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亚杰 《中国市场》2008,(13):60-61
证据展示制度可以有效地解决刑事诉讼中的"阅卷难"问题。证据展示制度主要包括证据展示制度的适用范围、证据展示的时间和地点、证据展示的主体及展示内容、对违反法定义务的救济和制裁等。  相似文献   

2.
政出其门     
《光彩》2005,(2)
降低知识产权刑事制裁门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04年12月22日起施行。这个司法解释降低了对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和侵犯著作权  相似文献   

3.
王超  狄青 《消费导刊》2012,(3):155-159
公诉是一种公共利益性质的诉讼。公诉权应当被理解为代表人民提请法院追究刑事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或在一定条件下终止刑事诉讼程序的权力。  相似文献   

4.
游云庭 《中国报业》2014,(13):78-78
《著作权法》再次修订势在必行。一是对新闻作品的版权作明确界定;二是降低刑事制裁门槛,提供涵盖面广泛的刑事条文,以保护版权。  相似文献   

5.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认罪、道歉、赔偿等方式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国家司法机关对加害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的一种司法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修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受到的伤害以及恢复加害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商》2015,(49)
确定什么年龄开始负刑事责任作为刑事立法中的重要问题,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要条件之一。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中,对于少年儿童的危害社会行为,主要以教育、改造为主。体现出我国刑法的合理化、科学化的原则。本文通过刑事责任年龄的世界发展现状的分析,强调了如何正确把握犯罪主体要件的本质以及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正确的犯罪适用。  相似文献   

7.
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司法处理刘佩智商标侵权行为的司法处理,包括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两个方面。一、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民事制裁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遭受侵害时,被侵权人既可以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并在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时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8.
CPTPP作为一个高水平的自贸区协议,其知识产权条款代表了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发展演变的新高度,与TRIPs、RCEP等比较,在原则、保护客体范围、立法、执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保护要求。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如新《专利法》完善外观设计保护制度、建立专利权期限补偿制度、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和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等,体现出与CPTPP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逐步接轨的趋势。本文认为,对标CPTPP知识产权条款,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在植物新品种、商标、著作权、专利权新颖性宽限期、互联网下的知识产权等存在权利保护范围和期限的差距;在权利救济途径上,我国与CPTPP的主要差距体现在边境措施、刑事制裁等方面。因此,我国申请加入CPTPP,以CPTPP为标准继续完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执法标准,要立足国内发展需求,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为目标,大力提升知识产权软硬实力,有效利用双边及多边机制,构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新秩序。  相似文献   

9.
周光富  赵芩 《消费导刊》2009,(17):147-147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犯罪问题不容忽视。国外大都有关于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的特殊规定,然而我国的现行刑事立法并没有相应体现。从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正当性根据、刑罚本质属性来看,都应该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  相似文献   

10.
魏清沂  王春永 《中国市场》2011,(44):154-155,178
刑事裁判当然包括实体性裁判和程序性裁判,两者不可或缺且后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我国,正是由于刑事程序性裁判机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程序性违法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为此,理应从适用范围、裁判主体、程序启动、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以及制裁措施五个方面对我国刑事程序性裁判制度作出实质构建。  相似文献   

11.
证券市场上的民事责任制度一直使我国民商事法律制度的薄弱环节,投资者的民商赔偿维权行动一直举步维艰,尤其对中小型投资者的保护仍然不容乐观,已然成为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根本性制度缺陷。其相应的配套法律制度依然不完备,在证券交易领域,虽然新《证券法》的出台化解了一些多年的难题,但是对民事责任的权利救济的规定依然笼统。多是用行政手段或是刑事手段的强制力约束证券市场主体,被侵害的投资者在民事权利救济上依然薄弱且民事权利得不到优先救济,摆脱"重公法,抑私权"的桎梏,利用民事责任机制作为主要解决证券不法行为的手段,协调利用行政刑事手段,优先实现民事权利救济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刑事责任被普遍认为是犯罪与刑罚的中介。犯罪的本质特征就是应受刑罚处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法律特征是刑事违法性。[1]具备犯罪本质特征和法律特征的行为就必然受到刑罚处罚吗?作为犯罪与刑罚间纽带的刑事责任是否真起到了桥梁作用,即是否所有的犯罪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是否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承担了刑事责任?本文以大义灭亲为引,试分析在这类案例中,刑事责任的归属和轻重,以明示目前我国法治建设缺陷,促进公民法治意识进步,达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沈斌 《商业科技》2010,(19):103-105
互联网的出现对各国的法律制度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网络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对这些纠纷的处理,既有待于新的法律,也有待于正确适用现行的法律、法规。目前,网络上矛盾最突出的也是暴露最多的莫过于著作权的保护问题,这与互联网是一种信息的载体有关。网络上著作权侵权纠纷以及相应的法律救济是著作权保护制度向网络空间延伸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它构成了当代著作权保护中最新奇也最精彩的部分,同时也引发了网络上著作权保护的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沈斌 《商场现代化》2010,(19):103-105
互联网的出现对各国的法律制度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网络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对这些纠纷的处理,既有待于新的法律,也有待于正确适用现行的法律、法规。目前,网络上矛盾最突出的也是暴露最多的莫过于著作权的保护问题,这与互联网是一种信息的载体有关。网络上著作权侵权纠纷以及相应的法律救济是著作权保护制度向网络空间延伸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它构成了当代著作权保护中最新奇也最精彩的部分,同时也引发了网络上著作权保护的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信息平台     
《中国检验检疫》2012,(4):57-58
美国对中国风电产品制裁美国商务部近日宣布,将对中国输美风电产品展开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调查,这是继太阳能电池后美国又一次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针对美国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中国商务部早前强调,美国此举系在全球倡导的清洁能源领域主动挑起贸易摩擦,不仅破坏中美能源合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轻则要承担民事和行政责任,重则要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了假冒注册商标罪,但《刑法》仅做原则规定,如何追究刑事责任及其具体追究标准则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在几次司法解释中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且前后有所变化。工商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将假冒注册商标案件移送追究刑事责任,应当准确把握标准,避免错误移送或不移送,既要准确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又不能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受刑事追诉,还要防止履职风险。  相似文献   

17.
王鹏 《中国海关》2010,(11):73-73
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在执法依据上有严格的区分,二者在救济途径上也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8.
在商业秘密侵权救济中,商业秘密权利人可以要求民事救济、行政救济和刑事救济,TRIPS协议和国外立法中对商业秘密侵权救济模式也有相应的立法例,笔者试图从这些侵权救济模式出发,分析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和行政救济中的法律问题,包括国外行政救济的有限性和我国的主要实践、行政救济的主体和管辖、不足与完善,商业秘密民事诉讼主体的确定和管辖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商业秘密侵权责任模式的界限,需要注意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竞合以及行政、民事案件审理的交叉和协调,确立以民事救济为主导的救济模式,发挥行政救济的补充作用,完善民事救济和行政救济的定位和衔接。  相似文献   

19.
在刑事和解制度下,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是以非刑罚的方式实现的,刑事法律关系表现为犯罪人、国家、被害人的三维结构模式。在只侵害个人法益的条件下,这一模式简化为被害人——犯罪人的二维结构模式。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的纠纷解决机制,有着深厚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商》2015,(4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证据规则。其实施的基本要求是对于侦查人员以非法手段所获取的证据,司法机关应当依法将其排除于法庭之外,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从程序法实施的角度来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程序性制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宪法实施的角度来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属于一种宪法上的责任追究方式,也具有宪法性权利救济制度的性质。在证据法的意义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又是一种属于针对公诉方证据所建立的一种证据能力规则。原则上,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主体是法院。通过对侦查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和确认,法院一方面确认侦查人员存在非法取证行为,另一方面需要做出排除非法证据的决定。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主要是在法庭审判阶段得到适用,法院将对非法证据的排除问题与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一并做出裁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