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是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对我国助学贷款的发放和偿还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落实和实施困难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策略,这对完善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合理规划和分担教育成本,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社保体系;完善以助学贷款为核心的资助措施;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社会性资助和加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支持与心理援助6个方面构建新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3.
诚信与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让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各高校分别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其中,国家助学贷款已日益成为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取得了相当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为减轻贫困大学生的还贷压力,要通过诚信原则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来约束和规范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各方行为,弥补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子君 《中国西部》2014,(9):50-5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就是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于1998年提出,2000年正式实施,2004年进行了调整。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大学生支付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费用,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和金融手段。如今贫困学生贷款上大学已成趋势,截至2004年12月底,我国各项助学贷款余额达86.7亿元,100多万学生受益。但据央行统计显示,我国由政府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行以来,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我国政府资助高校贫困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制度,但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远未发挥出应有的潜力。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制度完善和创新首先应由政府承担起责任,并遵循关注技术细节和注重规则之间的协调和配套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国外助学贷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逐步完善新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背景下,本文对国外助学贷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在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贯彻和落实我国助学贷款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走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困境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奖、贷、助、补、减、免"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资助体系面临诸多困境,贫困生的认定缺乏合理机制,助学贷款缺乏长效机制,贫困生资助方式单一,因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学习贫困、就业贫困等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资助体系,积极开展多渠道的助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切实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学生远未满足且日益增长着的资助需求和政府财政资源约束产生的矛盾,促使政府将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由无偿资助转变为有偿资助。在有偿资助政策中,国家助学贷款更符合市场规律,也更能体现对被资助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国家助学贷款远没有成为助学的主渠道,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形势依然很严峻。  相似文献   

10.
郑玉善 《发展》2006,(4):63-64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对象是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目的是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1999年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推出以全国8个城市为试点,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于2000年9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相似文献   

11.
冯玲 《改革与战略》2010,26(7):167-169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国家主要为解决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来自农村的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由银行开办并由国家财政贴息的一系列助学贷款制度安排的集合。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内涵,探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的缺失,指出从四方协调、制度创新和法律法规三方面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优化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政府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过程中,银行、学校、贷款学生、社会这四方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相关者体系,由于贷款学生和银行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助学贷款的政府强制性以及国家征信系统执行的缺失性,导致银行在助学贷款的发放上的风险。通过对银行、高校和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行为建立博弈模型,对高校与学生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最后提出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原因,提出了提升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催收能力的若干建议。要增强贷款催收意识;加强贷款催收制度建设;打造高素质贷款催收队伍;加强贷后教育管理工作;依托新媒体建立催本催息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助学贷款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动我国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出台了新的助学贷款制度。新政策建立了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还款约束机制,是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这对降低贷款风险,提高商业银行参与的积极性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应看到,和世界上一些国家成功的助学贷款制度相比,我国的新制度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助学贷款事关人才培养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新制度的顺利实施,应参照国际贯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助学贷款制度。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高校资助体系中覆盖率最广、资助力度最大的一项政策.由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政策引导,学生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的商业性贷款,属于风险性贷款,存在金融风险、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等风险.文章从学生还贷的角度,运用Delphimethod构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同一层次的指标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得到评估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对于上层指标的权重,从而科学认识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李振江 《发展》2008,(2):134-135
伴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建立了“奖、贷、勤、助、免”为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这对维护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理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际,从维护资助工作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随之带来的是贫困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我国目前在《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实施以来,已扶助数百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大学学业,但在资助体系中贫困生认定及其教育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本文就目前资助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与加强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已决定中央财政将于2006-2008年间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高校学生的资助力度。开始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直接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在政府、银行、高校和学生的博弈关系中.通过加大资助力度和政策性银行直接发放助学贷款等举措,无疑将有助于短期资助的直接目标(贫困生上得起学)实现,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但由于继续存在基于目前的信用性政策定位而导致的约束不足,未能完全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生的有效资助和综合素质培养问题;同时.新措施对学校的要求与激励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9.
高校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支持、教育管理、开发银行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学费和住宿费的信用助学贷款品种。高校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帮助成千上万的学生完成了学业,但是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贷款回收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形成及控制,以使高校助学贷款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从而推动高校助学贷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大学生.为了使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国家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但该体系从法理学的角度却存在权利义务不对等、效率低下等方面的瑕疵.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特困补助为辅的救助体系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