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工业的总称,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技术进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装备制造业所提供的产品包括金属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武器弹药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8大类、46种类、178小类的投资类机电产品。  相似文献   

2.
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是工业结构,进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标志.技术创新是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利用行业的技术开发经费除以其总产值作为一般知识密度(R&D密度),用行业工程技术人员除以其年末从业人数作为劳动知识密度,分别测算出1990-1999年38个工业行业的R&D密度和劳动知识密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主要包括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以及医药制造业等7个行业.  相似文献   

3.
李姝 《辽宁经济》2009,(11):13-15
装备制造业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装备制造业可以分为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装备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7大行业。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Hummels(2001)提出的垂直专业化概念,深入剖析深圳制造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七大门类的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得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装备制造业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设备的产业总称,有人称其为"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7个大类,而且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成185个子类。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设备的产业总称,有人称其为“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装备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7个大类,而且又可以进一步细分成185个子类。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2009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决定,加快装备制造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一般而言,装备制造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六大行业,汽车制造业包含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  相似文献   

8.
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从行业、时期和地区三个角度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服务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异质性,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服务型制造业总体TFP呈增长趋势,2008年之前高速增长,2008年之后呈明显放缓趋势;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上升幅度有限;TFP增长在细分行业和地区间呈明显异质性;行业间存在收敛,行业内均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收敛速度最快;东、中、西各地区TFP增长存在显著的收敛和绝对收敛现象,中西部收敛速度快于东部,呈现"俱乐部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9.
城市之间产业竞争本质上就在于如何创造出一个最能促进产业发展的环境,体现了城市产业吸引力、集聚力和影响力。文章以珠海为例,在全国层面上深入分析珠海制造业竞争力。结果显示,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具有较强竞争力,需要从产业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创新水平、技术水平和市场水平角度拓展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微观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出发构建模型,分析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等的影响发现: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创新部门对非创新部门技术溢出的变化对实际工资和消费具有正向效应,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则取决于产品替代弹性的大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一国技术溢出的变化均会对两国的实际工资和消费产生正向效应;外国对本国技术溢出的变化,对两国的技术创新均具有正向效应,一国创新部门对非创新部门技术溢出的变化会对另一国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效应,但对其国内技术创新的影响则取决于产品替代弹性的大小;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取决于两国技术进步速度对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是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升级的不竭动力,运用数理模型刻画其对集群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有待深化。鉴于已有理论文献中“集群双寡头”假设的局限性,考虑在多个龙头企业独立创新、多个跟随企业模仿创新的集群中,构建Stackelberg产量决策博弈模型,分析技术溢出差异度、技术溢出、技术创新投入等因素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效益的影响,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龙头企业创新效益与技术溢出差异度、技术溢出以及其他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均呈负相关关系;跟随企业创新效益与技术溢出差异度、技术溢出的相关性取决于其技术创新效率与其他跟随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比较,当其技术创新效率相对于其他跟随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较小时,该跟随企业创新效益与技术溢出差异度、技术溢出负相关,反之正相关;跟随企业创新效益与其他跟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负相关,与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相关性取决于集群各企业的创新效率、技术溢出差异度、技术溢出、龙头企业数量、跟随企业数量多方因素,技术溢出差异度、技术溢出、自身技术创新效率越大,跟随企业创新效益与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概率越高,其他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越高,两者负相关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最新全球投入产出表构建更加细化的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分别利用OP和LP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二者进行匹配,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所带来的自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制造业生产分割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在效益。结果显示: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对于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国内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创新效应大于国外服务要素投入带来的溢出效应;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创新效率提高更明显;降低制造业投入成本、技术创新和溢出是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制造业服务投入结构现状,信息技术服务、研发与商业服务、金融服务业等高技术服务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溢出和创新效应需要得到进一步释放。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迁移可改变迁入地收入分配机制,解决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矛盾,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和新迁移等理论,实证检验劳动力迁移与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劳动力迁移可显著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人口集聚效应、知识溢出效应是劳动力迁移与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关系的中介变量;劳动力迁移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干预均能增强劳动力迁移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但这一影响存在最优边界。  相似文献   

14.
装备制造业作为陕西省工业的支柱产业,有着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经济数据,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偏离-份额Esteban拓展模型分析,与全国其他省区比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四大行业在全国省区间同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金属制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三个行业在全国省区间同行业中竞争优势弱。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走资本化运作道路组建大企业集团、引导资本流入有比较优势行业,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把发展零部件、元器件生产和采购基地建设放在首位等提升陕西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逐步形成这一独特背景,运用中国制造业2001-2007年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FDI通过前、后向联系和水平联系等渠道对中国制造业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1)只有高强度的国内R&D投入才能促进制造业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提升;(2)在全球生产网络条件下,FDI通过前、后向和水平联系三个渠道对中国整体制造业内资企业产生了技术溢出,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水平;(3)全球生产网络条件下的FDI通过前向溢出渠道提高了高技术行业和低资本劳动比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后向溢出渠道提高了低出口外向度行业和高资本劳动比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通过水平溢出渠道提高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吴慷  王启仿 《特区经济》2014,(8):108-110
采用2001-2011年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比较我国东北、东、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技术溢出效应大小。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FDI技术溢出效应在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小。最后,针对区域技术溢出效应差异作了结论分析,并提出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变量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变化规律;利用制造业内资部门2000~2005年的行业层面板数据,在控制了研发和出口交货值两个变量的基础上,考察了FDI水平关联和前、后关联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量的影响。我们发现研发与出口交货值对生产率存在正的影响,FDI总体上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而且更多地是由后向关联促进技术进步带来的;前向关联没有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水平关联与前、后向关联技术溢出的实现方式不同,主要通过技术效率渠道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分组回归结果表明,FDI技术溢出渠道在技术水平、行业集中度与出口依存度等行业分组指标下存在明显不同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国开放型贸易发展实际情况,分析了该过程中网络生产行为及其引起的产品内分工竞争和承接外包模仿作用、外资注入行为及其引起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溢出效应,探讨了它们对最终品、中间品和研发3个部门之间的要素配置作用机制和效果。结果显示:网络生产与外商投资对提升资本要素配置具有显著的稳健性。进一步地,外资行为引起的技术创新效应对提高资本要素配置意义更为突出;网络生产引起的产品内分工竞争作用提升了所有制造业部门资本要素需求配置;但网络生产的两种作用形式对中低资本密集度部门的资本要素配置效果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2007年江苏、浙江、上海及全国的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率、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程度、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程度、生产性服务业中装备制造业的投入程度、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需求程度。研究结果发现:上海装备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所有细分行业的增加值率都比较低。上海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都比较高,上海装备制造业对批发与零售、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的中间需求也都比较高;另外,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装备制造业投入比较低。上海装备制造业中除了金属制品业与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外,其他行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也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0—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与地级市的匹配数据,实证分析FDI技术溢出和协同创新及两者互动对制造业技术升级的作用,并进一步检验了不同企业所有制和产业类型下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和企业间协同创新能显著促进制造业技术升级且形成积极交互效应,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技术升级的作用不显著,尚未与FDI技术溢出形成合力;在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FDI技术溢出与企业间协同创新的交互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