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解放 《生产力研究》2022,(11):18-20+44
马克思恩格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两种生产的相互结合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而且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两种生产相互适应的关系。把握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尊重人口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制定我国人口发展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因科技发展的人权影响及其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因科技发展对生命健康权、生育权、隐私权、平等权以及环境权与发展权等人权保护都已产生正负两面性影响。从本质上看,基因科技发展的人权影响乃是科技的工具理性与人类的价值理性日趋分裂所致。基因科技发展需要以价值理性引领其工具理性的发展方向,从而消解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内在张力,据此构设基因伦理准则,完善基因科技立法,将基因科技发展的人权影响纳入有关制度规范及其价值指引的法律调整之中。  相似文献   

3.
王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256-259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西方近代人权观的法哲学批判,指出了人权的历史性;通过对资产阶级人权实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揭示了人权的具体性。人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应然性与实然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本体论,其核心方面就是关于人与自然存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论的基础。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对于人类来说,自然界具有先在性;对于自然来说,人具有从属性,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论深入分析了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人类作为自然的一份子,也处于这种普遍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未来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充分发展的未来,而这一切的发展则离不开占人口一半的妇女的广泛参与。妇女人权的实现必须保证妇女获得自立、自强与自主的能力,以及赋予她们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权利。国际人权公约中的人权应当基于国际人权公约国际法的特性受到国内宪法的保障,宪法作为国内公法,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最高法律效力。将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宪法对妇女人权的保障进行比较,既可以对中国保障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权从立法上和实践上不断予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峰 《时代经贸》2006,4(Z1):83-84
刑罚人道主义与罪犯人权保障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本文首先论述了这一论题的理论发展及其实质内涵,进而从我国刑法的具体规定出发,论述了刑罚人道主义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最后,本文从健全监狱法律体系、监狱罪犯权利各项制度的落实、成立我国国际人权公约与刑罚执行委员会等方面对监狱人权保障问题提出了思考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能够对东道国的人权产生重要影响。冷战结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的经济权力和政治影响力的不断增长,跨国公司从损害东道国人权慢慢转变为协助东道国政府提供人权保障。从国际政治的视角,集中论述了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人权责任相关的基本问题。由于国际人权的范围广,主要关注的是与跨国公司投资、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人的各项权利。同时,讨论了中国"走出去"企业如何应对在东道国的人权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散见于两人的著作中,用以思考"自然—人—社会"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按照"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完成了对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态演进的思考,彰显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系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其他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本体的系统结构。对马克思恩格斯"系统"生态观的深入思考,有助于从更宽广的视角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能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寻求更为充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欧洲是人权思想的发源地。二战的巨大创伤使欧洲人深感保护人权的必要性,并认识到民族国家无法完全承担人权保护的责任,于是开始寻求在欧洲范围内建立新的制度来保障人权。文章主要介绍了欧洲人权保障机制的法律依据《欧洲人权公约》主要实施这一机制的核心机构欧洲人权法院,并通过人权法院一则实际判例,探究人权法院如何实践人权公约的规定、充分保障人权和实现公平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东方社会的文明历史的研究以及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探索,提出了关于东方社会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设想。今天,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反思非资本主义道路问题,剖析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实践得失成败的内在关系,对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成功解决自身现代化建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一个受现实生产力条件制约的历史性、相对性范畴,没有永恒和绝对的公平。生产决定分配,资产阶级的公平观是虚伪的公平观。生产力的现实发展水平决定了在未来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分配方式也会不同,分配方式将从形式上公平的按劳分配走向事实上公平的按需分配。  相似文献   

12.
Marx, Marxism and the cooperative move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has a dual aim: first, to draw attention to a numberof passages in which Marx explicitly extolled the cooperativemovement and thereby confute the wrong but widely held assumptionthat Marx was inimical to the market and rejected cooperationas a production mode even for the transition period; second,to argue that the continuing neglect of Marxists both of thecooperative movement and of the passages from Marx (and Engels)that present a system of producer cooperatives as a new productionmode can be traced back in part to the late emergence of aneconomic theory of producer cooperatives.  相似文献   

13.
In recent political-economic theories of ‘nature’, Mill and Marx/Engels form important reference points. Ecological economists see Mill's ‘stationary state’ as seminal, while Marxists have ‘brought capitalism back in’ to debates on growth and climate change, sparking a Marxological renaissance that has overtur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Marx/Engels' opus. This article explores aspects of Mill's and Marx/Engels' work and contemporary reception. It identifies a resemblance between their historical dialectics. Marx's communism is driven by logics of ‘agency’ and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tendency of profit rates to fall’). In Mill's dialectic a ‘thesis’, material progress, calls forth its ‘antithesis’, diminishing returns. The inevitable ‘Aufhebung’ is a stationary state of wealth and population; Mill mentions countervailing tendencies but fails to consider their capacity to postpone utopia's arrival. Today, Mill's schema lives on in ecological economics, shorn of determinism but with its market advocacy intact. It appears to contrast with the ‘productive forces expansion’ espoused by Marx/Engels. They stand accused of ‘Promethean arrogance’, ignoring ‘natural limits’ and ‘gambling on abundance’. But I find these criticisms to be ill-judged, and propose an alternative reading, arguing that their work contains a critique of the ‘growth paradigm’, and that their ‘cornucopian’ ends do not sanction ‘Promethean’ means.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著作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环境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理论指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山西,不仅凸显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在当代的理论价值,而且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效的阐释力和解决力,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发展性。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技术观的生态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今的生态危机,一些人士指责马克思的思想是技术决定论,缺失生态学的考量,这是对马克思的曲解.马克思从技术的观念形式、实物形式和关系形式三个层面来把握技术,并把技术和生产力、社会关系、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技术不仅能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且技术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和桥梁,它具有生态价值,同时也会带来生态问题.要提高技术的生态效率,使技术朝着生态良好的方向发展,有赖于选择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6.
17.
Notwithstanding their much noted aversion to detailing the nature of a post-capitalist society, Marx and Engels indeed have a broad vision of such a better society that both runs through and informs their entire lives' work. It is rooted in their concepts of the inherently social nature of humans and potential authentic human development in accord with human nature, and the negation by humans as the active agents of history of the barriers posed to that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es their dialectic approach to defining a better society, their concept of human nature that it rests on, and finally specifies a number general aspects they give for a better future socialist society.  相似文献   

18.
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分析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句话是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的经典表述。我们可以将马克思这一经典表述解读为: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形成的生产力基础的生产组织或劳动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研究,发现了这种经济形态的特殊运动规律。这就是说,《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在《资本论》的宏大的理论体系的展开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个根本的方法论原则,具体化为经济学分析的一系列规范:(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2)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3)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人的经济行为;(4)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和法律的制度以及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的概念于20世纪中叶才提出,而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早就有了循环经济思想的论述,而且十分清晰。关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有着详细的论述。他们还分别从社会制度,科技进步、权责关系和法治观念等方面,对循环经济三大原则的实现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并非是波斯纳等西方法经济学者的专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多部著作中早就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法经济学思想。与西方法经济学相比,马恩法经济学思想虽也关注法律效率,但它却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内核,运用整体主义方法论来探讨人类社会法律制度的整体变迁,较为宏观抽象。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开创了法经济分析的唯物主义先河,而且还为西方法经济学学科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他们两人堪称法经济学的伟大先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