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操作模式及中国货币状况指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重点研究浮动汇率制度选择下的货币政策操作。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为目标的国家 ,汇率制度均是独立浮动汇率制 ,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国家的货币政策框架是钉住货币总量目标或其他货币规划。借鉴浮动汇率制下普遍采用的货币状况指数 ( MCI) ,我们建立了中国的货币状况指数 ,除考虑利率、汇率因素外 ,还考虑了货币供应量指标。计量结果表明 :目前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是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规则主要是相机抉择行为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钉住制度:一个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 90年代以后 ,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纷纷转向通货膨胀 ,与此同时 ,各国的货币政策监控目标和实施程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本文在一个委托代理框架下发展了一个关于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理论模型 ,考察钉住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以及货币政策透明度在通货膨胀钉住制度有效性中所起的作用。同时 ,我们还分析了通货膨胀钉住制度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货币政策制度改革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开放经济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一些国家陆续放弃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而采取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通货膨胀率作为中介目标具有显著优势,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实行的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单货币政策目标,货币供应量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但货币政策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该文通过探讨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分析其在我国实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任哲 《特区经济》2008,(12):80-81
货币政策名义锚作为保证国内货币价值长期稳定的约束机制,对于货币当局建立货币政策信誉、抑制通货膨胀和解决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三种主要的名义锚,即汇率目标制、货币供应量目标制和通货膨胀目标制以及它们在中国运用所面临的约束。最后就目前高通货膨胀背景下盯住一篮子物品名义锚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DSGE模型框架下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为了保持通货膨胀和产出稳定并使经济更快发展所使用的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目前,通行于各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规则主要有利率规则和货币供应量规则。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已逐渐从货币供应量规则过渡到利率规则,而在我国不管是应用方面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对于哪一个货币政策规则更适合我国始终都还没有定论。因此,本文试图在DSGE模型的框架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相比于货币供应量规则,利率规则下:(1)货币政策更有效;(2)技术冲击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产出波动更小;(3)技术冲击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更短暂。因此,研究得出,我国更适合使用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在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各种约束进行了阐述,并实证分析了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不能解释近年来的GDP的增长,我国可以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替代目前状况。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产出、物价预测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研究在收集整理我国季度CPI和GDP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均衡修正模型对中国1986-2001年货币供应量变动与,物价相关性进行协整分析。有很强的经济证据表明,在整个样本期内,狭义货币m1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广义货币m2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虽然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自1994年以来,短期内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2和真实经济变量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减弱,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也是不稳定的。本文的实证研究不支持货币供应量(无论是m1还是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透过建立利率货币供应量和GDP的VAR系统,以及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GDP的VAR系统,进行GDP的方差分解和GDP对利率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支出的脉冲响应函数,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并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从中得到我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何运信 《特区经济》2006,210(7):170-171
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经历了从贷款量、利率到货币供应量再到目前以利率为主要调节目标,多信息变量并重的格局。当前流行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事实上是将传统中介目标功能分离、分散于多个变量,而又以利率为主要中间调节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1.
蔡璟霞 《特区经济》2006,211(8):84-86
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理论与现实中都具有可行性与缺点。但是,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已经存在被利率所取代的可能性。本文主要比较性地讨论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在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作为中介目标的可能性,并对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众昕周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框架的一个重要环节。中介目标之昕以重要,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货币政策作用机理具有滞后性动态性;二是为避免货币政策制订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需要货币当局设定一个名义锚。从1996年以来,我国就正式将货币M1的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同时将M0和M2的供应量作为观寮目标。但有关货币供应量是否满足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标准,  相似文献   

13.
近来,理论界对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讨论较多。一般而言,由于在钉住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具有运用货币政策等政策工具维护钉住汇率的义务,所以如果货币当局采用增减储备的方式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护钉住汇率或管理汇率浮动,那么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就有可能出现冲突。  相似文献   

14.
现金管理是我国以法规形式确立的一项重要财经制度。中央银行主要通过控制基础货币,进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现金是货币供应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活跃的一个层次,因此,加强现金管理,控制现金投放,乃是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类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5.
马伟  吴润萌 《中国经贸》2012,(12):134-134
由于近来的通货膨胀,央行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本文运用货币论的分析方法讨论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实证分析了近来人民币的利率水平、货币供应量,运用计量方法分析了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1995~2004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不同水平的货币需求模型,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利率、股票市场、预期通货膨胀均影响我国的货币需求;在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后,发现我国的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并由此判断货币供应量已经不适宜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传统货币供给理论进行了梳理,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角度,指出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较强.从而使得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存在可控性差的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以以度货币供应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透过建立利率货币供应量和GDP的VAR系统,以及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GDP的VAR系统,进行GDP的方差分解和GDP对利率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支出的脉冲响应函数,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并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从中得到我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政策长期有效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非平稳变量的葛兰杰因果检验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并不具有解释和预测实际产出的能力,货币政策是长期中性的;实际产出是货币变量的葛兰杰原因,说明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内生性,货币供应量并不适合于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和调节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本文通过探讨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货币供应量是内生还是外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这三个问题,最终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