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旅游地的旅游开发,带来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旅游地当地居民价值观念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特色地域文化的变异及消亡。立足于旅游开发行为,讨论其影响特色地域文化变异的风险机理以及地域文化变异对旅游开发所能起到的反作用;并以嵩山文化圈的某些文化特质的变迁发展与变异消亡为例,建议旅游开发行为应当提升开发理念水平、主动承担社会文化责任并受到相应地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2.
城镇空间蕴舍的文化因素是域镇的气质所在,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条件.本文通过对城镇文化驱动力的类型和特征分析,从山水文化、商贸文化和风俗信仰等角度分别解释了浙江不同区域城镇景观类型的形成和变迁,总结了文化驱动力在景观类型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旅游活动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旅游地本质上是为旅游者提供一个文化空间。从旅游地文化的空间研究转向空间的文化研究,并厘清旅游地文化空间的内涵及其演化机理,寻求旅游地的文化发展规律,有助于解决旅游规划与开发中"造文化、造景观"的困境。基于空间生产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及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活态性,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时间和功能演化是由原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空间演变为服务于旅游发展的生产与生活空间的过程。旅游地文化空间在形态上,则表现为文化节点、文化轴线、文化场、文化域面等基本空间形态的形成与演化。文化场作为最为重要的空间形态,它是旅游地进行生产、生活与服务的真实场景,体现了人与旅游景观的社会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居民作为旅游影响的切身感受者,其感知与态度对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基础上,从旅游地居民的角度,选取官庄景区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居民的社会、文化感知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管庄景区社会、文化方面的正面影响普遍为居民所认可,负面影响认可程度较低,绝大多数居民目前没有认识和感知到旅游给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认为当地乡村旅游正处于融洽阶段,当地的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感知,让村民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镇空间蕴含的文化因素是城镇的气质所在,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条件。本文通过对城镇文化驱动力的类型和特征分析,从山水文化、商贸文化和风俗信仰等角度分别解释了浙江不同区域城镇景观类型的形成和变迁,总结了文化驱动力在景观类型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由于缺乏系统整合研究,导致理论上虽然不断深入,但认识上肤浅、实践上不力。文化的内涵丰富性、外延宽广性和结构统一性,为社会现象的整合研究和系统思考提供了基本思路。文章在明晰可持续发展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发展经济、创新制度、转变行为、变迁价值和总体的文化创新与文化整合等方面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道路。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地域系统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冯卫红 《经济地理》2001,21(1):114-117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质是要求生态旅游地域系统整体实现良性循环和协调运行,因此,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也是旅游地域系统结构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轨中的文化降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度变迁是文化上理解、适应与学习的过程,所以本文从跨学科角度探讨了文化的阐释性变迁之过程。最后文章通过对中俄经验的讨论,说明了中国改革成功是以较长时间的文化阐释性变迁为基础的,有其历史之根源;同时,它也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速度加快、深度加深,人们对文化遗产旅游地深度体验的需求日趋上升.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遗产旅游地旅游体验研究文献和资料进行述评,从基础理论、影响因素、文化角度等多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希望推动以后旅游界学者对遗产旅游地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少数民族旅游与旅游地女性的关系:旅游地女性参与少数民族旅游业,旅游地女性角色变迁,少数民族旅游发展对当地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