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近几年在试验和理论方面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归纳其研究成果得出: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今后研究的重点作出展望,为更好地研究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抗震性能以及促进钢框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彭军  李翔宇 《价值工程》2011,30(33):68-69
为研究改变双向弯矩的大小和方向对钢框架刚性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ANSYS对4个刚性节点的钢框架在双向弯矩作用下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并且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刚性连接钢框架节点在受双向弯矩作用的延性、耗能及破坏形态。研究发现,改变弯矩的大小对刚性连接节点的延性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弱轴施加弯矩变号时,结构的承载力、耗能性能都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3.
原工程设计为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只建了一层,层高为4.8米。现要求增加三层钢结构大空间开敞式办公用房,一层原混凝土柱与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二层与钢柱基础可靠性连接。为保证加层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新旧结构的整体性,钢框架柱脚节点是关键。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钢加层柱脚节点的一般做法,提出了一种柱脚刚性连接构造,该构造能有效提高柱脚节点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张楠楠 《价值工程》2021,40(29):134-136
框架结构被广泛地应用于钢结构建筑,但因为侧移刚度小,地震作用下易产生较大侧向位移.通过在结构体系内的部分框架柱之间布置一定数量的支撑形成钢框架支撑体系,可显著提高结构侧向刚度并降低用钢量.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钢结构、钢框架结构以及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优点和缺点,然后总结本文在研究分析时所借用和参考的抗震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结合分析软件佳构STRAT V7.0给出抗震设防指标,最后以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该体系处于多遇地震(小震)作用时的层间转角位移、剪重比等相关参数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检验了该钢框架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为钢框架高层建筑的抗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楠楠 《价值工程》2021,40(29):134-136
框架结构被广泛地应用于钢结构建筑,但因为侧移刚度小,地震作用下易产生较大侧向位移.通过在结构体系内的部分框架柱之间布置一定数量的支撑形成钢框架支撑体系,可显著提高结构侧向刚度并降低用钢量.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钢结构、钢框架结构以及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优点和缺点,然后总结本文在研究分析时所借用和参考的抗震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结合分析软件佳构STRAT V7.0给出抗震设防指标,最后以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该体系处于多遇地震(小震)作用时的层间转角位移、剪重比等相关参数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检验了该钢框架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为钢框架高层建筑的抗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楠楠 《价值工程》2021,40(29):134-136
框架结构被广泛地应用于钢结构建筑,但因为侧移刚度小,地震作用下易产生较大侧向位移.通过在结构体系内的部分框架柱之间布置一定数量的支撑形成钢框架支撑体系,可显著提高结构侧向刚度并降低用钢量.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钢结构、钢框架结构以及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优点和缺点,然后总结本文在研究分析时所借用和参考的抗震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结合分析软件佳构STRAT V7.0给出抗震设防指标,最后以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该体系处于多遇地震(小震)作用时的层间转角位移、剪重比等相关参数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检验了该钢框架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为钢框架高层建筑的抗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钢框架梁柱刚性连接节点是钢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具体梁端削弱式节点和梁端加强式节点,提出了相应的构造措施和应用特点,并总结了梁柱刚性节点抗震设计计算的要点,具有一定的工程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那威 《价值工程》2015,34(8):158-159
结合沈阳某医院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分析其钢框架结构形式及抗震性能,并与普通现浇混凝土结构进行对比,凸显框架钢结构在抗震性能、施工周期、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黄聪 《价值工程》2014,(21):145-146
钢结构连接分为三类:刚性连接、铰接连接、半刚性连接。其中半刚性连接可以缩短建设工期,降低管理成本,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故对半刚性连接的研究意义重大。作为国际上一种通用规范,涉外工程中通常有应用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文章针对半刚性钢框架连接中的外伸端板钢框架连接的设计方法,将两国规范进行比较,得出一些有益于工程的结论,为我国修订钢结构设计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玻璃幕墙作为建筑结构外侧的围护结构,主要由玻璃和钢龙骨组成,在保证美观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其安全性,除承受自重之外,它主要承受来自风载和地震载荷的作用.螺栓角码连接是幕墙龙骨框架主要的节点连接形式,对幕墙龙骨框架结构进行模拟仿真时,连接节点通常按刚性节点处理,忽略了螺栓角码半刚性连接对幕墙龙骨框架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白洁  赵聪 《民营科技》2011,(3):326-326
分析了以往地震中数百幢多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梁柱刚性连接节点受到严重破坏的根本原因,提出在钢结构梁柱节点抗震设计中必须遵守的两个基本原则,同时还推荐了几种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梁-柱刚性连接节点。  相似文献   

12.
王法宇 《科技与企业》2014,(11):231-231
当今的建筑物以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主体结构,这种结构集耐用性强、实用性大、稳定性好等众多优点于一身,然而,这种结构却存在抗震性能差的漏洞和缺陷,唐山大地震中大多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瞬间成为废墟就是典型的案例。综上所述,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的缺陷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优化抗震设计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杨基武 《民营科技》2011,(5):305-305
现从抗震设计原则谈起,给出了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如:注重概念设计、控制侧移刚度比、使结构体系合理等。合理设计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具有较大的抗震能力和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刘迪  王全凤 《基建优化》2004,25(5):35-37
介绍了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连梁的两种连接方式,对工程界一直讨论的连梁刚结、铰结问题,阐述了笔者的一些看法;就其中的刚性连接的方式分析了其工作机理和功能上的优点。然后介绍了优化连梁设计的部分方法,最后提出了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和展望,用以提高连梁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6,(30):96-97
随着建筑使用功能的改变,很多原有的结构抗震性能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我国规范的要求,需要进行改造加固。本文在不改变原框架抗震等级的情况下,对改变使用功能的原框架架构通过增设剪力墙和架设中心钢支撑的两个加固方案,借助软件SATWE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为实际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姜牛 《民营科技》2010,(11):320-320
在设防烈度为6、7度时,底框-抗震墙结构的房屋平方米造价比全框架-剪力墙结构节省15%~30%,而在设防烈度为8度时,底框-抗震墙结构的房屋平方米造价和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平方米造价几乎接近,从这个角度分析,在设防烈度8度区应避免采用底框-抗震墙这种结构形式,抗震性能不好,又不省钱,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7.
架空热力管道在遇到过河、过街等特殊跨越时经常会用到钢桁架结构。钢桁架由于质量轻、抗震性能好、可跨越的距离大,在热力管网的特殊跨越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对桁架结构的分析,提出了桁架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超高性能混凝土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结构。若将其应用于型钢混凝土柱中,可保证构件强度,缩小尺寸,降低造价。为了研究非对称截面超高性能型钢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文章基于OPENSEE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对应的数值模型,分析不同配钢率、轴压比和剪跨比因素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轴压比和配钢率或减小剪跨比,均可提升构件初始刚度,增大轴压比或减小配钢率和剪跨比会降低整体延性,不利于抗震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14):79-80
伴随我国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框架剪力墙设计结构由于能够综合两者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本文为深入研究该结构的设计要点,首先分别对剪力墙、框架以及框架剪力墙进行受力分析,进而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抗震设计上的要点进行研究,希望为今后框架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20.
宋德新 《价值工程》2023,(23):129-138
研究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对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程度高、结构简单的新型干连接梁柱节点并使用ABAQUS进行数值模拟。该节点由预制混凝土梁和通过钢套筒连接的预制混凝土分体柱组成。通过分析节点截面Z方向位移、应变、应力数据,研究了这种新型节点在柱顶水平位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