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晋明 《经济师》2009,(12):183-184
文章指出了当前新农村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新农村金融创新之路来应对新农村建设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单玉丽 《发展研究》2006,(10):18-20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而分散的、千家万户的个体农民难以有效承载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项目和资金的有效使用,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把创新农业合作组织体制与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台湾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有长达50多年的历史,其巾不乏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振兴吉林、发展吉林的重要支撑。吉林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多样化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肩负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持的重要使命。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吉林省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尚难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变革和创新,形成比较完善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撑。  相似文献   

4.
城乡市场的分割和统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新农村需要内生的持久的机制。城乡市场分割是我国新农村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性障碍,农民无法平等参与市场活动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内生机制最为根本的是市场制度创新。创新的市场制度的基本功能能够有效地克服要素流动的障碍,并能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保障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薄弱和供给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制约农民增收。为此,要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从而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阐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强资源环境安全和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六大长效机制,即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完善投融资机制、创新科技支撑机制、构建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完善政策激励约束机制和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7.
青海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在青海进行“新农村建设”调研,可以发现西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诸多矛盾,包括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增收的矛盾、农村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就业的矛盾、“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基层财政依赖转移支付的矛盾、农民储蓄与资金使用的结构矛盾、土地的生活保障与使用权转移的矛盾、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与责任监督的矛盾等,这些矛盾集中表现在要素流动和转移在市场化机制下不利于农村建设。根据调研,我们建议:1.西部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积极争取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政策支持的同时,继续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教育、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扎实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2.西部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直接的途径要依靠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要依靠支农资全稳定增长机制;3.西部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间接的途径要依靠市场机制和企业家通过资产经营和企业重组进行机制创新,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运行机制,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4。西部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还在于解放思想,鼓励制度创新,促进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转移。鼓励制度创新,促进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合理流动和转移,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发展新村规划和建设进行,要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要结合工业化推进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要结合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进行。这些结合,具体体现为政策的配套和倾斜、激励机制的相互融合和促进。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事关现代化建设大局,必须注重创新理念。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发展为根本。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依托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基本原则以及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合萝岗区实际,寻求新农村建设与萝岗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论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创新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业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缺乏等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探索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改革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新的跨越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刘文敏 《经济咨询》2007,(3):11-14,22
村是上海郊区农村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村级经济实力是郊区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村级经济发展关系到上海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建设成效。因此,突破现有政策制约,完善政策,创新相关制度,为郊区村级经济打开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项重大战略决策,深得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求增加农村生产要素的投入,还要求在生产关系方面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而在农村生产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是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所有权,建立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信社作为支农建设的主要金融机构需要不断进行制度、业务、观念、机构等方面的创新,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怎样进行金融创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建设好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力量,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文化农民素质也有了更新的要求。因此,研究与新农村建设需求相适应的文化农民培养模式的创新,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当前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一些困难,如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公共物品短缺,地方财政困难影响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等。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公共财政等原则,并且创新财政机制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地方把强化农村经营管理、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切入点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不为探索实践,创新工作机制,我县推进了集体“三资代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现代农业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松洲 《经济与管理》2007,21(10):10-14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提高农民素质;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和推进农业标准化等,是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中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许洁 《当代经济》2006,(16):79-80
农信社作为支农建设的主要金融机构需要不断进行制度、业务、观念、机构等方面的创新,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怎样进行金融创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前一段,在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和中省直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帮扶试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围绕抓“三农”工作在对上争取、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建设、劳务输出、培训农民等环节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天,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学习班后又在茄子河区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探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载体创新。研究如何使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以达到抓点带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人口计生工作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创新人口计生管理措施,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中,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农政策创新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新武  雷霆 《经济问题》2006,(12):49-50,5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及缺陷,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创新财政支农政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