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要素的条件下,国债管理对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意义,不可低估。作者首先界定了国债管理这一经济范畴的内涵和外延,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国债管理活动对宏观经济目标的传导作力机制,并就国债管理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如何同其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相协调,以及在当前如何为国债管理创造得以发挥作用的条件,给出了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2.
论国债管理的目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进行债务管理一般基于两类目标 ,一是基本目标 ,具体包括债务成本最小化和债务风险最小化 ,二是衍生目标 ,具体包括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分配公平、资源合理配置。通常政府依据风险最小化、宏观经济效应和成本最小化的顺序来决定各个目标的重要性。随着国债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国债管理的目标应当由债务风险最小化为的单一目标向以债务风险最小化为主 ,兼顾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和成本最小化的多重目标转变  相似文献   

3.
国债期限结构与经济目标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自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达到了6200亿元.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点,国债有着财政和金融两方面的功能[1].在国债发行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其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对国债结构期限结构的管理.本文通过国债发行期限结构与国债期望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灰色关联分析,将不同期限国债的功能进行区分,为调整国债结构,实现特定时期经济目标提供基础[2].  相似文献   

4.
唐珏岚 《经济论坛》1999,(23):12-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宏观调控方式将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转变,公开市场业务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分析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完善国债市场的运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一、我国国债公开市场业务的现状1984年,我国成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体制,但由于各方面的条件尚不具备,一直未开展公开市场业务。1995年3月1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其中第三条中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表…  相似文献   

5.
贾云赟 《时代经贸》2006,4(11):105-106,108
文章简单回顾了中国国债期货试点的经历及其失败的原因,总结了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开展利率期货的经验,认为一个健全的国债期货市场应具备三个条件,因此认为重启国债期货的条件还未成熟。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1981年开始发行国债,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国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现行的国债发行和流通制度仍存在欠缺,尤其是如何使国债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即公开市场操作亦有所贡献,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国债的持有者的结构、国债的发行规模管理和国债市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无套利定价是现代金融投资定价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原理 ,根据该原理 ,国债期货价格等于国债现货价格加上融资成本减去国债票面利息收入。我国过去的国债期货交易自始至终违背了这一基本规律 ,整个市场沦为一个投机的场所 ,“暂停”是其必然的结局。目前 ,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条件正在逐渐成熟。因此 ,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规范发展国债现货市场 ,健全市场监管体系 ,以推动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恢复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韩贵新 《经济师》1996,(4):30-30
我国国债托管和结算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韩贵新随着国债一级市场规模的扩大与无券化发行所占比例的提高,二级市场交易技术与手段的相应改进已尤为必要。其中国债托管和结算系统的推广与完善是二级市场走向规范化、安全化、简捷化的重要措施。一、国债的托管和结算系...  相似文献   

9.
李素梅 《现代财经》2003,23(11):28-30
国债的发行、交易和偿还三个环节对货币能够产生相关效应,认为国债与货币流通关系密切。国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结合的契点,国债不仅是一个财政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金融问题。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加速和深入,国债的货币效应问题,会越来越引起理论研究和政策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煤炭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资产化管理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煤炭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内涵和目标;接着,从市场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个方面论述了实施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最后,对实施煤炭资源资产化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