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局获悉,为进一步发挥各地林下经济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全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各地推荐情况,经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国家林业局确定了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首批示范基地包括天津市静海县、辽宁省本溪市、安徽省黄山区、福建省武平县、江西省武宁县、山东省蒙阴县、河南省栾川县、湖南省靖州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浦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而造成严重灾害的国家之一。论文概述了我国水生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途径、主要种类,介绍了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外来水生物种入侵的有关规定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际上三种外来生物入侵管理模式并对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加强我国外来入侵水生物种防范、整治等方面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污染与破坏,目前世界上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我国的生态系统也在退化。中国有7000年以上农业历史,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品种之多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国的人口多了,资源开发过度;贫困和农村能源短缺,也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森林中能够采伐利用的部分越来越少,荒漠化也在发展。外来种入侵,像水葫芦、水花生等,造成的损失每年达到1198亿元,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6%。“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纳入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体框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之中考虑。  相似文献   

4.
《农家之友》2014,(10):15-15
<正>外来生物的入侵,在严重干扰生态系统的同时,还给我国造成了年均超过570亿元的经济损失。近日,农业部发布消息称,我国入侵物种达到529种。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以及农牧业生产等构成了巨大威胁。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王衍亮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来物种在我国呈现出更快的增长趋势,近10年新增入侵物种近50种。外来生物入侵范围涉及农田、湿地、森林、河流、岛屿、城镇居民区等几乎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洋外来物种入侵严重,国家针对海洋入侵种的立法体系不足以应对和解决海洋入侵种所造成的危害。应就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进行专门立法,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立法目的,建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统一协调行政监管体制,明确风险预防原则为首要原则,发展相应的预防制度,呼吁公众参与海洋入侵种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所谓“外来物种”,一般是指本邑原先无土著种生物,通过某种途径进入后繁衍生存的生物种类。如澳大利亚原没有兔子.十八世纪中叶,几个英国人把24只兔子带来澳洲大陆,并将其中的13只兔子放养野外.由于没有天敌,兔子无忧无虑地生活和繁衍,越来越多直至成灾:有时一夜之间兔子将田里的庄稼、牧场的草吃个精光.故成为当地人的心头之恨.便发生“人兔大战”。这种事例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7.
《浙江林业》2009,(9):37-37
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麇鹿可以相安无事,甚至相得益彰,因为麇鹿很喜欢吃互花米草。这是江苏大丰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的最新发现。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外来物种人侵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国内学界及相关部门的重视。鱼类外来物种入侵给我国的渔业经济同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却缺乏相应的法律管制。本文从我国当前的鱼类外来物种入侵现状着手,分析我国当前的外来物种人侵法律管制体系及存在的立法理念落后、法律规定缺位、管理机构混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鱼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管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加强鱼类外来物种入侵管理做出贡献,以促进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郭敏 《农家之友》2009,(2):15-16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丧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外来物种入侵影响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从而加快生物多样性的消失速度,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丧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外来物种入侵影响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从而加快生物多样性的消失速度[1],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1月11日,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发出通知,公布了首批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名单。经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评审委员会评审提名、国家粮食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同意并公示无异议,江南大学的王莉、南京财经大学的王立峰、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的王松雪、江南大学的朱科学、南京财经大学的李光泗、河南工业大学的吴建军、陈亮被评为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所涉及  相似文献   

13.
在4月24日召开的全国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视频会上,农业农村部宣布全国农作物品种DNA指纹库公共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并公布了全国首批打假维权种子检测机构推荐名单.  相似文献   

14.
国家林业局已于日前签发了“林护发[2003]121号”通知、七彩山鸡、美国鹧鸪、杂交种野绪、果子猩、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详见下表)成为首批被批准可进行商业性经营利用和驯养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在这份通知中,国家林业局要求54种陆生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须依法具有驯养繁殖资格,并认真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12个部门《关于适应形势需要做好严禁违法猎捕和经营陆生野生动物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外来物种进入与生态环境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阐述了外来物种的概念,引进生物物种的重要作用;评价了外来物种不适当引入、无意间引入、自然侵入3种方式;对入侵生物的危害性及控制生态危害作了介绍,并提出防止外来生物入侵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已达400余种,近十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入侵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递增1至2种。我国已经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的防治形势越来越严峻。对此,农业部已经制定《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了《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条件》和《全国外来入侵生物防治规划》起草工作。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场上卖得正火的“酱鸭脖”并不个个都“香”。近日,市食品安全办宣布在北京市场暂停销售4家企业生产的酱鸭脖产品;另有3种杏脯、竹荪、猴头菇因质量不合格被勒令下架。市食品安全办同时公示了首批36家放心食品生产企业、33个安全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基地以及8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名单。北京市工商局近期对市场销售的“酱鸭脖”进行了检查,经过检测发现:内蒙古赛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味之轩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莱双扬食品有限公司、金三角酒店生产的鸭脖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了过量的食用色素和食品添加剂,为不合格产品,责令其在北京市…  相似文献   

18.
外来植物入侵遥感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紧密围绕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外来植物入侵遥感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总结了当前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的问题和不足,阐明了未来针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遥感监测、预警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在监测方法上,主要有图像识别法、高光谱监测法、雷达数据辅助识别法和中低分辨率时序序列数据分析法等。其中,图像识别法和高光谱监测法应用较多,但其数据来源获取困难,后期数据处理工作量大,缺少普适性强的自动解译算法;雷达数据辅助识别法由于雷达数据自身空间分辨率粗糙,在植被监测中往往配合其他数据源同时使用,因此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中低分辨率时序序列数据分析法适用于较大空间尺度上的植被外来物种入侵监测,监测结果空间定位能力差,很难在小尺度区域上进行应用。在预警方法上,主要有生态机理模型预测和数学模型机理预测两种方法,基于GIS和遥感技术的生态学模型预测机理性强、易推广,预警精度较好,具备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适宜于在宏观区域尺度上应用,但存在部分关键植被生理遥感参数获取困难等问题。数学统计模型预测以理论统计为主,只是对外来植物入侵发生的概率进行了估测,对物种或区域环境依赖程度高,普适性较差,遥感参数较少参与模拟过程,空间定位能力不足。总体上,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进行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和预警已成为防控外来植物入侵,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必然趋势。在数据源集成上,传统可见光遥感和新型激光雷达遥感、高光谱遥感、多角度遥感等多源数据集成、融合应用更为多见,数据获取范围进一步拓宽。特别是诸多新型国产高分卫星发射升空后,使得监测时效性和成本进一步改善,实用化、规模化、业务化动态监测成为可能。在技术方法上,受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影响,数据获取范围不断拓宽,空间定位能力不断增强,监测、预警也将不再局限于单一技术和模型的应用,而是多模型、多平台(星-机-地)综合监测、预警模式成为趋势,外来植物入侵的遥感监测技术正逐步发展成为植被生态遥感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9.
20.
《渔业致富指南》2008,(2):10-10
<正>根据《渔业法》和《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精神和要求,农业部于日前发布第947号公告,公布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第一批)。这是农业部第一次批准并对外公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名单。首批保护区共有40个,覆盖了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海湾、岛礁、滩涂等生态类型,以及珠江、长江、黄河、黑龙江等水系的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初步形成了分布广泛并具有典型性和影响力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