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提示了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中存在的几个风险点,剖析了这些风险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目前,正值农村信用社收贷的旺季,然而贷款换据现象在基层信用社却相当普遍,问题十分突出。通过贷款换据或展期,一些具有潜在风险的贷款变成“正常”,更有一些贷款经过多次换据或展期形成“双呆”。加强信用社贷款换据管理已成为摆在各级信用合作管理部门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参 《中国金融》2007,(22):85-85
贷款隐性风险的表现一是借新还旧。主要是将已经显现风险的贷款,通过修饰"摇身一变"为正常贷款。这一做法主要集中在农村信用社年终决算之前。由于当年到期贷款收回率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经济利益,于是部分农村信  相似文献   

5.
6.
浅析农村信用社联保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贷款通则>相继出台后,对规范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降低金融资产风险,保障社会经济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对于商品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农村很多农户无物可押,很难得到贷款.农村信用社内部出现了"恐贷、惜贷"的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增加对农户和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简化贷款手续,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作用,苍梧县农信社从1999年11月份开始向社会推出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和个体工商户联保贷款新业务.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近期人民银行苍梧县支行农金部门组成调查组对苍梧县大坡、新地、夏郢、旺甫等四个镇的农村信用社、地方党委政府和农户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7.
赵革 《金融与市场》2007,25(8):38-40
关系型贷款是银行在信贷业务方面所采取的一种经营模式。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最具地域特点的小型银行机构,关系型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的主要模式,也是与其他银行进行竞争的核心力量。关系型贷款在给农村信用社带来核心竞争能力的同时,也给农村信用社的合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关系型贷款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正负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少数大客户一直因其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得到银行的青睐,特别是对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向这类客户集中成为普遍现象.然而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贷款集中不但增大了银行的风险,而且还侵蚀了利润.贷款集中行为短期看似乎因大客户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使贷款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但实际上最终会导致银行陷入风险和收益被一家或少数几家客户"套牢"的被动地位,加剧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9.
本调查记通过对三个不同类型的贷款户走访,反映了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一是贷款户有钱为何赖帐不还;二是贷款户讲信誉,按时还款,但有了收却不往信用社存;三是农贷支持的对象选择问题,是撒“胡椒面”,还是有“选择”扶持劳动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人员素质与五级分类准确定性的矛盾。贷款五级分类与四级分类相比,更能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揭示贷款的风险程度,但其工作量大,涉及计算机、会计、信贷、法律等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求分类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较系统的业务综合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人员目前还缺乏这些系统的综合素质,习惯于传统的“一逾两呆”的期限管理,在开展贷款五级分类的初期,有的甚至认为五级分类就是四级分类贷款占用形态对应科目的简单转换,一度影响了对贷款真实质量的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处于深水区,虽然近些年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农村信用社管理者也要有个基本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特别是信贷风险也随之较多积聚,如何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是农村信用社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真实反映贷款质量,提高全市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建立稳定、长期的贷款五级风险分类真实性的工作机制,做好五级分类真实性工作值得深入探  相似文献   

12.
13.
《青海金融》2006,(10):51-53
本文通过对海东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调查,认为科学建立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农村信用社防范信贷资金的有效选择,进而提出贷款利率合理定价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贷款通则》规定,保证贷款指按《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在农村,由于贷款抵押物十分有限且处置困难、成本高,保证贷款方式相对来说手续简便、快捷、成本低,因而借贷双方更乐意接受。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受富余资金运用渠道狭窄和高收益驱动的影响,不少农村信用社出现协议投资、融券、虚假代保管和回购债券等形式的不规范债券投资行为,其中个别不合规的债券投资已形成事实风险,有的则存在风险隐患,可能难以如期全部收回资金。为此,笔认为应采取整体性措施,标本兼治,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债券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农村信用社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在资金营运过程中,因偶发性和不完全确定性因素引起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和资产损失的可能性或是由于各种无法事先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研究中国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机理,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化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下,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定价方面处于主动地位,但过高的贷款利率又背离了支持"三农"的取向.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现状及贷款定价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峰 《济南金融》2006,(8):37-38
在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下,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定价方面处于主动地位,但过高的贷款利率又背离了支持“三农”的取向。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现状及贷款定价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最近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下降是传统农业生产性融资需求减少、信贷供求关系失衡和支农贷款利率偏高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须进一步确立支农服务方向,完善经营机制和合理贷款定价机制,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小企业贷款定价机制与策略研究成为农村信用社一项迫切课题.本文从农信社风险管理、自主创新、小企业贷款机制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加快风险计量技术变革的必要性,指出小企业贷款定价机制通过引入经济资本和流程银行管理理念、坚持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增加个性化需求,实现了现代风险计量技术与农信社经营实际的有机结合,科学的贷款定价系统促使农信社从建立利率定价及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机制、推进小企业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支持体系建设、创造条件实现经济资本的有效配置、加快业务多样化发展与经营理念转变等方面,推动经营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