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能是人类未来社会能源开发的新趋势,在电力、驱动力及科技研究等方面的开发和利用均具有积极意义,是造福于人类的一种方式.然而,核能是把双刃剑,特别是在2011年3月份日本发生核泄漏事故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核辐射对环境、对人身体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有些人甚至“谈核色变”.然而,核能、核辐射远非我们通常所想的那样简单,在医学方面,核及辐射也有其值得研究和应用的价值,第二军医大学的陈杞教授就是位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核医学事业的老专家.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11日,日本里氏9.0级地震引发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异常导致核蒸汽泄漏,并发生爆炸,辐射性物质通过海风传播到中国大陆、台湾、俄罗斯等一些地区,对环境产生重大的污染.地震已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核辐射的影响更使人人自危,人们不禁反思,到底核能研究利用该何去何从,我们人类是否应该放弃核能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曼哈顿”计划中诞生的原子弹开启了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巨大的经济发展利益需求,核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然而2011年3月的“福岛事件”再次提醒人类必须要谨慎对待这把双刃剑。在使用核能的同时,必须提高核伦理意识,保障以安全发展为核心,强调人类主体的责任性,将核能的使用引领到为人类谋福利的正途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核工业在"十二五"期间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整体能力明显提高,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我国"十三五规划"期间,多项政府重要规划再次将核工业发展列入其中。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行业作为核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发展的快班车。本文通过对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行业进行统计研究,基于波特五力模型进行分析,旨在为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行业持续发展提供具备一定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上,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大自然是神秘的、荒凉的和残忍的,是人类的"资源",人类可以任意的从大自然那里得到自己想要得东西,因为在人类的眼里,大自然是没有价值的,是不能得到人类的尊重的。然而,罗尔斯顿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即自然价值论,他认为对人类而言,大自然已经不再是"资源"了,而是"根源",主张人类应该遵循大自然,争取达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6.
如果不是日本强震,相信世界上许多人并不会知道地球上有一个福岛地名的存在,而如果不是14米高海啸的巨大破坏,肯定有绝对多数非日本国居民并不了解福岛还盘踞着全球最大的核电站.显然,如今的福岛带给人们的并不是向往和神秘,而是对其核辐射的恐慌与逃避.问题的关键在于,核辐射危机将不可避免对日本经济尤其是日本出口形成重压,并引起日本民众对政府发展核电的信任感流失,与此同时,全球各国政府会对本国核能政策进行反思,进而一定程度上引发全球核电产业的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核电站一般发生核泄漏事故,通常泄漏的核物质一般是铀235、钚239的裂变产物,如碘131、锶90、铯134、铯137等。核辐射属于电离辐射,直接伤害人体皮肤、血液和内脏器官的组织细胞,具有极大的危害性。预防核辐射包括减少核物质接触和人体修复两个方面。实践证明,民众在受到微量核辐射期间,有选择地多食用一些特定食物,能有效预防和缓解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常见的此类食物类型有:富含碘类,富含植物雌激素类,富含维生素类,富含胶原蛋白类,茶叶类等。  相似文献   

8.
高丽莎 《中国报业》2015,(16):56-57
民以食为天,媒体对食品安全的报道通常会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然而,食品安全报道时常会因专业知识缺乏、过分追求眼球效应、食品安全判定延时等因素,造成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受损,甚至导致舆论导向走偏。本文以"核辐射酱油"事件为例,分析大众媒体在报道食品安全事件时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并归纳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9.
洋言     
何乐 《中国市场》2007,(42):71-71
<正>核能的新世纪有些国家从来没有失去过它们对核能的热情。核能支撑了法国四分之三的电力,发展中国家仍在飞速建造核电站。现在核能有了第二次机会。在美国,它的复兴可以看得最清楚,因为能源公司们正在准备用申请建立新核电站的材料淹没核管理委员会。而且在其他国家,趋势也正在转变:芬兰正在建一座核反应堆;英国政府正在为新的管理条例铺路;在澳大利亚,这个拥有大量的铀却没有反应堆的国家,它的总理约翰·霍华德说,核能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消费与绿色消费、生态消费、低碳消费等概念被视作类似的概念,学界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也不严格。然而通过对可持续消费及相关概念发展背景和已有的定义分析,可以发现"可持续消费"较其他三个概念有更大的扩展空间,因而具有合理性。可持续消费概念具有人本主义、持续性、发展性和"人-社会-自然"三重性等内涵特征,避免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立场,也使得可持续消费的研究视角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浅谈了核辐射的概念,及核辐射超标的危害性。阐述了口岸核辐射监测的现状,指出现行核辐射监测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熟悉世界的重要途径.-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型技术应用加速了制造业和信息化的有机融合,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有望开启全球意义上的新工业革命。笔者从中国工业机器人、高铁、核能核电三个方面论述"一带一路"对新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并剖析目前存在的人才匮乏、项目资金不足、高风险等难题,提出应对策略。中国只有深化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融资体系才能加速"一带一路"进程和引领新工业革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中越边境地区边民互市贸易依托"一带一路"倡议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孕育的平台,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一带一路"倡议新形势下,在税收、技术设施、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需要改善,提出了调整互市额度和税收制度,健全税收政策、出台各类基础设施配套政策、互市贸易信贷与金融协同并行,放宽互市贸易金融信贷政策、人力资源协同,落实人力资源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地球的生态环境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紧张,以致于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伦理学是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研究,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道德学说,也是生态学思维与伦理学思维的契合.从科学技术与社会,从人文价值及哲学基础来看,在谋求可持续发展时,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具有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印尼政府最近宣布要新开放九种行业供海外投资人参与合资。这些行业以往禁止外国人投资。 这九种行业是港口、电力生产和输送、电信、船运、航空、饮水、铁路和核能及大众传播业。海外投资人必须以合资方式经营这些行业,但最多可拥有95%股权,印尼方面至少要拥有5%的股权。这比以往  相似文献   

17.
<正>"一带一路"连接了欧洲和东亚两大经济圈,其沿线是世界核能发展的热点和关键地区,代表世界核能的未来,是我国核工业走向世界的关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从国际核电市场需求看,共有72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在"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有41个,"一带一路"周边还有11个国家正在发展核电。据统计,到2020年全球将新建约130台核电机组,到2030年前这一数字将达到约300台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当今全球发展与能源和环境保护问题是紧密相连的。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环境及其污染程度对人类健康的影响。21世纪初,燃料和能源资源严重匮乏。在世界能源生产中,基于有机原料的传统燃料占86%,核能燃料占6%,水电能源占7%,其他能源占0.5%。而由于每年能源需求的增加,传统能源日趋枯竭。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科学?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的,不仅一般人说不清,对学术界来说也是一个棘手的难题。科学哲学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然而始终没有得到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结论。科学哲学在经历了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研究进路之后,到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实践科学哲学,把科学看成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有形式。本文通过对实践科学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劳斯的思想进行阐述的同时,比较实践科学观与传统科学的不同,并简要说明从实践角度来理解"什么是科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立足研究人类优秀品质、激发人的积极因素、增进人的健康幸福,是心理学界的一颗"新星",一定意义上也是21世纪实现人文关怀的必经之路。基于国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梳理分析我国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状况、问题和发展趋势,将有助于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生根开花",服务于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