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东产业园区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梯度分工与合作表现得日益明显,世界制造业出现了以产业空间集聚为特点的发展方式.中国,尤其是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的广东省有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而各类产业园区因其特有的产业聚集效应,在广东世界工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响  王力  赵晋文 《中国经贸》2010,(22):25-27
创意产业作为我国的一项新兴产业,从发展至今已渐显雏形,创意产业园区成为现阶段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本文以对天津市的创意产业发展大环境的SWOT分析为基础,从扩散效应的角度来阐述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进而总结提炼出扩散效应发挥作用的基本机制,基于实例提出了对创意产业发展的观点和建议,从而为促进天津市以及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有智  周学政 《特区经济》2006,213(10):53-54
创意产业在我国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珠三角地区发展创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个地区的创意产业园区起着形成产业链、聚集先进企业、孵化后生企业以及辐射周边发展的作用。虽然珠三角地区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起步早、数量多、速度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发展定位不明确、无法体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缺乏产业整合等原因,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此,本文作者认为,珠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园区应该进一步明确定位,整合产业链,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明晓 《特区经济》2020,(9):116-119
产业地产的前身是工业地产,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优化,产业园区成为继传统地产后最受地方政府欢迎的经济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园区的建设也发展出多种模式,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发挥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园区也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未来发展也将出现不同于传统地产的发展趋势。了解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产业园区开发和运营商更好的规划和建设运营产业园区,更加高效有力的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产业园区是推动我国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形式之一.在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其具有空间上的技术关联、时间上的历史惯性等路径依赖.为推动园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路径突破,政府引导产业可以借助产业基金,包括母基金+子基金、专项基金、国有结构化基金和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主的REITs公募基金等金融工具实现路径突破....  相似文献   

6.
陈亚文 《辽宁经济》2009,(10):63-63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近有触底的迹象,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全面好转尚需时日。2009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开始显露复苏迹象,贸易的全面恢复还有赖于全球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目前,在扩内需、保增长等政策拉动下,国内经济社会重现活力,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通过产业转移、产业整合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抓住了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了国民经济近半个世纪的高速增长。作为一种与高科技产业共生的社会现象和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产业园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最重要的创举。研究、借鉴这些知名产业园区的成功运营模式,对于推进我国产业园区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大有裨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对比分析,认为产业园区不能固守单一的运营模式,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情况、政府需求、园区发展阶段进行调整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面对制造产业的全面转型和升级,高职制造类专业应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产业发展对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文章对"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思考,以期实现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目标。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本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这种产业发展与科技的结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脱离的难题,使人类的发现或发明能够畅通地转移到产业领域,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21世纪如何由注重招商引资和基本建设向注重创新质量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转移?如何由扩大建设项目向优化创业、创新环境转移?如何由产业分散向集中优  相似文献   

10.
梁萍 《中国经贸》2013,(2):85-86
在以往园区的建设中,对园区企业关联度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培育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园区成为各类企业的简单扎堆,园区发展受到抑制。现在各地园区都纷纷提出了“二次创业”.云南的园区也在新一轮的建设中注重竞争力的提升,注重产业集聚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本文在对云南产业集聚效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工业发展的平台、引资引智的窗口。去年.陕西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举措,支持各县区建设产业园区规划,并建立100个县级产业园区,以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此,洛南县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认真研究.结合洛南当前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确定必须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努力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军民融合不断深入化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建设与军民融合有效发展,能够对国家军民融合战略进行有效落实,并且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于产业园区建设与军民融合发展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发展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应有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共计花费近半年的时间,对上海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调研,覆盖了当时上海大部分由市经信委和市委宣传部挂牌的市级文化及创意园区,累计达到96个。在这次调研的过程中,一方面实地走访了园区,获得了大量园区发展状况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在与园区经营者、区域管理机构代表、文化创意企业代表的座谈交流中,了解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各参与方对于园区建设发展的基本观点。通过这次的全面调研,基本掌握了上海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与困难。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产业园区特别是省级重点产业园区的市场化发展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减轻政府财政的需要.目前存在政府主导,市场功能缺位,园区产业趋同,产业链没有形成等问题.为此,提出了政府职能应向市场化转变,促进园区产业向同类项整合等完善黑龙江省产业园区的市场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服务外包园区未来发展十大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鼎韬 《中国经贸》2011,(2):34-35
随着服务外包产业及专业化产业园区在中国的持续发展,未来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将不仅仅是享受优惠政策的特定区域,而是将成为整合全球产业资源、聚集产业要素、推动持续创新以及产业发展,形成经济产出的产业载体。  相似文献   

16.
玩具产业作为一种完整的产业形态,主要围绕玩具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而进行,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一定份额.尤其是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表现突出。中国玩具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家和各省市解决劳动力就业,出口创汇、上缴利税的一个重要产业。但是,随业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玩具产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并且结合新的科技与新的媒体,  相似文献   

17.
张擎 《中国高新区》2011,(6):108-109
8、70、288,7、23、80,2、20、135,这三组数字见证了我国开发区20年发展变迁的历史。苏州工业园从1994年的首期开发8平方公里发展到2000年全面建设70平方公里,再到2005年以后全面惠及288平方公里;长沙高新区从1991年以前岳麓山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发展到2000年的23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包头铝业产业园区是2003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建设的全国第四家生态工业园区,位于包头市东河区东部,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距包头市东河区市区10公里,规划总面积为20平方公里。园区在近6年的发展历程中,依据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以“铝电联营”为核心,铝业为龙头,电力为基础,重点发展电力、电解铝、铝深加工、铝合金铸件和建材等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19.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当前产业经济的全球化时代,此次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也是全球性而非区域性的。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区域经济在整体经济环境中的能动作用,或者说从区域层面对经济复苏做出的努力,因为这的确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首都经济》2011,(11):86-86
10月18日下午,在北京艾维克酒店,应房讯网邀请,北京市房山区“三化两区”建设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培军、高教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蔡本睿、刘桂华代表“智汇城”出席了2011第三届中国企业独栋与产业园区高峰论坛,与众多一线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研讨促进产业园区发展之路。通过嘉宾代表演讲、互动论坛、解答媒体提问等环节,良乡高教园区作为“人才、智力、科技”的聚集地,其发展优势得到业界精英的一致肯定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