销书,但买书难和卖书难仍然成为图书市场一个显著特征。如何准确把握我国图书出版业的竞争格局,未来中国图书市场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白洋铭 《华商》2013,(10):84-85
图书承载着历史的传承、知识的传递和精神的慰藉。书价。作为图书产业发展和百姓文化生活的汇聚点.多年来都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之所以出现“读者怨高.书商怨低”的窘境.既因为书价连年走高,也有读者心理价格较低的因素。图书价格,因其复杂的成本构成、纷繁的中间环节、独特的营销策略。让读者搞不清楚。本版将解析我国图书定价机制,讲述书价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