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强 《商务周刊》2009,(23):85-85
2009年,万科(000002.SZ)仍然是地产界的龙头老大,但外界注意到,与自己激进的2007年相比,万科慢下来了;与保利地产等新贵们相比,万科也慢了下来。过去的一年,万科做的最重要工作,是推进公司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万科并非是第一个提出绿色建筑概念的企业,对于这个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它更需要的是实际行动。2009年新落成的万科中心就是一幢绿色建筑的标杆“样板房”,它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利用自然技术、本地绿色建筑材料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万科的救赎     
2008年12月30日。南京万科光明城市的业主王先生收到一封万科公司的来函。这份函件中称:万科考虑到对大家的歉意.向每户业主提供价值2万元的“伙伴卡”。该卡在购买万科房子时可以折抵现金2万元.使用期限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同时.万科公司要求业主必须回复函件,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若业主同意此方案.万科将给予业主2万元的现金折抵卡.但是业主则要放弃价格争议。  相似文献   

4.
从2月4日起,麦当劳将在中国大陆的所有餐厅推出16.5元的“趣值套餐”,该系列套餐的价格优惠高达32.6%,此次促销的套餐售价甚至低于十年前的水平。而且,与麦当劳中国以往的促销多为短期活动不同,此次的促销将贯穿2009年全年。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施乐生表示,这是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让利。  相似文献   

5.
林枫 《糖烟酒周刊》2007,(39):52-53
万科的总经理郁亮在上一期的《哈佛商业评论》上说:“万科要向制造业转变”,“要想实现1000亿的目标,未来的万科不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万科董事长王石也在思考“万科现在的文化能否支持未来的成功?”。牛根生最近刚刚在日本考察完毕,但是“一到宾馆想起人家管理的精细程度,就睡不着觉”;要向海尔学习流程再造,可张瑞敏说海尔从根本上说现在还是一个“大游击队”,他说未来全球只有两种企业:全球化的控制型企业.以及为它打工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魏星 《财经界(学术)》2011,(24):191-192
一、深圳万科企业基本情况 万科全称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地产”或“万科”),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营住宅开发的企业,也是A股中具有的代表性的地产蓝筹股。万科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于1991年1月29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B股于1993年5月2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主要经营中国大陆的房地产业务。  相似文献   

7.
周继红 《商界》2008,(5):80-83
“文科万科,理科金地”,相比万科王石高调的宣扬“拐点论”,金地的凌克虽然低调地表示不认同,但这丝毫不妨碍其跟随万科随行就市的降价,未雨绸缪的融资,以及逢低吸纳的整合。  相似文献   

8.
《三联竞争力》2010,(8):23-23
在史上最严厉的调控面前,万科进入另一个扩张期,其对人才的渴求也进入爆发期。2010年7月15日,万科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千里马”行动,范围涉及旗下36个城市,所需人才高达600余名,职位覆盖公司管理层、经理层和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万科曾经率先在被认为是暴利行业的房地产开发业提出“超出25%的利润不做”,郁亮则说,做事情一定要赚钱,但是为了客户利益,万科有时宁可“少赚一点点”。  相似文献   

10.
刘凌云  林雪威 《新财富》2004,(10):64-66
在王石时代,“万科”成为一个客户高度认同的品牌;在郁亮时代,“万科”正力图成为一个客户高度忠诚的品牌。  相似文献   

11.
万科有密码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的“中国MBA实战案例万科研讨会”上,主持人黄铁鹰先生提出三个问题,一,万科为什么选择房地产业?二,万科当年为什么要买那块最贵的地?三,万科为什么异地作战?这几个问题有些意思,但我不认为对理解万科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万科怎么了?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上关于王石和他掌舵的万科的消息纷乱异常首先,是在已初现惨淡苗头的房市中,万科毅然决然地领头降价,也因此招致部分同行和前期购房者的抗议,更有甚者砸办公室、集体散步、威胁“退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网络上流传的一篇“松山湖会议”讲稿再次将万科置于舆论的漩涡,这篇文章以万科高管的口吻称万科将“降价杀底”、  相似文献   

13.
《商界》2009,(7):16-16
近来时常听到“万科踏空”、“老大地位不保”的说法.房地产“百亿俱乐部”也开始人头攒动,中海、保利更是节节上攻,万科难道真会自弃王座?  相似文献   

14.
王石 《三联竞争力》2007,59(1):30-30
我清楚地记得,两年前我到北京首次领取“企业公民”奖项时,发表了一句感言,我说对我来讲“企业公民”这个词很陌生,但是万科却站到了最佳企业公民的领奖台上。的确,万科本身的企业文化、公司治理和道德价值观与企业公民的要求不谋而合。在万科对“企业公民”还一无所知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做企业公民该做的事了。  相似文献   

15.
品牌新闻     
《商务周刊》2008,(18):16-17
万科调价引发沪退房风波9月1日,万科上海8个楼盘集中促销,拉开"金九银十"价格战序幕。似与此同时,万科上海楼盘今年以来的连续降价已引发前期购房者"退房"的呼声。引发退房风波的主要是万科今年的降价"急先锋"楼盘金色雅筑。据了解,前期购房者"闹退房"从8月初便已开始。金色雅  相似文献   

16.
为了股东     
读了“胜诉不是万科的目的”,心中略有不安,胜诉都不是万科的目的了,万科的目的是什么呢?因此有些话实在是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7.
5月12日,汶川地震当天,万科集团决定向灾区捐款200万元。5月15日,万科董事长王石在自家的博客写道:“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元是合适的。这不仅是董事会授权的最大单项捐款数额,即使授权大过这个金额,我仍认为200万元是个适当的数额。”他还写道:“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  相似文献   

18.
万科之困     
叶红 《浙商》2008,(20):87-89
一直以来,万科是一家理想主义色彩很浓重的公司。但是,从房产企业“好榜样”(冯仑语)的交口称赞到对今天万科的众说纷纭、争议四起,万科在2008年栽进了舆论的漩涡。  相似文献   

19.
据悉,现代城、京城房产“阳光100”和“万科新园”正在作触网的准备。万科新园要创造国内首家房商网上开盘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王石惹恨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天,万科快速反应,向灾区捐出200万元。但是,此举却狂遭广大网民的颇多微词,矛头直指“万科捐款数额太少”。与此同时的普遍舆情是,很多网民对捐款只有100万元的企业却表示了赞许。如此鲜明的舆情反差,源于王石以往太出风头,太过高调“企业责任”,而此次在汶川地震的头一炮却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值,自然成了群情激昂的公众的靶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