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涛 《中国市场》2006,(8):I0001-I0009
中国市场杂志社,《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于2005年6月,在苏州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竞争力研讨会暨《中国市场》2004年度竞争力百强市场发布会”,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全体代表给予会议充分肯定。为了将“商品交易市场竞争力”这一课题持续研究下去,也为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应参会代表和社会各届要求,2006年6月23—25日在沈阳召开第二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竞争力研讨会”,全国各级各类批发市场管理精英与会议邀请到的国内研究批发市场的专家,齐聚一堂,凝结智慧,交流经验,共同推进我国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建立,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积极健康发展,同时大会组委会从学术研究领域角度再次发布《中国市场》2005年度“竞争力百强市场”,希望通过每年一届的发布,企业关注竞争力,研究竞争力,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正>近来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什么样的市场才最有竞争力?也是业内人士特别关注的问题。2003年3月,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领导的支持下,并联合全国著名的研究商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杂志社、《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于2005年6月,在苏州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竞争力研讨会暨《中国市场》2004年度竞争力百强市场发布会”,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全体代表给予会议充分肯定。为了将“商品交易市场竞争力”这一课题持续研究下去,也为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应参会代表和社会各届要求,2006年6月23-25日在沈阳召开第二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竞争力研讨会”,全国各级各类批发市场管理精英与会议邀请到的国内研究批发市场的专家,齐聚一堂,凝结智慧,交流经验,共同推进我国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建立,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积极健康发展,同时大会组委会从学术研究领域角度再次发布《中国市场》2005年度“竞争力百强市场”,希望通过每年一届的发布,企业关注竞争力、研究竞争力、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截至2008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走过了整整三十个年头。在此期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历经风雨,由过去的"三边"(路边、街边、墙边)市场发展到现在逐渐为人们接受和认可的"大流通"、"大市场"。而今,随着全社会同质化竞争时代的到来,品牌影响力已逐渐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岁末年初,为谋求商品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北京主要最具代表性的专业商品交易市场的老总、专家、学者及行业协会的领导集聚一堂、畅言议是,分别从"如何打造商品交易精品市场"、"商品交易市场建设中的特色创意"、"2008年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新思路"、"商品交易市场业内关注话题"等几个角度,探讨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该如何树立并提升自身品牌,应对如火如荼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城市功能与传统商品交易市场日渐发展不协调,缺乏有效的互补性。电子商务带来的产业融合、流通新兴业态的发展、城市空间的规划与功能提升升级等问题给传统商品交易市场行业带来重大压力。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完善市场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流通业创新发展,现已成为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发展的关键点。商品交易市场是推进深化供给侧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利用"互联网+"可以更好的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更好的对接和平衡商品市场总需求与总供给。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哈尔滨市利用互联网+模式推进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也是解决发展瓶颈进而跟上全国、特别是发达地区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步伐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洪涛 《中国市场》2008,(34):14-23
今年是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第30年。30年风雨,我国的经济不但从禁锢和凋敝中获得了重生,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商品市场的开放和变迁进程,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在此之际,我们特约长期从事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研究的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先生,对我国商品交易市场30年发展轨迹进行一次回顾,为我们理清商品交易市场的类型、功能和发展问题,并分析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趋势。忆往昔,看今朝。不管我们曾经彷徨几许,犹豫几许。至少今天,我们市场人的脚步走得坚定而从容。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商品交易市场怎样发展?特别是省会一级大城市商品交易市场怎样发展?在全国流通工作会议之后,这个问题成为流通领域和投资领域的热门话题.8月19日北方市场大省河北省召开全省流通工作会议,就全省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三天后,为打造省城商贸新区,石家庄市正定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商贸产业高层论坛会议,邀请全国知名商贸专家参与研讨.会议就市场与城市发展、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市场的发展任务、市场发展战略、市场经营管理等许多热点话题,结合石家庄建设华北重要商埠的工作实际,提出了许多有益的看法,现将部分专家和行内人士的意见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回顾与展望:商品交易市场改革开放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第30年.30年风雨,我国的经济不但从禁锢和凋敝中获得了重生,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商品市场的开放和变迁进程,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在此之际,我们特约长期从事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研究的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先生,对我国商品交易市场30年发展轨迹进行一次回顾,为我们理清商品交易市场的类型、功能和发展问题,并分析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周南  吴建业 《中国市场》2009,(43):32-35
<正>随着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市场指数成为商品交易市场功能发挥的重要内容,近两年来,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了几个较有影响力的指数,如"中国义乌小商品指数"、"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北京中关村电子市场指数"等,这些指数不仅使得这些市场交易活跃,  相似文献   

10.
洪涛 《商业时代》2012,(1):21-24
本文论述了我国商品交易市场30多年的发展阶段,以及建材家居市场、服装市场、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阶段,总结了35种商品交易市场模式,对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商圈、金字塔式市场体系、用“1+5”盈利模式对典型市场商圈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对商品交易市场商圈融资进行创新的建议,并针对当前商品交易市场存在的焦点问题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商品流通领域的一种业态形式,具有集散商品、传递商业信息、配置资源等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其辐射力不断增强,商品交易市场在扩大内需、引导生产、搞活流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及方便城乡居民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了2008年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信息。  相似文献   

12.
洪涛 《中国市场》2006,(1):18-23
2005年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概况 2005年全国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近9万家,交易额超过3.4万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近3400家,交易额超过2.7万亿元.自1992年以来13年,我国商品批发业对外开放经历了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同质化竞争下的义乌市场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市场》2008,(38):44-45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代表的商品交易市场尤其是日用消费品市场这一流通业态在我国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开辟出一条以商贸服务业助推乃至引领整个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成功发展路径。在这种市场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运作的"义乌模式"示范效应下,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市场热"方兴未艾,市场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对义乌市场的发展也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齐东 《中国市场》2005,(11):40-45
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任务 努力探索我国商品交易市场与现代商贸产业接轨的途径,使之成为现代商贸产业的组成部分,实现市场健康永续经营,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主题.在这一主题指导下,大力提升商品交易市场的品质,成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5.
毫无疑问,在全国近10万家商品交易市场的品牌化建设中,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推动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受益于市场的流通效应,各具特色的品牌市场也成为地方招商引资及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因此,以打造品牌交易市场为载体,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发展、进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造‘市’运动"逐渐成为各地发展区域经济的新玩法  相似文献   

16.
王克臣  李敏 《中国市场》2007,(30):48-49
<正>2006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六个年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善.商品交易市场在扩大规模,加大资源整合,提升品牌形象,创新营销模式等方面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交易市场服务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活、加快商品流通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增强。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和分析显示,入世五年来我国亿元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七个方面的特征:一、市场总体规模持续扩大2006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延续了持续增长的态势,是入世以来市场数量增加最多,成交额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截止2006年底,全国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市场》2007,(38):10-14
"第四次全国重点批发市场总裁联席会暨商品交易市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为与会市场代表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更是请来行业专家把脉商品交易市场现状,分析市场业态,展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未来。与会专家不辞辛苦,积极谏言,情真言切,贴近现实,将自己对商品交易市场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所有的与会者。  相似文献   

18.
洪涛 《中国市场》2007,(51):4-11
2007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7个年头,2007年也是我国GDP连续5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对外开放持续加快,市场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的一年。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发生了不少新的变化:续四川、北京之后,天津市停止"两费"收缴;商品交易市场指数成为市场的追宠;尾货市场等创意市场出现;国家工商总局推动诚信市场建设加速;电子化市场的建设与完善;第25届世界批发市场大会在北京的召开;大型图书报刊批发市场相继出现等等。商品交易市场这一年的"履历"无疑是精彩的。这些事件无一不对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产生了深远作用。在告别2007之时,我们除了惊叹这些变化外,不妨总结下经验,为新一年,做份新计划。  相似文献   

19.
马增俊 《中国市场》2007,(51):59-59
为了记录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历史,展示商品交易市场领域理论研究成果,本刊特设置"人物志·商品交易市场专家系列介绍"栏目,每期向读者介绍一位系统从事商品交易市场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市场》2007,(47):65-65
为了记录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历史,展示商品交易市场领域理论研究成果,本刊特设置"人物志·商品交易市场专家系列介绍"栏目,每期向读者介绍一位系统从事商品交易市场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