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6月26日,农业部召开司局级干部大会,听取了发展计划司、种植业管理司、畜牧兽医局、渔业局等单位关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及优质专用小麦、高产高油大豆、优质专用玉米、高产高糖甘蔗、优质柑橘、肉食牛羊、牛奶、优势水产品等9个专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汇报。听完汇报后,农业部部长杜青林作了题为《关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几个关键问题》的重要讲话。现经作者同意,本刊予以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2.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已经国务院审批,正式由农业部发布。这是农业部在认真总结《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情况、深入研究新时期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思路和重点的基础上,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需要编制的重大规划,对未来8年优化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进行了总体部署,是今后一段时期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稳定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文件。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全面了解《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近日,本刊专访了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请他就有关问题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与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产品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尽快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文章首先阐述了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比较优势为原则进行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优势农产区域布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粮食区域布局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面临新的挑战:粮食政策的普惠性淡化了区域粮食支持政策效应;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矛盾调和难度大;政策综合集成效应没有发挥,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粮食生产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别日益增大等,优化区域战略布局成为当务之急。新的构想把粮食区域布局分为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区、全国性粮食综合区、区域性商品粮生产区、区域性粮食综合区、粮食产销平衡区和粮食消费区等7大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粮食区域布局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总结分析自"八五"计划实施以来,唐山市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现状及问题,并在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前提下,站在加快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唐山市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兵团区域经济与生产力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兵力经济区域的划分;分析了兵团区域经济现状及成因;探讨了生产力布局的思路、理论依据和重点。  相似文献   

7.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在农业布局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对区域比较优势概念作了简要回顾,应用区位商设计了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测度指标,完成我国12种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探讨了面向国内存量市场,抵御进口的农产品;面向国内增量市场,顶替进口的农产品;以及面向国际市场,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区域布局。最后提出推进我国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区域布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分布、人力资源状况方面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现代农业建设要因地制宜,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布局,用以指导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研究在分析推进四川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的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四川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规划了四川优质水稻、“双低”油菜、饲用玉米、柑橘等8种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葡萄生产区域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葡萄种植产业发展迅速,葡萄种植区域生产布局也发生了一些的变化。该文 在分析中国葡萄生产区域布局的基础上,运用行业集中率和区位基尼系数探讨了中国葡萄种植产业地理集 中及规模分布情况,并对影响葡萄生产区域布局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中国葡萄种植的 地理集中程度仍很高,区域规模分布亦很不平衡,但集中程度和不平衡性程度有所下降,葡萄种植在空间 布局上呈现出扩张趋势。技术进步、农户逐利、政府推动和社会需求等因素促进了非传统产区的葡萄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奶牛养殖业是奶业产业的起始环节,研究奶牛养殖区域布局演变规律和成因,是进一步优化奶牛养殖布局,提高奶牛综合生产能力,进而推进实现我国奶业振兴的现实要求。[方法]文章基于1996—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奶牛养殖区域布局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综合考察奶牛养殖区域布局重心变动的轨迹和特征,选取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奶牛养殖区域布局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计量结果表明,奶牛存栏滞后一期、奶牛存栏滞后二期、玉米年产量、大豆年产量、乳企数量、技术进步、财政政策支持和禁牧政策是影响奶牛养殖布局变动的主要因素,且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结论]提出把握奶牛养殖区域变动规律、加强奶牛养殖生态环境建设、合理规划玉米与大豆的种植区域、加快奶牛养殖技术创新、优化乳制品企业布局、增加财政补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全省农业区域化布局、提升区域农业发展层次,该文根据浙江省区域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提出了着力建设四大农业区:浙北浙东都市型、外向型农业区,浙中盆地丘陵综合型特色农业区,浙西北浙西南山区生态型绿色农业区,沿岸海域、岛屿和港湾海水渔业型蓝色农业区,并提出促进区域化布局的六项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奶业区域布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业是内蒙古畜牧业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该文以内蒙古奶业的区域布局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内蒙古奶业的区域布局演变历程,然后依据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R型聚类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进行指标筛选,用Q型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区101个行政区域进行聚类分区,并通过判别分析和定性分析对聚类结果进行调整,形成内蒙古奶业优势发展区、重点拓展区、限制性发展区和非奶牛养殖布局区,最后对4个类型区进行分区论述。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特色农业区域布局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从福建省农业的比较优势出发,阐述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具有福建特色的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3条农业产业带;畜牧产业、水产业、林产业、园艺产业4个主导产业和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9个重点农产品发展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以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粳稻生产:区域布局变化及粮食安全政策含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分析我国粳稻生产区域布局的变化入手,测算并分析了不同地区粳稻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总区域比较优势,研究了当前粳稻生产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推进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是落实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内容.四大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具特点,在遵循资源禀赋、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统筹兼顾与全面安排、因地制宜与发挥优势的原则下,提出促进西部地区优势资源转化、推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优化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深化东部地区矿业发展的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战略.  相似文献   

17.
西部特色有机农业区域布局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西部特色有机农业布局的指导思想和规模优势、区域特色、市场需求、生态建设、农民自主等5项原则,提出总体布局构想和区域布局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新形势,切实稳定棉花生产,保障棉花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农业部制订了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年-2015年)。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徐州市按照构建渔业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带的思路,积极推动优势水产品和特色水产品向优势产业区集中,大力推进高效渔业工程建设,渔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一、重点突出,布局优化,形成区域发展徐州市连续五年在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培育优势产业区,凸显产品特色,提升渔业结构调整水平等方面大做文章。已初  相似文献   

20.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步骤。为加快我国农业区域布局调整 ,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推动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业部研究编制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 0 0 3— 2 0 0 7年 )》。指导思想是 :从应对入世和促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着眼“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坚持以质取胜 ,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加强宏观调控 ,实施政策倾斜 ,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重点培育优势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