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有时候,两者的力量说不上谁更大。” ——《纽约时报》资深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信用经济和信用体系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人们对美国的信用经济模式和信用体系产生怀疑,尤其对以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为代表的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运行监管模式和评级技术展开猛烈的批评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正穆迪(Moody's)在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对东盟(Asean)10个成员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作出分析表明,如果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调整,这一地区将"很容易受其影响"。中国目前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2013年,在东盟全部对外  相似文献   

4.
江时学 《经济》2012,(4):70-72
"救救我们吧!"据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这样讽刺欧洲国家缺乏团结性、各自为政和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如果我要与欧洲国家领导人谈谈,我该打哪一个电话号码?"《国际先驱论坛报》曾发表这样一副漫画:  相似文献   

5.
《经济导刊》2003,(2):96-96
评级债务是在资本市场上发行的拥有由一个或多个评级机构对其所作的信用评级的债务。这些机构独立从事信用评估业务。现今最知名的机构是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ddy's Investors Services)和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s)。信用评级是可以选择的,公司必须要求评级机构提供一个发行债务的评级。信用评级给债务证券的持  相似文献   

6.
蒋燕 《经济》2007,(4):90-91
与穆迪等著名评级公司相比,邓白氏似乎显得比较陌生. 然而,在2000年之前,穆迪还是邓白氏的一个子公司. 邓白氏--这个有着160多年历史的跨国公司,在1994年最早进入尚属空白的中国信用市场.  相似文献   

7.
西方学者关于"经济霸权"的不同界定中,"能力"和"支配"是两个重要的关键词。荷兰、英国和美国被一致认为是自公元1500年以来历史上出现的三个世界经济霸权国家。关于"经济霸权国家的更迭",西方学者的理论可分为单因素决定论和多因素决定论。从经济学的视角,更迭问题实质上涉及到经济增长理论,因此,经济霸权国家更迭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金圣荣 《资本市场》2011,(1):125-125
<正>在2007年,一个电视摄制小组在美国街头问行人这样一个问题:"你的储蓄账户中有多少钱?"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我没有积蓄"、"我是‘月光族'"等等。如果没有储蓄,那么他们未来的生活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而美国人似乎毫不担心这一点,因为美国政府可以为他们提供大量的福利,同时银行也可以随时借给他们钱,而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个铁杆的旅游爱好者来说,本期"主题游事"中介绍的美国西岸国家公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目的地。在那些被美国人自豪地称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中,高山峰巅、大峡谷、温泉、盐滩和湖泊,都无不令人惊叹于它的自然与美丽。在美国,有58个国家公园,壮阔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让每一位游客都可以欣赏美国丰富的自然遗产。除了视野决定广度外,精细度也是优裕生活的标尺之一。吃饭是最寻常事,如何吃出一种诗意呢?推介本期"美食"专栏中的"花果入馔,齿颊余香"一文,  相似文献   

10.
《经济》2008,(12)
美国、欧洲国家在1975年走过经济发展的30年黄金期以后,经济进入停滞. "美国在50年代增强了对欧洲国家的投资,汽车等厂家纷纷到欧洲国家建厂.这带来了两个结果:一个是在外建厂,取代了美国向其他国家的出口,另一个则是国外产品开始涌人美国,进一步消弱了美国的产业实力."日本庆应大学经济学教授井村喜代子说.  相似文献   

11.
罗建光  王利刚 《经济论坛》2001,(16):12-12,16
全国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是目前分析一个国家财政体制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反映国家总体的税赋状况及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也可以反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能力。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特殊,单靠这一指标来衡量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这一指标不够灵敏,国家制定的财政政策往往需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政府如增加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中国的科技股票变动不大,而美国的科技股票就会骤升。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我国股市的不成熟,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政策的执行有很强的时滞性。二是这一指标不够准…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刊》2008,(3):10-10
为了缓解美国经济的巨大压力,美联储主席伯克南曾经说过,可以用直升飞机往美国撒钱。然而他大概没有想到,石油资源丰富的海湾国家和资金充裕的亚洲国家的"直升飞机"已经盘旋在华尔街的上空。2008年1月15日,新加坡、科威特和韩国三国政府联合给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  相似文献   

13.
中美治理绩效比较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治理绩效或已优越于美国,或已显著缩小与美国的相对差距,形成了强有力的与美国竞争和赶超美国之势。中国道路已形成鲜明的自我特征,这种特征可以称之为"1+11":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两只手"优于"一只手";在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的关系上,"两条腿走路"优于"一条腿走路";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两个积极性"优于"一个积极性"。变革是制度生命力得以延续的唯一途径。无论是现代国家制度的先驱者还是后来者,都需要坚持自我完善、革除制弊,才能顺应时局变化,再建造福于民的新功。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评级下调的多米诺骨牌正推向法国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之后,标普给予的AAA级主权信用评级的国家和地区剩下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香港、荷兰、挪威、新加坡、瑞典瑞士、英国、卢森堡。近期,金融市场开始担忧法国是否也会被下调主权评价。尽管标普、穆迪和惠誉均表示维持法国AAA主权信用评级、并给予展望为稳定,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和日本先后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墨西哥湾油泄漏事故和福岛核泄漏事故。这两次事故所演变的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延续,放大了它的恶果。从"两泄"可以窥见21世纪第一次经济危机呈现的多元重叠性和迁延连发性的新特点。生态危机同经济危机的联系日益密切,前者是构成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21世纪一个新的时代特征。从"两泄"及事故发生以后资产阶级政府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和脆弱性以及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性。  相似文献   

16.
余丰慧 《商周刊》2012,(1):12-12
周小川行长提出应减少对信用评级机构依赖的呼吁恰逢其时,也非常必要。客观来讲,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正在发酵的欧债危机,金融机构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个显著特点是,惠誉、标普和穆迪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对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超前预测和预警几乎没有,更谈不上预防和避免危机的发生。他们主要的“功劳”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眼看着危机发生不可避免了,就助纣为虐降低危机震源国家以及机构、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一、站在历史高度,充分认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战略意义第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重大发明的65%出自美国。美国以世界5%的人口提供了世界75%的技术。高新技术的领先地位,带动了大批新兴产业的发展。西欧(包括德国、法国、英国等23个国家)为对付美、日的高技术挑战,先后提出了"尤里卡计划"、"联合欧洲亚微米计划"等,并各自开展适合本国特点的科技与经济结合活动。从80年代初开始,日本就制定了"贸易立国"向"科学技术立国"转变的发展经济方针,动员全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以来,欧洲部分国家相继爆发主权债务危机.2013年,惠誉、穆迪相继下调中国的信用评级,一时间,中国国家债务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首先从国家债务的概念入手,分类统计并分析中国国家债务水平,最后针对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推进PPP机制创新,一定要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改革部署联系在一起来把握,这是一个战略层面的问题。三中全会中最重要的一种涉及几个概念的逻辑链接就是,确立"现代国家治理"理念,即明确要按照现代国家要求来治理、发展中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治国理念如何具体化?于是有第二个概念——要"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并突破性地提出  相似文献   

20.
沈刚  刘佳 《经济》2012,(7):80-81
《经济》:您从经济安全研究的角度,如何看待中美经济关系? 江涌:中美经济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不对称的单向依附关系,即美国对中国的依赖远远小于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在国家关系上,依赖小的一方就能获得一种特权来敲打依赖大的一方.中国在经济、技术,市场、营销、品牌、融资、投资、人才、思想、秩序方面对美国的依赖十分明显,比如:中国依靠美国的投行、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美国为中国培养许多高端人才;中国继承美国整套经济思想,比较典型的就是"芝加哥男孩"、"伯克利黑帮";中国依靠美元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等.中国对美国的依赖是全方位、不对称的,而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可以替换,美国随时可以将生产地转向越南、印度等国家,这也是导致我国经济下滑的原因之一,比如: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出口下滑20-30%,原因就是美国企业搬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