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中国转轨过程中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关联企业发展的影响。本文认为,政治关联有助于民营企业建立与政府的良好关系,并通过以下机制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第一,作为法律替代机制保护民营企业的产权;第二,缓解民营企业因所有制歧视造成的融资难问题;第三,有助于民营企业克服行业准入的管制性壁垒。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民营企业为样本,考量政治关联和制度环境对民营企业贷款融资及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贷款融资,政治关联层级越高,获得的贷款越多;政治关联所带来的贷款效应在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表现越强;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的贷款效应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民营企业政治关联虽然能为其带来贷款融资,却未能有效改善民营企业绩效,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治关联导致了贷款的低效配置。  相似文献   

3.
捐赠:民营企业强化政治关联的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爽  肖星 《财经研究》2011,(11):102-112
文章研究了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在汶川地震后捐赠行为的影响,以及捐赠后民营企业从政府获得的支持。研究发现,已有政治关联显著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捐赠行为,即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倾向于在地震后进行捐赠。从经济后果看,捐赠后捐赠民营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和税收方面比未捐赠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优惠。文章研究表明,在中国现阶段,民营企业的捐赠行为是策略性的,其利用捐赠巩固政治关联,从而进一步获得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2010-2011年创业板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通过企业政治关联这一研究视角,实证研究了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虽然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收入,但其技术创新投入反而少于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因此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而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政府补贴才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政治关联"是最近10年来外国文献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是研究探讨了公司拥有政治关联的普遍性,及其给公司带来的利弊.而国内对其尚无系统,深入的研究.政治关联不同于腐败,它在法律的层面上是合法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家不但在经济领域扮演重要角色,也在社会政治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有关企业政治关系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应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文试图研究在我国这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背景下,企业政治关联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政治关联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06-2011年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如何影响企业维持政治关联的成本,政治关联成本又如何影响企业的财政补贴获取,从而进一步明晰了政治关联影响企业获取政府资源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联的确会使民营企业产生一定的政治关联成本,并且民营企业与政府间的关联程度越高,需要付出的政治关联成本也越高;而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成本越高,相应从政府获得的财政补贴收入也越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6—2012年间在中国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现金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政治关联民营企业现金持有的边际价值显著低于非政治关联民营企业,而且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程度越高,其现金持有的边际价值越低.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两类企业现金价值差异的根源在于政治关联民营企业现金持有量的投资效率较低.研究认为民营企业应加强内部公司治理,以抑制政治关联对企业现金价值的负效应;各级政府也应努力改善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弱化民营企业的寻租动机.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以行政方式推动民营企业投资扩张是造成投资过度和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以2004-2011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实证分析了地市级政府面临的政绩压力对民营企业投资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了政治关联在其中的作用以及政绩压力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地区固定效应后,地方政府政绩压力影响辖内民营企业投资,政绩压力特别是经济增长压力越大时,辖内民营企业过度投资越严重。政治关联弱化了政绩压力对民营企业投资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政绩压力特别是经济增长压力时,政治关联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程度相对较低。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地方性政治关联对政绩压力推动民营企业投资扩张的弱化作用更为显著。政绩压力特别是经济增长压力增大时,地方政府同样有着强烈的动机推动非管制行业民营企业扩张投资。信贷资源在政绩压力影响政治关联民营企业投资行为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的相关结论对于理解地方政府推动企业投资扩张造成产能过剩以及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转型期的中国,政治关联是影响民营企业进入城市公用事业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我国首家进入城市公交行业的民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研究了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政治关联的变化及其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政治关联来源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关键政府官员的扶持、企业家政治身份、企业家以外的高管团队成员政治身份。其中,对于政府主导型政治关联民营企业,关键政府官员的扶持对企业成长起决定性作用,而企业家和高管团队成员的政治身份对企业成长并没有显著影响。其次,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成长具有“双刃剑”的作用--驱动作用和约束作用。驱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企业政治关联有利于其突破政府管制型壁垒和获得政府补助,从而分别促进企业进入公用事业和成长,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企业政治关联会导致民营企业非相关多元化、增加政治风险,从而抑制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第八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同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政治关联对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并比较了这一影响是否因企业规模和所处地区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研究发现:其一,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比没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加积极地进行创新投入,并取得了更多的创新产出;其二,与大规模民营企业相比,政治关联对小规模民营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其三,与处在制度环境较好地区(东南沿海)的民营企业相比,政治关联更有利于促进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内陆)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上述研究结论为"政治关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正式制度缺陷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阻碍"这一观点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笔者基于法与经济学的视角.构建模型研究了中国转轨期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法律制度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与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在法制不完善时.政治关联可保护民营企业产权,降低其权益资本成本;法律保护水平与民企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提高法律保护水平会带来民企和投资者双赢局面;而政治关联与法律制度是譬代关系,法制的完善会降低政治关联的作用.研究结果为加强国家法制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些民营企业混合了少数国有股份,在股权层面形成了政治关联,而这种形式的政治关联能够影响民营企业的融资状况。引入制度理论中制度逻辑的分析视角,识别了股权层面政治关联的两种效应,即经济效应与行政效应。以2004-2013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这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约束,且股权层面政治关联加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表明这种政治关联具有行政效应。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股权层面政治关联之所以具有行政效应,是因为行政逻辑主导的国有股东对企业资源的掠夺,这种掠夺会损害企业绩效;高管个体层面的政治关联能够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且其缓解作用在存在股权层面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中更强;此外,股权层面政治关联的行政效应在企业陷入危机时会转化为经济效应。研究结论为民营企业是否引入股权层面政治关联提供了决策依据,也对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单虹 《经济导刊》2011,(7):50-51
企业建立政治联系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住,政府作为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体,对经济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企业会积极地与政府建立联系,以求获取某种政治利益,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政治关联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我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转轨到市场经济体制中来的发展中国家,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现象广泛存在,而这必将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与上市企业匹配数据探究高管政治身份对民营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管政治身份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取更多的稀缺资源并改善契约实施环境,从而对外部融资依赖度和契约密集度较高行业中的企业加成率有促进作用;但高管政治身份也存在阻碍研发投资等效率减损效应进而对企业加成率有抑制作用;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效果导致高管政治身份对民营企业加成率的综合影响不确定且呈现明显的行业差异。此外,人大代表类和省级以上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加成率的影响显著,而政府官员类和市县级政治关联的影响不稳健。进一步的中间机制检验表明,边际成本和研发创新变动是高管政治身份影响民营企业加成率的可能渠道。本文研究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光明  邹锐 《经济师》2003,(11):8-10
民营企业要获得快速发展 ,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文章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历程中出现的发展模式的回顾分析 ,揭示了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分析了目前民营企业的四种新型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进而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制造业的655家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回归模型,对市场环境变迁和政府政策冲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企业竞争战略和政治关联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市场竞争程度对民营企业的创新行为不具有显著影响;政府制定的创新激励政策会显著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而税收等行业政策及创新抑制政策对民营企业的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软着陆时期,自主创新战略比成本领先战略更适合于中国民营企业;与政府保持良好关系有助于民营企业降低市场竞争压力、获取额外资源,从而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自身拥有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问题,造成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成长模式,这使好多企业缺乏竞争优势而使经营陷于困境或倒闭。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拟对企业家资本和民营企业成长模式的匹配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处于激烈竞争中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