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日前用一种新型设备制造出了高能效的激光束,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激光在环境检测和医疗诊断等方面的新用途。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叫“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设备,这种设备通过让一股电流穿过某种特殊物质来制造激光束。利用传统激光器制造激光束时,电子常常会把发射出去的光子重新吸收回来,这就降低了激光束的能效。  相似文献   

2.
湖南大学纳米光子学小组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将半导体激光芯片调谐范围扩大,成功地演示出500纳米绿光直至700纳米红光,创造了新的半导体激光器调谐范围世界纪录。这项成果将可能在新光源、光通讯、分子和生物传感、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产生很多应用。国内外的许多激光专家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半导体激光器的调谐范围,以更充分发挥激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2011,(8):52-52
新加坡数据存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构建出一种由一个激光器和一个光栅集成的新型硅芯片,其中的光栅能让光变得更强并确保激光器输出150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而通讯设备标准的操作波长正是1500纳米。  相似文献   

4.
863计划新材料领域“蓝绿色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课题近日取得重大突破,在我国(除台湾地区外)首次实现了室温光泵条件下氮化物面发射激光器(VCSEL)的受激发射,所得器件重要性能指标超过了国际报道的最好水平。这标志着我国氮化物面发射激光器研究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该成果由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组成的合作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5.
媒介速递     
自然界没有的新晶体 10月1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美国西北大学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将纳米粒子作为“原子”,DNA作为“化学键”,按照某些自然界晶体中的原子晶格方式来制造晶体,甚至能制出原先在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晶体。  相似文献   

6.
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是以半导体激光泵浦全固态激光器为主导产品,集该产品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为一体的基地化企业。新光公司产业化基地工作场所已由初建时的400平方米扩大到8000平方米;净资产由800万元增加到近7000万元;人员由初创时的5人增加到180多人;累计销售全固态激光器6万多台,销售收入6000万元,实现利税1600万元。新光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从1991年开始研制半导体激光泵浦全固态激光器,1994年该项目成果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国家科技部批准该项目为国家“863”计划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九…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07,(7):68-68
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近日展示了一台纳米发电机样机,这种新的发电机可提供不间断的直流供电。这是继先前研发出测量血压的纳米电路之后,研究人员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又一新进展。这个纳米器件利用独特的耦合电压及氧化锌纳米结构,使排成列阵的氧化锌纳米线垂直组合在顶部基板上,以便收集电流。在硅制成的“Z字形”电极中,排  相似文献   

8.
文章为研究一种三点激光模组,介绍了如何利用激光器发光源,通过非球面镜聚焦形成椭圆形光斑,而后利用棱镜及其他机械调节装置将椭圆形光斑分成三点互成角度的光束。经过试验证明:利用这个结构原理制造出的三点激光模组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财经》2013,(6):110-111
美国(America)成功研制新型偏振激光器据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研制出了受激散射偏振光放大器(LASSP),可作为现有激光器的一种替代方案,能耗可减少1000倍。研究人员预测,LASSP可用于当今激光器应用的任何领域,如光通信和激光手术。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视野     
《中国科技产业》2001,(1):66-67
我国科学家成功制备出“纳米电缆”自人类第一个晶体管问世以来,其尺寸每18月缩小两倍,到如今的“奔四”仅有100多纳米;预计到2010年晶体管的尺寸将只有几十个纳米,那么这种超高密度集成电路的元件之间用什么连接呢?这是世界科学界共同面临的一道难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纳米领域首席科学家张立德研究员率领的研究小组,日前成功合成出只有头发丝5万分之一细的纳米级同轴电缆,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作为一种尺度单位,一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同轴纳米电缆的内芯是直径仅有10纳米左右的碳化物,外层包有氧化硅绝缘…  相似文献   

11.
媒介速递     
基于飞秒掺钛蓝宝石激光器和光子晶体光纤的超高分辨光学相干CT;用TEM技术借助石墨烯来观测轻原子;美国的极端天气预警及气候灾害应急机制研究;科学家发现“无眠”基因;攀钢研制出世界最强级钢轨  相似文献   

12.
“华工激光的激光器技术目前是国内一流,下一步的目标是要成为世界一流,要成为中国的罗芬!”2009年11月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科学家成功制备出“纳米电缆” 自人类第一个晶体管问世以来,其尺寸每 18月缩小两倍,到如今的“奔四”仅有 100多纳米;预计到 2010年晶体管的尺寸将只有几十个纳米,那么这种超高密度集成电路的元件之间用什么连接呢?这是世界科学界共同面临的一道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纳米领域首席科学家张立德研究员率领的研究小组,日前成功合成出只有头发丝 5万分之一细的纳米级同轴电缆,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激光琴的故事耿战修1996春节联欢晚会上激光琴演奏“流光溢彩”,以苏北民歌“拔根芦朵花”的美妙旋律拨动了观众的心弦……。如果要总结中央电视台96春节联欢晚会的特色的话,当推科技含量的增加。而整场节目最令人惊奇的是“流光溢彩?’,两位名人用手阻隔激光束...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新视野     
我国研制成功新型纳米塑料 历经 10年研究和摸索,中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系列“令人惊奇”的纳米塑料,不仅为塑料家族增添了新成员,而且使纳米产业化在中国成为可能。纳米塑料中所添加的“纳米”,是中国丰产的一种天然纳米材料——蒙脱土。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漆宗能率领的小组,利用插层复合技术,将这类天然粘土矿物均匀分散到聚合物中,从而形成纳米塑料。科研人员已开发出的主要是以聚乙烯、聚苯乙烯、环氧树脂、橡胶等为基本材料的一系列纳米塑料。据悉,这项科研成果已经应用到北京市的申奥工程上。国…  相似文献   

16.
以北威州纳米研究联合会和埃森大学为首的多家德国科研机构,最近在利用单个电子作为纳米电路开关的研究中取得初步进展.科学家称,这一研究可能为芯片业带来突破. 在普通的硅芯片半导体电路中,微晶体二极管通过电路的接通和断开代表二进制中的“1”和“0”,实现这样一个过程大约需要10万个电子.而德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由55个金原子在平面分布形成的所谓“纳米簇”可以达到同样的功能,而且实现电路的接通和断开只需要一个电子.早先德国科学家在钯原子组成的“纳米簇”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当钯“纳米簇”置于两个铂电极之中并加以特定电压时,只要有一个电子就可以实现晶体二极管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产业》2009,(9):70-70
英国研究人员9月7日说,他们培养出一些新型细菌,可以有效分解蓝藻释放到水中的毒素,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 英国罗伯特戈登大学研究人员在近日举行的英国“普通生物学学会”会议上报告了这一成果。他们利用节杆菌、短杆菌和红球菌等种类的细菌,培育出了约10种新型细菌,可有效分解蓝藻释放的微囊藻毒素。研究人员在含蓝藻的水中试验了其中6种细菌,结果显示它们都能有效降低水中的微囊藻毒素含量。  相似文献   

18.
从冶金炉烟道灰中回收有价金属已有许多研究[1~3],我们也曾介绍过用湿法冶金法从高炉烟道灰中回收锌犤4犦。本文介绍一种用湿法冶金法从电弧炉烟尘中回收锌的方法。1概况用湿法和火法冶金法回收电弧炉烟尘(EAF)已有许多研究成果。火法冶金法需要还原剂及加热到高温,以生产出工业价值低的粗氧化锌;而湿法冶金法可产出高纯金属锌及氧化锌,但不能从铁酸锌中完全浸出锌。热酸浸出法对于处理EAF中的铁酸锌颗粒是很实用的。例硫酸价廉,在低温下是浸出铁酸锌中的锌之有效试剂,缺点是在常压下浸出时,在pH值<2下可生成黄钾铁矾…  相似文献   

19.
传统存储器件仅能存储“0”、“1”两位值,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研制的一种以纳米线为基础的新型信息存储器件却能存储“0”、“1”和“2”3位数值。这一创造可能催生新一代高性能信息存储器。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日《纳米快报》在线版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1,(3):70-71
历经10年研究和摸索,中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系列“令人惊奇”的纳米塑料,不仅为塑料家族增添了新成员,而且使纳米产业化在中国成为可能.纳米塑料中所添加的“纳米”,是中国丰产的一种天然纳米材料--蒙脱土.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漆宗能率领的小组,利用插层复合技术,将这类天然粘土矿物均匀分散到聚合物中,从而形成纳米塑料.科研人员已开发出的主要是以聚乙烯、聚苯乙烯、环氧树脂、橡胶等为基本材料的一系列纳米塑料.据悉,这项科研成果已经应用到北京市的申奥工程上.国家973纳米领域首席科学家张立德研究员表示:“纳米塑料将是中国最有希望实现产业化的纳米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