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夏 《经济研究导刊》2012,(28):307-308
大学是国家人才的宝库,大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受教育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当下高校辅导员的“80后”人群,在面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90后”一代时,怎样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便尤为明显的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2.
与以往的员工相比,"80后"知识型员工流动意愿强,员工忠诚度低。影响"80后"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关键因素有领导因素、组织因素、心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等。通过真实工作预览、建设学习型组织、扁平式组织结构、全面薪酬战略等方式,有助于提高"80后"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3.
崔丽敏  曹灿明  梁雨濛 《经济师》2012,7(2):200-201
"80后"已进入社会,成为了社会的新生力量,其重要作用及地位日渐显现,而"90后"即将踏入社会。研究他们的旅游行为特点及差异,了解他们的旅游需求,从而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旅游产品,对于旅游目的地还是旅游产品经营者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运用代际理论,从旅游行为特征来对比研究"80后"、"90后"旅游行为差异,从而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姜晔 《经济研究导刊》2008,(12):226-227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汽车排放的尾气就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结合《北京青年报》与搜狐汽车频道合作的关于“80后”购车态度的调查情况,利用相关的统计学方法时“80后”的购车规划进行分析。希望“80后”的新一批汽车消费核心力能够响应国家号召的节能减排的“大环境”,在购车时尽量选择小排气量的汽车。  相似文献   

5.
李强 《经济师》2013,(3):235+237
文章将"80后"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80后"员工的成长环境,认为"80后"员工是有责任感、有工作能力的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批判性传承的态度,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同时更关注自身成长与未来发展。借鉴马斯洛需求理论编制调查问卷,对"80后"员工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0后"员工更加注重生理需求、求知需求与社交需求。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80后”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对武汉地区企业的“80后”员工采用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交叉分析。“80后”企业员工的生活压力主要来自于房贷等经济压力、婚姻和父母养老,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缓解“80后”企业员工生活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无论如何都不能想象,乐港集团“巨鲸肚”黑暗餐厅中国区的CEO刘俊健会是一个仅22岁的年轻人。不过这似乎也正契合了“巨鲸肚”黑暗餐厅的理念,“引领中国餐饮时尚潮流”,就连公司CEO也选择了最时尚一族的“80后”。[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80后"员工有独特的职业特性,需要激励的程度较高,管理层可以通过有薪激励和无薪激励两种方式结合更好地激励"80后"员工。  相似文献   

9.
作为“80后”初中教师,对自己身份认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同不仅仅是对专业的认同,还包括对“80后”这个群体的认同。下面根据个人知识及涉猎到的资料对影响“80后”初中教师自我身份认同的因素以及“80后”初中教师自我身份认同的特征做一个简单的归纳。  相似文献   

10.
“80后”的汽车消费心理及营销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军  马亮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02-10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80后”已成为汽车消费的新生力量,这一群体的消费潜力巨大。不少汽车制造商已把“80后”看做自己不可缺少的消费群体,针对“80后”也采取了种种营销举措,获得了一定成效。分析了中国“80后”的汽车消费心理特征,并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针对“80后”汽车消费市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用工“蛮荒”说起时下,不管是长三角、还是京津塘与珠三角.均出现了用工荒,通俗一点.就是“招不到人”。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数字,在2011年2月份,广东省有15万用工缺口.虽然这个数字比前几年缓解了不少。  相似文献   

12.
陈沛 《时代经贸》2012,(4):118-118
当越来越多伴着物质充裕和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后”进职场,面对这样一个与过去迥然不同的群体,作为管理者的“80前”们该如何行动呢?是继续固执已见,让这些小年轻们去适应自己,以捍卫得之不易的权威,还是敞开胸怀,忘记过去的一切,试着去理解一个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时下,对于"80后"的年轻一代,经济收入不再是影响孕婴用品市场消费的唯一因素,孕婴企业需要迅速了解他们的消费习惯和特点,并将自己的营销渠道策略做出相应调整,实现品牌突围,才能抢占未来巨大的中国孕婴市场。  相似文献   

14.
“80后”,这个中国实施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由于其生长环境的不同,已对中国企业的传统管理方式造成革命性影响.企业管理者必须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上“与时俱进”.本文就如何根据其职场特点实施有效的开发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80后”管理要采用制度与文化结合,以人为本,更多地采取激励、带动的管理方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5.
从25岁就成为PCPOP的首席执行李想到24岁成为163888翻唱网的首席执行官郑立,以及23岁的MAYJOY的总裁茅侃侃,畅网科技首席技术执行官陈曦……,他们的身上无一不标明着他们属于“80后”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田鹏飞  秦榕蔓 《商周刊》2013,(14):40-41
如今网上购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到底谁是真正的消费主力?据网上支付统计数据显示,使用支付宝快捷支付,80后已成网上消费主力,占比高达六成。多数80后网购习惯已经成型,且具备相应的购买力,他们被称为网购的"黄金一代"。在笔者所在的编辑部里,80后编辑与记者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网络购物的经历,这些网购经历真实反映了80后消费群体充满个性的物质需求,同时他们对于网购也有着自己的"网购宣言"。  相似文献   

17.
《财经文摘》2010,(12):102-103
网上有一段反映“80后”的郁闷的话: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当我们还不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当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头破血流也难抢到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当我们没有投身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当我们投身股市之后,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相似文献   

18.
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80后"员工逐渐成为了职场主力军,由于成长时代和环境与老一代员工不同,新生代员工在职场中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特征。本文简单分析了"80后"员工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开展"80后"员工职业发展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80后”知识型员工激励薪酬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张望军与彭剑锋等学者的研究,工资报酬与奖励在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知识型员工,尤其是成为职场新生力量的"80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薪酬制度是十分值得关注及研究的领域。文章将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推广到薪酬制度的构建中,在分析"80后"知识型员工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团队项目薪酬、部门绩效薪酬和培训准备金等结合使用作为主要薪酬激励手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对80后一代来说,互联网始终是他们择业刨富的首选。而中国的80后富豪也大多产生于他们当中。除此之外,创业板、文坛也成为80后走向财富王国的重要战场。至于80后中的“富二代”,他们的使命当然不是致富而是“守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