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钢  原会军  李刚  董雪 《民营科技》2013,(12):88-89
首先对LW35-126型SF6高压断路器储能回路进行了原理分析,然后针对一起送电现场断路器储能回路故障案例,检修人员在解决了储能电机主回路电源开关投入后储能电机不启动的问题后,继而又发现储能电机在储能过程中,因储能位置微动开关切换不到位,导致不能切断储能电机回路,造成储能电机转动不止的问题.检修人员对两个故障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简单的处理办法,成功地处理了此类故障.  相似文献   

2.
唐燕妹 《科技与企业》2012,(13):148+150
目前电力系统中的高压SF6断路器操动机构主要采用弹簧储能操动机构、液压操动机构和气动操动机构,操动机构是完成断路器分、合闸操作的动力能源,操动机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断路器的工作。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和断路器顺利完成分、合闸过程与断路器的操动机构压力是否正常密切相关,因此继电保护和断路器双方在满足各自任务的前提下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5,(31):121-123
弹簧储能机构在电力系统设备制造中使用广泛,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以及运行环境的不同,该类型机构也日渐暴露出一些典型缺陷。本文主要针对弹簧储能机构常见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日常运维要点及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两种常见的常规弹簧储能机构控制回路原理接线,指出两种接线方式下都不能避免弹簧未储能时烧毁合闸线圈或合闸控制开关的原因,并结合一次发生在我公司烧坏弹簧机构合闸线圈的具体实例,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对控制回路的改进方案,从而在二次回路设计上避免合闸线圈容易烧坏的缺陷,对弹簧储能机构二次控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避免今后再次出现类似问题起到了积极的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力企业的飞速发展,设备日趋更新,SF6和真空断路器日益普及,弹簧储能机构也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弹簧储能机构不仅体积小,而且相对电磁机构运行稳定,维护量小。但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日渐暴露出了一些常见缺陷,严重的将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如微动开关节点粘连、烧毁,机构卡涩造成的拒分、拒合以及一合即分,储能弹簧调节不到位或弹性不足造成的合闸拒动等。本论文针对日常维护过程中所遇缺陷,结合弹簧储能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检修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风力发电环境友好、技术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低且规模效益显著,是发展最快的新能源之一。然而,风力发电其自身间歇性、不可控、无调频能力、控制复杂等特点,使其接入电网后给电网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应用储能技术全面提升风电场的发电性能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文章综述了几种常见的储能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典型的储能示范项目。最后提出储能系统功率特性的持续提升、储能成本的降低与储能和风力发电系统的高级集成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国华太仓电厂500 kV 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断路器液压操作机构是日本日立公司原装进口设备,主要由工作缸、电磁铁、一、二级阀、油箱、储能器、转换开关、油泵电机及压力开关等组成,运行过程中液压机构可靠性直接关系断路器能否正常分合闸,而全套日本进口液压操作机构运行工况异常的处理在国内一直是技术空白。文章对断路器液压机构油位降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排查与施治,并总结全过程,为今后处理同类进口设备液压机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SF6断路器属于一种新型断路器,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下, SF6断路器开始得到了广泛的推广,SF6断路器使用了弹簧储能型结构,比油断路器的液压结构和电磁结构更先进,S弹簧结构电源容量小、动作快,维护简单,但是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此,必须要做好维护与检修工作。本文主要分析SF6断路器故障特点及检修维护方式。  相似文献   

9.
用户侧电化学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资方利用峰谷价差与用户分享收益的独特模式,在增值税适用税率问题上引发较多争议,各地税务机关在执行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储能电站的运营模式出发,对可能涉及的各种增值税税率进行了分析,认为用户侧电化学储能业务应归类于售电业务,适用增值税税率13%。税法急需对用户侧电化学储能业务税务核算进行规范,尽可能减少各地税务机关自由裁量的空间,从制度上降低纳税人税收风险,从而推进用户侧电化学储能业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分布式能源接入系统的影响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储能系统提高配电网分布式能源消纳能力的配置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在配置方法中,推荐了多种优化计算方式,以寻求配电网中储能系统配置的最优节点和容量,并对这几种方法的优劣分别进行了描述,最后,结合目前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情况和趋势,对未来其接入配电网时相应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作为大规模蓄电储能设备,广泛应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储能系统。文章首先介绍了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并针对其特性设计了一种管理控制系统,实现对其稳定、高效和安全的管理控制,最后总结了系统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作为大规模蓄电储能设备,广泛应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储能系统。文章首先介绍了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并针对其特性设计了一种管理控制系统,实现对其稳定、高效和安全的管理控制,最后总结了系统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牵引变电所27.5千伏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改造问题是牵引变电所改造中常遇到的问题,大准线牵引变电所在更换ZN-27.5电气化铁道户内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以下简称ZN-27.5永磁真空断路器)时,其控制回路与原有27.5千伏电磁操作机构真空断路器控制回路互相配合时出现了两个问题:a,更换断路器后断路器出现误动作现象;b,断路器‘当地-远程’闭锁没有实现,即断路器在‘当地’操作位时,遥控依然可以操作。文章从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开发》2015,(36):106-107
断路器拒合故障,即断路器一经合闸即刻又自动分闸,使得断路器无法正常运行,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高电压等级的断路器,出现拒合现象将影响正常送电。在日常检修中出现过深圳500 kV鹏城变电站站5043开关机构拒合故障、110 kV大水坑变电站1525开关机构拒合故障,110 kV恒生站#2站用变ST2开关机构拒合故障,对这些拒合故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都是机构机械故障导致的,比如零部件的尺寸偏差等。文章通过对开关机构拒合故障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一些应对此类故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真空断路器的驱动机构,从最初的电磁操动机构。发展到现在广泛应用的弹簧操动机构,带动了真空开关的发展。弹簧机构利用交直流两用电动机对弹簧进行预储能。利用弹簧能进行分合闸操作,从而对电源要求低,交直流均可操作,电源丢失仍可完成一个合分循环,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弹簧机构也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缺点:零件数量多,要求加工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一款光伏储能应急电源系统设计方案,描述了该系统中的光伏储能电源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逆变器、充电器、光伏充电器、蓄电池采集控制器、主控监测控制器),研究了光伏储能电源中的整流充电控制及其系统的应急操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型电池储能电站已经被电网侧大规模部署,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电池储能电站的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无法计入输配电价进行疏导.文章通过分析电网侧规模电能储存的区位效益、系统效益及其组合,将其与电池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进行比较,利用收益流、净现值、动态投资回收期以及内涵报酬率等指标对其成本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现有市场与政策条件下,储能电站应用单一价格无法收回投资成本,应完善价格机制与价格补贴,积极推进储能参与现货市场,提高储能电站收益,以推动电池储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维持微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实现对电能质量的改善,需要对不同种类储能电池微电网综合储能系统性能有一定认识,基于此选择合适的电池。在关于铅酸电池和铅碳电池性能实施试验对比基础上,实现对不同种类储能电池性能的认识,由此选择高性价比电池。试验结果显示:铅碳电池和铅酸电池相比,循环寿命及额定充放电倍率更高,成本更低,性能更优。为实现对纯电池充放电的有效控制,提出了微电网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方法,并且对其应用实施仿真分析,结果显示这一系统在确保电池正常工作基础上,也可以有效缓解充放电压力,提升储能系统的效率运行时长。在微电网发展中以光伏等分布式发电电源为主光储微电网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可以实现对广大用户安全性及个性化需求的有效满足,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压缩空气作为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动力,称为气动操作机构,当空气压力下降至一定值会出现相对应的闭锁回路信号,深圳换流站气动机构断路器,在空气压力正常时,断开控制电源空开也会出现气压低闭锁重合闸信号,为了查明原因,避免误发信号,文章对信号回路进行了分析与改进,彻底解决了不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20.
童琪 《大众标准化》2024,(1):149-151
文章对光伏储能系统的应用及控制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光伏储能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其次,探讨了光伏储能系统在微电网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平滑功率波动、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接着,简要分析了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包括功率控制、能量管理和电池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最后,总结了光伏储能系统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光伏储能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