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小萍 《金卡工程》2008,12(11):51-51
本文从肯定刑法司法解释和扩张解释的角度出发,指出扩张解释在刑法司法解释中存在的争议受司法解释不完善体系的制约,不应将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错误适用归错于司法解释的方法-扩张解释.  相似文献   

2.
巴晓宁 《金卡工程》2009,13(11):99-99
刑罚解释应以实现刑法正义为目标,保障刑法解释的确定性,在法律规范文字可能的字面含义之内,以整个法律体系内作系统理解为标准作出最合理,最客观的解释。本文旨在从刑法解释客观性涵义及影响刑法解释客观性的因素出发,来探讨如何实现刑法解释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3.
岳金亮 《金卡工程》2010,14(6):129-129
本文以刑法中的一类特殊概念一概括性刑法概念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对刑法解释的正当性及其如何实现刑法的正当性解释进行论述。提出对概括性刑法概念进行正当性进行正当性解释的社会环境条件、思想前提以及制度保证等想法。市民社会的发育程度是法律发展的重要保证,当然也是刑法正当性解释的重要保证,实现由政治刑法向市民刑法的转变是对刑法进行正当性解释的思想保证,改变现行的不合理的刑法解释制度,实行新的刑法解释权力分配制度是对刑法进行正当性解释的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郝丽娜  王建锋 《金卡工程》2010,14(8):182-182
刑法立法解释的对象,决定了刑法立法解释的方向和内容,对刑法立法解释概念的界定以及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文琼  张小玲 《金卡工程》2009,13(11):143-144
刑法解释直接关乎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相对其他法律解释而言,对刑法适用解释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要求也更高,只有最合理且合法的解释结果才能带来最合理、最公正的判决,因此刑法适用解释随时要面对“挑出”最合理的解释的任务,如何寻找正当的法律解释就成了制约公正司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法律解释的完善有利于刑事诉讼法律规定在实践中的正确应用,也有利于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随着社会对司法寄予厚望,期待通过法院得到更多的社会正义,对刑事诉讼法律解释进行实证性考察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完善建议较之纯理论、概念及逻辑性的分析研究更具真正的法律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交强险制度的解释适用与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锐 《保险研究》2012,(8):68-72
在交强险的实践中,存在很多有争议的问题,如保险公司赔偿责任的性质,无证、醉酒驾驶情形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分项责任限额是否应当打破,医疗费用的赔偿标准以及精神损害是否应当赔偿等。最高人民法院针对交通事故处理法律适用的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对这些争论问题都作了回应,多数规定符合交强险的立法宗旨,但通过司法解释解决现行交强险的问题有很大局限性,应当通过立法途径彻底解决交强险的基本制度结构缺陷。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元两级多层的立法体制,这种立法体制在建立之初为我国的法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他的各种问题也日渐浮现,尤其是限制法律解释的发展和完善,造成了法律解释的制定适用的混乱。本文旨在通过对立法体制对法律解释影响的角度来探究现行我国立法体制存在缺陷和不足,为立法体制的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陈长青 《金卡工程》2010,14(6):60-61
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国家工作人员这一概念非常关注,争论也颇多,国家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对其作出过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尽管如此,仍然存在内涵不清、外延不明的情况。本文拟对刑法上的国家工作人员立法完善提出笔者的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3.
闫宏 《中国证券期货》2013,(6X):298-298
<正>一、引言网络技术从深层次改变了传统财产的存在方式,传统财产都是以能实际看到的、触摸的、方便携带的形式存在。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载体并赋予财产权新的表现形式:如电子货币、各种各样的虚拟财产等等。因而我们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货币-物品或物品-货币,我们在网上支付的货币或物品是无法触摸却真  相似文献   

14.
陈洪兵 《当代金融研究》2016,2016(4):130-146
无论法条竞合还是想象竞合,竞合时从一重处罚,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当然要求;刑法分则中数罪并罚的规定均为注意性规定,若评价为一罪的加重情节处刑更重的,就应放弃数罪并罚;同种数罪应以并罚为原则,不并罚为例外,并罚与否,取决于是否罪刑相适应;所谓选择性罪名,应以数罪并罚为原则,不并罚为例外;刑法分则中的"致人重伤、死亡"是否包括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取决于法定刑的轻重;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对某些构成要件进行限制性解释,对刑法用语的含义进行相对性解读;"量刑反制定罪论"无视实行行为及犯罪构成的定型性,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根本不同于"以刑释罪",故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5.
罪责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等原则,乃是今天法治国家刑法的传统内核,在德国,这些刑法的基本原则已经逐渐转型为现行宪法上的内容了。这一转型过程,使得我们在进行刑法讨论时,需考虑宪法上的视角。刑法的解释方法中也增添了宪法导向的解释和合宪解释的选项。刑法基本原则宪法化,虽使得刑法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也可能削弱刑法的明确性,但同时它也使刑法基本原则具备了"实定、现行宪法"的身份,提升了规范层级,进而在实践中变得更加有效。这些特点体现在击落客机案、静坐案和竞选捐助案等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判例中。从德国角度看,尽管具体案件情况殊异,对这一宪法化转型总体上仍应予以正面评价。不过,这不意味着要取代刑法基本原则和取消刑法学的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6.
陈鹏 《当代金融研究》2017,2017(3):95-108
我国的主流学说将宪法的"立法解释"片面理解为立法机关在从事宪法监督过程中对宪法的解释。实际上,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另一个面向,是其在实施普遍意义上的立法机关固有职权活动时附带地解释宪法,此类职权活动满足宪法解释的全部形式性要素。即便在采取司法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立法机关也通过行使立法权、人事权、财政权等固有职权解释宪法,我国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亦然。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同时在行使立法机关固有职权过程中以及在行使宪法监督权过程中解释宪法,但宪法监督过程中的宪法解释易被其行使立法机关固有职权时的解释所遮蔽。  相似文献   

17.
18.
刘媛媛 《浙江金融》2007,(9):55-55,5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沿革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金融业是国家进行计划调控和经济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其活动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公民手头现金、存款甚少,机关、社团也没有更多可供支配的资金,因此就不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制度环境和客观条件。所以,我国在制定第一部刑法时没有规定这个罪名。  相似文献   

19.
从近年来的金融犯罪立法态势看,部分条文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破坏了刑法典的稳定性,背离了刑法的谦抑性,条款设置缺乏前瞻性。为了使金融犯罪立法更合理、更科学、更灵活,需从金融犯罪立法的定位、前置刑法制度的完善及刑事条款设置的重构等层面入手,以实现刑法典的稳定、谦抑及超前等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从近年来的金融犯罪立法态势看,部分条文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破坏了刑法典的稳定性,背离了刑法的谦抑性.条款设置缺乏前瞻性.为了使金融犯罪立法更合理、更科学、更灵活,需从金融犯罪立法的定位、前置刑法制度的完善及刑事条款设置的重构等层面人手,以实现刑法典的稳定、谦抑及超前等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