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梁涛 《全国商情》2009,(19):134-136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以商业文明为背景的,包含了许多批判商业文明的思想。我国在发展商业文明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走进了马克思的问题域之中。本文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辩证地看待商业文明,对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绿色商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一致,发展绿色商业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文章从企业、消费者、社会三个角度分析了促进绿色商业发展的建议。发展绿色商业可以促使企业和消费者贯彻绿色意识,采取绿色行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商品经济与宋词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娱乐传播成为词作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词作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高品化的精神产品,反映出一种新的都市风情和都市意识,导致了一种商业文化形态的形式。这种新的商业文化形态反过来又对宋代主流文人以至于一代文学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宋词品质在传播中也因此雅俗共赏、官民相融,呈现出一些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湘西”观照和批判弊病丛生的现代都市文明,这个原始的、健全的人性的湘西世界背后是对现代都市文明的非人性的弊害的尖锐批判和讽刺。沈从文笔下的美不仅不能说明他对现实的逃避,反而更能说明他对社会的关注,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相似文献   

5.
腓尼基人是古代地中海地区著名的商业民族,迦太基是他们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城市。他们在古代地中海商业文明中曾经谱写过辉煌的篇章,但又很快陨落了。总结腓尼基及迦太基的商业文明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探索世界古代商业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出一些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世界第五大都市。"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对当时都市发展的躁动不安和掩藏着的危机有着超乎常人的强烈感受,他以现代派作家敏锐的洞察力深刻揭示了都市下的物质景观和人性,笔触直指醉生梦死背后灵魂的焦灼不安与孤独迷失。通过穆时英小说代表作中的都市景观意象和被都市符号化了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解读穆时英对30年代上海都市生活的文本揭示和深度思索。  相似文献   

7.
关于上海发展都市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有特色的旅游吸引体系的建立,是发展大都市旅游的首要基础。上海旅游的特色吸引在于上海的都市风光、都市化、都市商业。为此。在上海都市旅游发展战略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塑造都市形象,形成大都市的独特魅力;第二。建设一流设施,保证都市旅游吸引的力度;第三,以市场为导向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都市报是现代都市文明的标志,也是现代都市文化的建设者。都市报可以通过传承城市文脉、传播先进文化、舆论监督、构建公共文化空间等途径促进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从而推动现代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城市对整个美国发展影响极大。城市文化已经根深蒂固。从都市闹区到城郊,甚至到小村庄到处都飘逸着现代都市文明气息。从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举止言谈、现代高科技手段应用,都集中体现了城市化的精神。你绝不会再见到那些都市与乡村格格不入的风土人情,一切都趋于城市化。 在美国人看来,城市是机械化时代的产物,由于工业革命的实现,为美国城市发展壮大提供了优越的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10.
1930年代的徐迟有着复杂的都市情感,既对都市文明饱含礼赞,又充满了对都市病态生活的诅咒.这种情感的矛盾性让他难以摆脱,他无法理性地揭示这种生活状态的根源,只能将目光转向已经远离的乡村,生出对乡村的无限怀慕与眷恋。徐迟营造了一个充满理想化色彩的乡村,从中寻找到生命的寄托与慰藉,实现他精神意义上的怀乡。  相似文献   

11.
《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一书通过考察宋代祠神信仰存在、演变的真实状况,重点探讨了其与社会其他部分,如政治权利、社会群体、经济力量、交通网络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综观全书,作者试图在“唐宋大变革”这一背景下勾勒出宋代祠神信仰的演变轨迹及其发生的带有规律性的变化。该书作为一部较为深入研究宋代祠神信仰的专著,进一步丰富了宋代民间信仰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宋代史学处于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兴盛时期,深入研究、把握这一特殊时期的史学,对于认知和建构整个中国古代史学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近十年来,学术界在宋代史学史领域中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绩斐然。具体表现在对宋代史家个案研究全面化,对宋代史学历程的总体分析不断深化,以及专题研究进一步拓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宋代妇女奁产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奁产,作为女子出嫁时娘家陪嫁的财产,在普遍受到妇女自身重视的同时,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条文来保障妇女对自己奁产的所有权。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经济的繁荣成为社会文明的基础,妇女也具备一定的权利主体资格,享有一定的法律地位。该文主要从宋代的法律文献入手,着重分析宋代妇女的奁产权及其不完整性,以探讨宋代妇女的经济权利及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宋代文治斐然,是文化和艺术的天堂,书法艺术更是其中璀璨的明珠。中国古代钱币的出现及发展也印证着书法艺术的演进过程,“御书钱”的诞生为钱币书法艺术增添了绚烂的一笔。北宋之前各朝各代,钱币上的书法多以篆、隶为主,这两种书体虽然风格端庄浑厚,循规蹈矩,但不能很好地体现书法艺术千姿百态的灵活变化。宋太宗的手书“御书钱”开“御书钱”书法艺术先河,在艺术高度上也秉承了宋代美学巅峰时代的诸般艺术特征以及宋太宗个人的美学理论修养,也可以说宋太宗为钱币书法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社会发展到了明代中叶才出现了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地位有了较高的地位。但是,从文学发展史来分析,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则应上溯到宋代,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高度发展繁荣的宋代文学,形象地反映了这样的生活现实,使我们认识到两宋是我国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6.
张春义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5):34-38,43
南宋初,苏轼词被推至词坛“正统”受到广泛的追拟摹仿,甚至被提升到“宋一经”的高度,得到夸大性的阐释。据考察,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南宋初崇“苏”运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崇“苏”既是南渡后崇“元秸”政治与学术思想的反映,同时又与理学人士的多方推崇有着不可割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北宋发行了大量铜币,依然出现了钱荒,同时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本文阐述了钱荒产生的原因及其与交子产生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了宋朝先进的货币思想。  相似文献   

18.
《夷坚志》中的劳动妇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中国妇女生活由相对自由开放到日益遭受严格束缚的一个转折点,处于这一转折点上的宋代妇女,在坊市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其生活比起理学盛行的明清要相对自由得多,表现在她们主动参与到手工业、商业及服务业等经济领域。《夷坚志》中记载的许多事例,展示了宋代妇女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与唐宋时期我国的储粮情况一致,晚唐宋初时期敦煌地区的粮食储存亦存在地上与地下两种方式,地面储藏使用的是建筑在地面上的仓库,而地下储藏则采用窖仓的形式。同时,无论是在粮食的地上还是地下储藏中,用柽柳编织而成的“圈”均是一种常用的器物。  相似文献   

20.
梅花在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的心理寓意经历了漫长的变迁。一直以来,梅花是贞士、君子或是隐士、美人和仙子的象征,寓示着高洁的品性。但是从魏晋到宋代,梅花在我国审美心理寓意中有一个从女性对爱欲的禁忌到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男性对性的压抑,再由男性的性压抑发展为象征贞士、隐士、美人仙子的演变过程。宋代以后梅花的审美心理寓意才定型,没有发生更多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