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左明 《时代金融》2008,(10):119-120
<正>一、当前基层央行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对央行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模糊不清指导思想和目的不明确,没有真正认识到央行廉政文化对于基层央行改革、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有的把央行廉政文化建设与央行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混为一谈,把央行廉政文化等同于员工的娱乐文化,认为央行廉政文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工作的关系分析入手,立足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纪检监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在完善纪检监察工作机制与构建和谐央行的有机结合,实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央行廉政文化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构建和谐央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左明 《时代金融》2009,(9X):161-162
<正>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央行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模糊不清,指导思想和目的不明确,没有真正认识到央行廉政文化对于基层央行改革、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有的行把央行廉政文化建设与央行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4.
钱辉 《浙江金融》2006,(10):14-15
基层央行廉政文化建设是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基层行廉政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创建文明单位和和谐单位的重要途径和保障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将会给基层央行文化带来健康向上、生动有效的文化形态:将会给全体员工传导正确的廉洁价值取向.营造具有央行特色文化理念:将形成所有人共同认可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观及所追求的工作目标等内容,从而更深刻地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基层央行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四进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各行廉政文化建设发展还不平衡,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廉政文化建设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廉政文化建设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构建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的廉政文化建设体系,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班子、进科室、进家庭,使廉政的理念和行为模式变成基层央行行之有效的规范和传统,实现基层央行廉政文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相似文献   

6.
基层央行建设的廉政文化工作,应在提高干部职工认识的基础上,确定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计划、方法,并付诸实施,形成廉政文化的格局。一、统一思想,提高人民银行基层支行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基层央行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四进"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各行廉政文化建设发展还不平衡,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廉政文化建设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廉政文化建设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构建"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的廉政文化建设体系,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班子、进科室、进家庭,使廉政的理念和行为模式变成基层央行行之有效的规范和传统,实现基层央行廉政文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反腐倡廉。积极构建央行廉政文化,对促进央行开展文明单位建设,营造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相统一的大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基层央行廉政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央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推动中央银行廉政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央行廉政文化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廉政体制建设、金融职业道德教育、时代精神和央行文化理念培育,是央行人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新时期央行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央行事业发展、增强央行廉政文化底蕴、提高央行廉政文化深刻内涵的综合文化建设工程,更是适应全社会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客观需求的一项重要工程.  相似文献   

10.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新形势下基层央行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种新的载体和途径,是构建和谐央行、推动央行三大文明建设、维护央行稳定和谐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分析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提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围绕构建“大宣教”的格局并付诸实施,切实突出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化、经常化、大众化和阵地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在认真分析形势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总部辖区特点,全面部署了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10年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财政性存款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财政性存款制度是人民银行实施准备金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往对于银行机构漏缴、少缴财政性存款的问题,不是认定人民银行监管不力,就是认定银行机构自律不足,往往流于局部。本文尝试从财政性存款制度的政策起源、目标变迁为出发点,从人民银行、银行机构、财政部门三方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分三步改进、改革财政性存款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依托于国内外受托责任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内部审计历史沿革的考察,对人民银行内外部受托责任体系及内部审计的理论职能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成立以来的管理和操作实践,对其管理体制和职能特点进行了评析,并就未来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职能及作用途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Svensson(2003)的理论建立了描述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对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偏差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参照Heinemann、Ullrich(2005)的研究框架,构建中国2001年1季度~2008年3季度的中央银行信息披露指数,对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影响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央行的信息披露对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及通货膨胀预期偏差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滞后与波动.但央行信息披露工具能够比较有效地引导公众预期.  相似文献   

15.
再贷款政策工具的定位仍然是困扰中国货币当局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再贷款这一政策工具对清偿力不足的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实质就是"不良资产的货币化".从现实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大规模地介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有可能危及中央银行的财务安全以及货币政策的信誉.但从最低限度分析,如果中央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货币化的规模可与年新增现钞额相当的话,就不会危及中央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作为人民银行的政策沟通渠道之一,按季定期公布,且报告结构体例大体一致。由于央行和公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通过该报告可以构建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有助于公众理解央行的意图,人民银行可以更好地实现其政策效果。本文通过解构报告,提取人民银行发布的报告中对基本面及信贷、社融、流动性描述的关键语句,对其量化赋予分值,构建评分模型,梳理报告中话语体系的变化脉络,判断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推测人民银行通过书面文件所要传达的政策信号,方便公众理解政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在认真分析形势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总部辖区特点,提出了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11年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在认真分析形势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总部辖区特点,全面部署了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08年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执行时间跨度大,管理规定繁多,核定工作流程不规范,加之自2008年起,人民银行总行授权省级人民银行核定辖内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和财政存款交存范围等,使得准备金管理过程中诸多问题逐步显现,存在一定风险。因此,需要客观反映存款准备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重新调整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准备金交存范围核定工作流程,并提出进一步规范我国准备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央行抓住历史机遇适时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及新兴市场货币挂牌工作。在央行指引下,中国银行全行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各项优势,两项业务均取得可喜成果。同时,中国银行俄罗斯子行在莫斯科银行间货币交易所也应邀成为卢布兑人民币市场的做市商,实现了国内海外的同时做市。未来中国银行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脚踏实地地推动新兴市场货币做市业务发展,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