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最近,泰兴市轻工局组织人员到泰州进行了参观,形成了取泰州之经,走“春兰”之路的共识.结合轻工实际.他们感到名牌战略尤其重要.以今年1—5月份为例.全系统完成产值4.16亿元,利润2364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3.95%和106.85%,其中10个重点骨干企业.10多个名牌、优势产品的产值、利润分别占总量的88.7%和98%.因此,从今年下半年起.他们将重新调整工作思路,把发展规模经济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千方百计创名牌、上档次、扩规模;争名牌.夺市场、求发展.今后一段时期.他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调整产品结构,奠定创牌基础第一.升级换代保名牌.对现有部分知名度较高的产品,采取多种措施,千方百计保住名牌地位.进  相似文献   

2.
<正>扬州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利用规模效应,带动了扬州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扬州工业经济走上规模之路,也与本身的区域条件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些探索。 一、扬州规模经济形成的区域条件 1、扬州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提供了广阔的回旋空间 八十年代中期,扬州已跨过工业化的起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分布转变为“二、一、三”的格局,进入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发展规模化大生产,在扬州具有这样的区域条件: 首先,八十年代中期扬州形成了以机械、纺织、食品、化工为主的地方工业结构。其主要产品象重工的汽车制造、内河船舶、动力机械;轻工的食品饮料、服装、电光源;工艺美术的玩具、漆器等。与苏南相比,工业结构和主要产品种类相差很大。如无锡的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为“三大机”(机床、柴油机、压缩机)、五小机(电焊机、电动机、电瓶车、发电机及机组)等等。扬州区域  相似文献   

3.
4.
<正> 1994年11月16日至17日,由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政府和江苏省社科院联合举办的“扬州规模经济的实践与理论”研讨会在扬州召开,省及省辖市的经济研究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3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省委常委、省社科院院长胡福明和扬州市委书记李炳才出席会议,并分别发表讲话。本次研讨会以前一阶段调研成果为基础,着重就扬州规模经济的基本经验、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以及从扬州规模经济的经验中探索江苏改革与发展的新  相似文献   

5.
<正>“扬州现象”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我们在扬州进行了实地考察,也感到这个话题确实该热一热。 发展要有新思路,“扬州现象”就是一个符合新思路的“现象”。“扬州现象”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培育和发展规模经济上下功夫,推动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取得规模效益,并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获得较高速度。 “扬州现象”给人启示颇多,在发展规模经济上的可贵之处,是把培育和发展规模经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就是把发展规模经济与组织合理的规模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 扬州在汽车、家电、机械、电子等组装加工型产业里,规模最大的春兰集团已具备了年产空调器100万台的生产能力,年产量相当于全国空调行业十大企业年产量总和的1/2,柜式空调和家用空调国内市场的复盖面已占80%和35%。1993年集团的产值已达28.7亿。客车的规模生产是1500辆,扬州客车厂 1993年产量已经是4400辆。集装箱和规模生产是15000标准箱,扬州通运集装箱有限公司1993年的产量已是31612标准箱。硬顶吉普车的规模生产是15万辆,生产“黎明”牌汽车的仪征汽车厂现有的产量是3.3万辆,1993年的产值14. 5亿,正在开拓市场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这都是上了规模或向规模经济接近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苏南乡镇企业的崛起,曾在历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为苏南现代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是,在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进程中遇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愈益显露出来,突出的是资金严重不足,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不高,行业结构趋同,技术设备陈旧,经营管理滞后.这些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苏南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乡镇企业家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正在研究对策,重新调整思路,谋求新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7.
沿海贫困山区经济发展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的经济水平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应看到,这些省份仍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山区,沿海贫困山区与其它区域的差距,实际上不在于经济收入数量上的差距,而在于经济质量上的差距,即以传统农业为中心产业的自然经济落后于以近现代工业为中心产业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西部沿用的"赶超战略"产生了不良的后果。西部应抛弃不切合实际的"赶超战略",实施推拉战略,以夯实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国工业企业规模经济的简要阐述,说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展规模企业、实施规模经济战略,对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提出欠发达国家在赶超先进国家中,实施规模经济更具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各主要经济体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国正加速经济转型:从过度依赖出口、投资向消费转变,从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生产向高科技制造转变,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进而实现经济跨越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将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2.
章圣伦 《经济师》2011,(5):50-50
城市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聚合体,城市化能够带来城市规模的扩大,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但城市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过大的城市规模反而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导致各种城市病的发生。因此,需要研究最优城市规模,并对城市空间规模增长进行适当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发展规模经济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经济也称规模的经济性,指的是因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引起的收益的变动,它反映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有下降的趋势。促使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由生产专业化而引起的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2002年《福建省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如果我们继续沿袭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在不久的将来,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仅此,就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谈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 《经济纵横》1999,(2):46-50
一、区域差距形成和扩大原因新探在我国四十多年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先后采取了平衡发展战略和倾斜发展战略,虽取得一定成就,但也产生了种种问题。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加大了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力度,缩小了地区差距,但经济效益较差,没有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经济潜力。倾...  相似文献   

16.
17.
18.
<正>“扬州现象”,是江苏1994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之后,我们又进行了跟踪调查,感到确有新鲜经验,值得重视、总结、推开和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对当前地方经济迅猛发展中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矛盾,“扬州现象”不失为一帖清醒剂,使人们看到了再上新台阶的一条新途径。 扬州的崛起来自工业规模经济 90年代以来,江苏的经济发展在全国继续处于前列。一般认为,主要是靠苏南,以乡镇企业为支柱,出现了几只“小老虎”。这并不错,但不全面,忽略了正在崛起的扬州。其实,在 1992和1993两年,综合实力发展最快的,可算是处于长江北岸、属于苏中地区、包括10个县和县级市的扬州。80年代,按经济总量,扬州在11个省属市中居第五、六位,处于苏、锡、常、宁之后。一度还次于南通,按增长速度,大致相当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992年,扬州的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19.
徐建敏 《经济师》2003,(4):84-85
文章主要陈述了实施资本经营与规模经济对石油企业的意义 ,以及如何在石油企业实行资本经营 ,形成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