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伍俊斌 《企业导报》2010,(4):279-283
哈贝马斯是合法性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以交往行为理论为研究框架,以公共领域为场域,以生活世界的重建为独特视角,深入探究了西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合法性危机的根源、表现和应对之策。合法性必须在公共领域中得到证明,只有在公共领域中有效的政府行为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同和忠诚;克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重建生活世界是修复和重构政治合法性的必然要求。哈贝马斯的合法性理论取得了许多独创性成果,但也存在着限度。  相似文献   

2.
市民社会在理论上经历了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政治社会、 经济社会、 文化社会三个阶段.哈贝马斯在第三个阶段文化阶段提出了公共领域的理论.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是国家权力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缓冲地带,其核心诉求是通过观念和文化的力量对抗政治权力,但就其内涵而言,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已远远超出了文化领导权,用观念启蒙来影响公众和政治权力持有者,不断发扬和扩大民主.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其本身并不是没有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和悖论的揭示,哈贝马斯完成了对资产阶级法治国家公共领域辩证法的论证.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是合法性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以交往行为理论为研究框架,以公共领域为场域,以生活世界的重建为独特视角,深入探究了西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合法性危机的根源、表现和应对之策。合法性必须在公共领域中得到证明,只有在公共领域中有效的政府行为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同和忠诚;克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重建生活世界是修复和重构政治合法性的必然要求。哈贝马斯的合法性理论取得了许多独创性成果,但也存在着限度。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36):228-230
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传播介质的成熟催生了网络社区,而网络的虚拟与现实的双重性质为网民搭建了形成共识并产生公共舆论的平台,进而影响公共政策与政治过程,网络公共空间逐渐发展成为哈贝马斯视域的公共领域。一方面,这一公共领域是理想型的,具备了匿名性、自主性以及参与性的优势,另一方面,又成为语言霸权、信息鸿沟,甚至是权力复归的温床。从意识形态的功能性,通过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成为网络公共领域的哈贝马斯视域构建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ERP实验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着手ERP实验平台的建设、实验内容的设计和实验教学的开展,以优化ERP实验。  相似文献   

6.
范小荟 《企业导报》2012,(14):240-241
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了建立一个"规范基础",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转型问题,于1981年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他的这一理论主要从个体的自由与自律,在反思与批判中阐释交往理性几个方面,系统的解除了价值中心化,从而为多元价值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理论的提出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该理论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对我国目前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中国革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把握国际发展大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我国国情实际和各自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丰富、发展和完善,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从人和动物的区别、人和人的各种意识、人的异化角度来看,都是必然的;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的实践活动、精神活动和人的本质的实现来看,都是可能的。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历史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了比较系统、完整的论述,指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前景。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是20世纪思想史上内容最复杂、意义最含混的范畴之一。意识形态(Ideologie)是基本内涵存在激烈争议的一个概念,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不同理解和使用,实质折射了意识形态的社会转化。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这一革命性转折使用,成就了他对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意识形态概念的动态复合性,决定了其内涵处于流变过程中,体现了人类思想认识不断向深处转化。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长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确立体现为民众的自主选择,它与意识形态统治权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网络时代的开放与透明性既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确立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需要从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整合方式,培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力量等方面来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我们是个很化性的国家。我这里所说的“化”,是指的一种内在。民族之所以存在,还是精神上的存在而不狭隘于种族。成语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本身就是内在的分别,很强烈很分明也很了不起。如何个化法?我想还是认同和融合。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是政党形成的理论基础,也是政党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作为新时期党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当代大学生党员,无时不在成长,他们在这里汲取更为专业的科学知识,也在这里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而随着现代社会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大学生党员的意识形态已成为党内思想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高度开放性、交互性、广泛性、便捷性和隐匿性等特性和优势,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新手段和新平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作为一种价值中立的工具手段及平台,它可以为不同的价值主体所使用,服务于不同的目的,这又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理性地分析网络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大力拓展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度关联着。科学技术空前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而科学技术日渐凸现其伦理内涵和道德意义。科学技术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造成了一些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我们绝不能因此而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伦理道德背道而驰。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基层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直接回应城乡居民的现实诉求,关系到党的思想领域金字塔的根基稳固,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关系到社会的长期健康稳定和谐发展。本文着眼于县区层面的基层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现状,深入分析存在问题,提供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相关思路,以便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凝聚民心民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在高校中加强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教育,才能使当代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传播者、实践者,才能在当代大学生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沧州是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在培育人才方面具有重大责任,所以应该加强沧州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维护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沧州高校应当着眼于当代大学生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建立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合作机制,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机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一直是古今中外学者讨论与争议的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伦理道德的影响,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必须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使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共同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饶婷 《社会科学动态》2010,(11):272-272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一直是古今中外学者讨论与争议的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伦理道德的影响,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必须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使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共同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