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红楼梦》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出现的伟大的文学作品,曹雪芹用小说的体裁,以贾宝玉和林熏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采用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描写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以及各阶层人士的生活。笔者对于《红楼梦》这部作品了解得不多,只是在收集清代审计史料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有关曹氏家族的档案史料,认为《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与当时的审计活动存在着一些联系,因此写成这篇短文,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一、雍正年间开展的大规模的全国财政审计清查  相似文献   

2.
正峰 《上海企业》2010,(6):97-97
中国《红楼梦》里有贾宝玉的“守护宝石”;印度古国有令人神往的生辰宝石故事;西方《圣经》中同样也记载许多催人暇思的诞生石的由来。人们相信佩戴当月的宝石会带来幸运,因而渐渐流行戴代表自己出生那个月的宝石,并最终形成一种风俗。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包括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由富贵走向衰败的历史。作为透视封建社会运行的一个窗口,《红楼梦》可称得上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4.
这年头儿,有人一提起贾宝玉就一脸鄙夷,有人一提起林黛玉就满眼不屑,可我喜欢《红楼梦》,刻骨铭心,骗不了人。谁真懂得宝玉呢?那般诚挚地关怀着,天地间万事万物,人间有情。谁真懂得黛玉呢?碧落红尘,潸然泪下,只为今生知己。  相似文献   

5.
苏传波 《活力》2010,(8):358-358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小说中有名姓的人物多达四百八十多人.其中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典型人物.至少也有几十个人。而贾宝玉是其中最主要的人物。贾宝玉出身不凡,身为荣国府嫡派子孙,又为皇亲国戚.天生聪明,是贾氏一族寄予厚望的理想继承人。然而他的人生经历似乎却与这些殷切希望相悖而行。在贾宝玉的情感生活里.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相似文献   

6.
陈洪起 《秘书》2007,(6):47
贾政是小说《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之父,在朝为官。因受皇上重用,由工部郎中放了江西粮道。可上任没几个月就被参,着降三级,调回工部。贾政被参的原因是失察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很重要,它关系到一个伟大作家采取什么办法、手段、形式、语言等创作文学作品的个性。伟大的艺术家曹雪芹写贾宝玉对人生的看法,在后半部写晴雯的死,先写怡红院中的一棵海棠树枯萎了。贾宝玉说:植物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它也有情、有理、有感应、有交流,日簸死前海棠树先枯萎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各种人物的复杂关系的处理,对人、对物的细微刻画都是高超的。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广为流传的四大名著之一.这本名著问世,历经三百年而不表.三百年来,很多不同年龄各种阶层的人都在研究《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的四大家族,贾语村言,元迎探惜;研究千红一窟,曹雪芹和大现园……从中他们看到了社会万象,看到了世态的炎凉,更看到了处世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后保险时代,营销已成为以“攻心为上”为核心的一种行为、一种张力和一种内涵价值体现的大学问,从保险营销的角度深入阅读世界名著《红楼梦》,你会发现,围绕贾宝玉这一“准客户”而展开的美女营销大战是那么的楚楚鲜活甚至惊心动魄,带给我们不尽的启迪和感触。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红楼梦》呢?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有人看到了风花雪月,有人看到了宦海沉浮,有人看到了诗词曲赋,有人看到了阶级斗争……张爱玲更是考据到了极致:“十年一觉述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作为在高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从百科全书似的《红楼梦》中可以得到很多关于行政管理方面的启示.贾母人性化的管理是较为理想化的管理.王熙凤的杀伐决断在管理中具有较高工作效率.宝、黛作为清醒的旁观者,他们的建言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红楼梦》中上下级相处模式对高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胜寒 《审计月刊》2005,(10):51-51
该书是著名作家刘心武应中央电视台10频道(科学·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邀请,对大型电视系列节目《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一个书面结集,也是作者多年研究《红楼梦》的心血结晶。他从金陵十二钗中的秦可卿着手,详细考证了书中各人物的生活原型,复原了《红楼梦》诞生时的时代风貌。刘心武红学电视系列节目讲座,播出时间远非黄金时段——有人调侃说是“铁锡时间”,甚至说是“睡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中包含许多承载民族特色和文化个性的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因其不可译性而备受人们关注,因此成为《红楼梦》英译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为基础分析《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期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里有十二位正钗,她们或端庄,或灵动,或温雅,或爽朗。多年来,正是她们的纷繁个性让《红楼梦》获得了不朽的声誉,也正是她们的千姿百态让《红楼梦》俘获了众多女性读者的芳心。从9月份开始,新版《红楼梦》电视剧将在全国多个省级电视台隆重上演。这部未播就引发无限争论的电视剧也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杂志社女编辑们一致建议,从车市中选出十二款适合女性用户的车,让您在品味红楼的同时也来品品生活中的车。半边天的呼声立刻被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5.
红楼草根谈     
如果让我重新再选择一次的话,我宁愿选择《金瓶梅》而不是《红楼梦》。因为我对财主们的生活是极其感兴趣的,也十分迫切的想了解那以其为缩影的广阔的古代社会生活画卷。那样的选择也许会让我在今天的类似西门庆研究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当然,那时我也知道买《金瓶梅》是要介绍信的,图书馆也是不可能借给我的,因为他们不能保证我读此书时思想的纯洁。对比拿琵琶遮脸的《金瓶梅》,在伟大领袖的号召下,《红楼梦》研究非常快速的成长。名与利的诱惑让相关的一切都变得不单纯。但这与我无关,我只知道《红楼梦》是容易买得到的,加之它确实很好看…  相似文献   

16.
贺三宝 《会计之友》2007,(34):93-94
《红楼梦》不仅有文学价值,其理财思想也不乏闪光点.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红楼梦》中的理财经验,也剖析了其囿于条件而未能解决的一系列理财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他是红学研究里最精明的生意人、企业家中最有学问的红学者他的名字太过高频率地与《红楼梦》一起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二十年前,他是电视剧《红楼梦》的三个编剧之一。他说,悔不当初,哪怕吵着闹着也不该让导演王扶林删改他的本子。一年前,他是评委,评的是红楼梦  相似文献   

18.
提起越剧,很多人可能一时间想不到什么,但是一提到《天上掉下林妹妹》,很多人开始恍然大悟.这首出自越剧经典剧目《红楼梦》的曲子曾经传唱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9.
谁能收买她     
陶红小档案籍贯:四川生日:1971年5月11日星座:金牛座198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3年毕业分配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要作品:电影:《筏子客》、《追赶太阳的人》、《女杀手》电视剧:《东方商人》、《国际航班》、《母亲》、《妇产医院》、《今夜不设防》、《水困古城)、《城市猎人》、《中英街》、《运河人家》、《你在哪儿逗留》、《有梦不觉夜长》  相似文献   

20.
刘锴 《上海企业》2011,(9):108-109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舞台上占有着翘楚的位置,这不仅仅体现在其百科全书似的全景社会描写,更是因为书中一些人物带有隐喻的姓名,让人叹服不已。据红学家统计,《红楼梦》全书共描写了975个人物,其中有姓名的为732人。这些人物中,很多人名是有隐义的,所谓"一姓一名皆具精意"是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