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婷 《北方经贸》2009,(5):115-116
自2002年加入WTO以来,我国一直是全国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这种情况下,对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的重要课题.FDI对GDP贡献率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因此高效吸收和合理利用外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地吸引和利用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利用外资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重视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效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对原有政策导向及经济效应的评价十几年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一直采取地区倾斜政策,即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在财政、税收、投资决策权、外贸自主权、利用外资审批权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这种地区倾斜政策使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外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确实发挥了“窗口”作用,在一…  相似文献   

3.
腾飞的曙光——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新机遇杨鲁中利用外资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国家及地区的经济水平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经历了1979-1985年起步阶段和1986-1992年的探索阶段之后,1992年后的5年,我国利用外资达到高速发展期的300多亿美元,199...  相似文献   

4.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是利用外资的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包括增长内容和增长机制,利用外资要适应经济增长内容发展的需要,符合经济增长机制运作的要求,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有正负效应,正效应是主要的,负效应是次要的,但应有办法解决。  相似文献   

5.
孙敏 《致富时代》2011,(5):98-98
FDI是中国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由初步发展阶段发展到现在的成熟阶段,外资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2010年我国外资数量突破1000亿美元,但如此可观的数字之后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有效利用外资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目前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利用外资特点、问题的思考杜政清对外开放,利用外资,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利用外资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利用外资与改革开放的深化,利用外资与民族工业的保护等关系十分密切,对其出...  相似文献   

7.
我国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远强 《财贸研究》2005,16(3):6-10
从我国利用外资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入手,对我国1986年以来利用外资的表现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利用外资尤其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在利用外资质量方面存在着问题,外商直接投资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加速经济增长、扩大经济规模的决策,达到了当初的既定目标,对这一巨大成绩必须予以充分肯定。坚持利用外资的政策,有助于缓解我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有助于缓解我国经济结构的失衡,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经济竞争能力。从未来的趋势看,虽然利用外资仍然具有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作用,但利用外资的其他作用和功能将逐渐增强,我国经济对利用外资的需求也将逐渐发生变化。二、我国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论界归结如下几点:一是引进外资的成本高,但收益低。我国为引进外资制…  相似文献   

9.
吸收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高丽华自1979年国家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后,我国利用外资走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80年代是我国利用外资辉煌的十年,外资的引进,填补了国内资金、外汇、技术和管理的缺口,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90年代我国利用外...  相似文献   

10.
积极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外资,无疑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加速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国策。而利用外资包括两个方面,即借用外国资金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1980年-1983年世界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比例巾,借入外债占其资本流入总量的73%;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也是如此,我国借用外债的数量占利用外资总额的四分之三左右。可见,借用外债在吸收和利用外资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了债务危机的泥坑中,外债由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变成发展障碍的教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特别是1990年,我国借用外债进入还债高峰期,届时我国外债的还本付息额将高达70亿美元。如何利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1.
高冠江 《国际贸易》1995,(11):46-48
一、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是我国今后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十几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吸收利用了大量的国外资金。大规模的外资投入,缓解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外资占全国固定资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优化我国外资结构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保持外资结构的合理与优化,是实现我国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稳定、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来看,外资产业结构、外资区域结构、外资来源国结构、外商投资设立企业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因素,这些将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影响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我国利用外资的效率。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利用外资成本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显著标志。1992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急剧扩大,到1996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2850亿美元。外资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突出。利用外资有助于弥补国内资金缺口,促进技术、管理各方面的进步,但是利用外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消极影响。由于借用外债等用资方式易于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通过不断创新利用外资政策、利用外资方式,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外商投资环境,2013—2014年我国利用外资仍然保持了良好稳健的发展态势,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扩大、外资质量显著提高、外资结构更趋优化,外资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一、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 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为打破我国闭关自守局面,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政策,加速四化建设而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近两三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已有了良好开端。但总的说来,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数目比较小,步子迈的不大,实际使用的不过二十多亿美元。许多方面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展。最近中央指示今后经济工作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学会两套本领。又指出搞经济工作要有全球战略眼光。因此,在当前利用外资开始阶段,借鉴国外经验,从战略眼光探讨利用外资的方针、策略,对今后顺利地开展利用外资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战略观点谈谈利用外资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关于旅游业利用外资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旅游业利用外资问题的研究郭鲁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利用外资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至1994年我国旅游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协议(合同额)约15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约70亿美元。利用外资,弥补了我国旅游基础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了先进的旅游接待设...  相似文献   

17.
一、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09年后的5年中,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数额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利用外资方式的比较研究刘继兵1992年以来,外资规模在我国急剧扩大,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力量,对利用外资的研究也成为90年代中国经济加快发展和扩大开放中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就对外借款和外商直接投资两种利用外资方式进行实...  相似文献   

19.
唐翠林 《市场周刊》2004,(5):39-40,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研究从我国利用外资概况入手,分析了外商选择不同区位的原因,并探讨了利用外资对我国的利弊。我国应积极的改善投资环境,在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引进外资,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外资,吸引外商来我国举办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是对弘国让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补充。自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为了鼓励利用外资,吸引外资,国家陆续颁布和批准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利用外资的法规。海关根据这些法规,制订了对利用外资进口货物实行关税优惠的规定,这对于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