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78年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现第一次"读书无用"思潮,当时就有人说"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而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读书无用论开始消声,但到八九十年代,许多人下海经商,而知识分子待遇反不如一些没读书的个体户,出现"脑体倒挂"读书无用论盛行,但后来又陷于沉寂;但就在近些年,这种思潮又开始抬头。本文意在通过对这几次思潮的共性概括研究,分析农村出现"读书无用论"教育观的根源,并试着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强化了知识竞争的同时,也弱化了知识在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核心地位,导致高等教育的高投入并不一定能获得高收益,这对单纯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群构成了挑战。不能单纯用愚昧、反智主义、知识贬值等来评价当前的"读书无用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投资与收益关系的变化是"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客观背景。  相似文献   

3.
王红梅 《价值工程》2011,30(28):256-256
大学课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扩招,大学教育质量下降,以及就业难和读书无用论等观念的出现,使得高等学校学生逃课成为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大学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标语曾刷遍农村的大街小巷。但今年春节记者回老家豫东农村发现,原来对教育几近痴迷的乡亲对孩子是否上大学犹疑不定,"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死灰复燃。当地小学老师感叹说:"咱村这么多大学生都毕业了,没见有人干出多大的成就,甚至还不如打工挣钱多,村里人这几年对上大学失  相似文献   

5.
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向实体产业转移,并逐步向事业、学校转移,有些地方还发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潮,作为面向一线的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对待?本文就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原则、专业建设特点以及如何把专业建设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又如何与现代服务业、国际电子商务和当地市场结合做了简明的阐述,并对电子商务岗位挖掘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没有迹象表明富人宁愿变穷" 在计划经济时代,僵化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铁饭碗体制决定了人们只能"忘我"劳动,不能有创富欲望,不能有私利追求、市场竞争被所谓的"劳动竞赛"所替代,即使有能力创富也不允许创富,更甭提获得应有的财富了,于是,"能力"、"知识"等常常被蔑视、轻视,所谓"读书无用论"、"臭老九"等精神颓丧之类的泛滥,所谓"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  相似文献   

7.
正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体悟到农村孩子的认真执著我到农村中学支教时所担任的是初一年的语文教学。开学初首先发现的是农村学校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受到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的影响非常严重。有个同事告诉我,农村许多家庭的藏书最多是几本介绍买  相似文献   

8.
韩宇 《东方企业文化》2013,(20):174-175
市场上过度包装泛滥,表面上是有关过度包装立法和执法问题,深层次是有关包装伦理失范的问题。过度利润追求、过度消费主义思潮、包装伦理教育缺失是过度包装伦理管理失范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田磊 《河北企业》2010,(2):30-31
<正>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深受影响,中小企业不能承受冲击,纷纷下马,失业率骤增,失业人口增加,这就使本已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重。大学生由于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高投入无法带来高回报,他们质疑知识的价值,新的"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上有所抬头,而这些显然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虽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载入《党章》,写入《宪法》,但近年来,在多元化文化冲击下,在校大学生普遍政治觉悟、思想觉悟不高,对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与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层次有限,即使在正常大学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后,仍容易在"去马""非马""贬马"等思潮影响下,去支持"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指导思想多元论"等错误思想。因此,就有必要对在校大学生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补课和"补钙"。面对动摇党本国本的挑战,有必要进行理性的回应。  相似文献   

11.
杜鸣 《价值工程》2014,(22):290-291
本文将从劳动经济学视角,应用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及人力成本理论对大学生"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寻求产生此观念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常茨坪 《中外企业家》2009,(16):168-169
2009年,有84万人放弃高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与前几年出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有关。从这个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认志"读书无用论"和弃考现象。  相似文献   

13.
近日,《人民日报》以“农村读书无用论又抬头,资源分配重城市和权力”为题报道:教育“高投入、低产出”,读书改变命运这条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崎岖。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农村寒门子弟,只有考入一线名校,这条路才会相对平坦。而教育资源不均衡,名目繁多的加分,高考内容的能力化导向等,都让农村寒门学子输在教育之路的起跑线上,考上一线名校自然也越来越难。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取得了日新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所暴露出的一些社会问题,也使每一个公民对我国的建设问题,抱有着不同的看法。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的速度也逐渐加快,尤其是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来自国内外的各种社会思潮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极易受到来自于社会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部分学生走上歧途。因此,现代社会,更需要每一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高校的社会思潮。面对高科技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如何采用新方式和途径教育每一位大学生,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徐力 《价值工程》2010,29(35):280-280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全球经济、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交融。各种文化思潮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身处于象牙塔中的当代部分大学生责任感出现淡化的现象令人担忧。因此,高校应强化对大学生责任感教育。要针对大学生责任感形成心理,发掘教育资源,形成多种有效教育方式;重视心理咨询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上、心理上的成熟;完善评价机制,实行素质教育等,从多方面培养大学生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尚希 《经营者》2009,(9):50-51
他是疯狂的,曾在耶鲁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令人瞠目结舌地鼓吹“读书无用”论,并表示没有他击不垮的对手;他又是成功的,成就了全球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并称自己为这个星球第二富有的人。他就是硅谷狂人——拉里·埃里森。  相似文献   

17.
西方的文化渗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追求,高校是落实立德树人主体责任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刻不容缓。现阶段,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仍存在多元社会思潮挑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材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教育方式枯燥乏味等薄弱环节,应在教育内容上突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教材建设上坚守政治底线、在教育载体上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优势,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没什么了不起 这段时间媒体热衷谈论这样一个话题: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的工资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曾几何时,读书无用论、文凭不值钱的观念在落后贫穷的中国人嘴里不时冒出;一转眼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市场经济大潮的掀起,终于使知识的价值有了用武之地,君不见政府官员、企业家等杰出人才无不出自大学;然而,正当人们欢呼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年代,大学生的身价却今非昔比,求职难成了普遍现象,薪水低比比皆是,曾引以为荣并且就此青云直上的大学文凭在眼下似乎“光华褪尽”,沦为与农民工这一阶层备受歧视的档次。  相似文献   

19.
<正> 从总体上说,我国在过去十年中坚持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效果,但也不可否认,在如何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麻烦,认识上也有分歧。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出现了全盘否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由于高三学生高考比率下降、考上大学后弃学者的出现、农村子弟考上重点大学人数减少、大学毕业生求职难等种种现象,"读书无用论"再次登场。高校扩招,教育成本,社会阶层的固化,熟人社会的持续,以及一些列的社会的制度的老化。导致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现在受到大的冲击,将来的大学生的未来的已经不再那么充满希望,而要不要继续深造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