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是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而且基本公共服务不足必然对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与治理能力提升产生影响。本研究以深圳一个街道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考核评价体系等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从而实现基层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新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是目前我国全面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文章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两个重要组成内容即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介绍,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历史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我国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国家社会治理的新常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使其完善,是国家治理能力和完善治理系统是我国某个阶段的建设目标。使政府具有较强的治理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文章通过对凤冈县"党群直议"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实践的探索,总结其治理的基本做法、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下,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明确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涵盖丰富、系统完整。这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下,基于我国生态、资源和环境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国家战略的理论创新,是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5.
王红帅  董战峰 《改革》2023,(12):138-150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阶段性任务。伴随国家战略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呈现一系列新特征,生态环境治理面临新的治理任务和治理需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重要的先导性课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强调形成与治理任务和治理需求适配的治理能力,要求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重视推动绿色发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科学精准、加强空间治理、强化法治保障、深化国际合作,具体可遵循“深化制度建设—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基础支撑”框架确定关键任务,以形成多方共治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赋予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更深刻的政治价值、更科学的建构原则、更丰富的制度内涵,从国家发展实践看,协商民主必将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大局.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拓展参与主体的范围,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参与者的协商意识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职能作用;提升群众理性参与水平;从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徐秀军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0):49-79,157,158
在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的时代背景下,当新兴经济体崛起、发达经济体相对衰落时,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作者借鉴和吸收了现有研究成果,整合了对国家崛起、制度变迁和结构转型的理解,在接受"全球经济治理是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治理"、"国家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行为体"、"国家是理性的行为体"和"制度是非中性的"等基本假定的基础上,认为国家实力的不平衡增长打破了原有制度框架下的权力与利益均衡,并动摇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赖以存在和持续的合法性根基,从而使得制度变迁成为必然。由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是以制度为基础的结构,制度变迁以及新的制度框架中权力与利益关系的重构导致全球经济治理发生结构转型,因此,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转型除了要继续提升自身实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依托自身实力获取更多的规则制定权,通过改变现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来塑造新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从治理到合作治理,治理理论的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理论指导,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的提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已无法有效地应对社会转型期爆发的种种问题,而需要建构出协同治理能力、依法治理能力、创新治理能力、高效治理能力和危机治理能力五位一体的治理能力体系。江苏省紧跟国家改革步伐积极开展治理能力建设的实践探索,为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有限政府、合作治理理论以及法治政府的理念指引下,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9.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公共服务与制度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钊 《改革》2012,(6):133-147
事业单位一直是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要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必须将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与方式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开放公共服务领域,形成政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多主体参与、多种机制并行的多中心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体制理论、组织理论、制度理论和治理结构理论构成公共服务供给多中心体系运行的核心理论基础,而非营利是公益事业单位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祯 《发展》2020,(4):33-3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通过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现状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在制度和政策范围之内,明确智库在治理体系中的角色担当,从而找到智库在治理结构中的功能定位,进而对智库效能提升和外部参与方式进行了探讨,最终达到发现公共治理盲点、破解公共治理难点、补齐制度短板,激发社会市场动力、降低制度执行成本,从而为实现治理现代化提供有效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方治理的治理活动根据其政治、经济、法治三个维度形成其不同的治理逻辑。地方政府的三重治理逻辑与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天然的契合性。其对于整治当前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供给"错位"、农村基层政府公共财政能力与公共服务职责不对称、"自上而下"供给与"自下而上"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等问题作用突出。在地方治理三重逻辑的整合图式下,创新构建出多元主体合作构成的合作"魔方"、信息融通共享构成的信息高保真"魔方"和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非线性协同"魔方"则成为整治当前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供需诟病的"良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群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动态化、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为满足区域内群众要求,提升群众幸福感,优化公共服务协作治理机制成为当务之急。基于辽宁省2016-2021年间公共服务协作治理的政策文本分析,梳理其公共服务协作治理的实践情况,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出发,探究和反思辽宁省公共服务协作治理目前存在的困境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升辽宁省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张娟 《改革与开放》2014,(14):43-44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是首次在中央全会文件中提到"社会治理"。从早期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到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我国社会管理制度不同时期内涵明显不同。适应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需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应深刻把握现实国情,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着重推进以下几项制度建设,即构建社会参与共治机制;实现各社会治理主体权责、诉求制度化;实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尹呐  张克俊  郭祥 《改革》2023,(7):145-155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以保障股东利益和农民权利为逻辑起点,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功能发挥,持续优化组织治理机制和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体现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当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治理问题依然突出。实践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形成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其经验启示是:推动政经分离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集体经济发展中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民治理主体地位确立要考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应强化农民治理主体地位,完善农民参与治理的体制机制;分离基层组织职能,更好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重构市场化的组织治理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优化基层政府职责,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改革总目标的重要举措。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重在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一是实现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建构科学化的社会治理系统;二是积极培育社会组织,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供制度平台;三是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加强经济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经济治理能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作为制造业大市,宁波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制造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产业治理能力提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16年以来,宁波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以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协同为导向,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工业强基、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等重点工程,积极探索新型工作推进方式,努力提升产业链和工业基础水平,初步形成了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为主要框架的治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纪检监察机关作为一支党内的专门监督机构,其职能是协助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确立纪检监察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理清纪检监察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关系,保证权力在法律轨道上运行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为明晰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主体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宽泛的治理主体存在若干问题和矛盾,与企业治理的本质相悖,不利于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因此,针对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特点,应当建立一个由出资者(物质资本所有者——国家)、经营者(特殊异质型人力资本所有者——高层经理人员)和职工(一般异质性人力资本所有者——中下层经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及同质性人力资本所有者——普通员工)共同治理的博弈制衡的三边治理体系,并引入独立监事制度以维护三边以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赵秦卫 《改革与开放》2022,(15):47-51+72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于江苏省南通市A村的实践研究发现,当前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但存在治理理念异化、治理主体弱化、治理机制虚化、治理效能钝化等问题,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共同富裕;坚持“三治融合”理念,实现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坚持精准治理方向,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协调共进;坚持科学考核机制,完善乡村治理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流行的公司治理理论以公司组织结构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结构性制度的建设为核心,凸显组织制度约束在公司治理中的机制作用。这种理论传统导致在公司治理研究中对公司伦理机制的忽视。公司伦理作为公司基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准则,对公司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内部问题以及不完全缔约困境等具有特殊的治理效应,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公司伦理嵌入公司治理不仅是公司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而且,也为重新解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由制度机制与伦理机制交互作用所构成的二维结构。公司伦理观的完善、公司伦理的职能化以及不断提高公司伦理的控制强度,是架构二维治理结构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