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大规模扩张,地铁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工具,近年来在各个大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在节假日客流量较大的时候,地铁工作人员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无法有效组织客流,使乘客有秩序地顺利通行,因此地铁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地铁节假日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模式进行研究,以促进我国地铁客流组织向着科学,规范、秩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长春轻轨3号线和4号线换乘站临河街站为例,分析换乘站客流组织特点,提出日常客流组织措施、大客流情况下的组织措施、特大客流情况下的组织措施,为其它换乘站的客流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叶芳 《科技与企业》2014,(10):98-9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和不断膨胀使得初步构建形成的地铁网络系统显得有些不堪重负,因此对于地铁超大客流的疏散问题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在超大客流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影响疏散组织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疏散组织措施,实现地铁车站超大客流的安全有效疏散,提高地铁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漆凯 《物流技术》2011,(19):87-90
合理的乘客流线设计是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引入乘客流线优化测度熵的概念,基于最大熵原理,将乘客流线优化抽象为最大化测度熵的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并构建了乘客流线优化模型。算例结果表明,不同O-D需求下,由于流线方案与换乘站建筑空间布局匹配程度的不同,导致流线方案集合Г的概率分布p(xj)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成都地铁换乘及换乘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林  何珍 《价值工程》2019,38(29):140-142
地铁换乘站一经建成,站内各种换乘设施、换乘方式等都已基本确定,无法进行大规模改建。分析成都地铁线网客流、换乘客流、乘客行为特征;研究乘客换乘过程,梳理换乘流线;建立地铁网络换乘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成都地铁火车南站实例研究,分析乘客换乘流线,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地铁换乘站乘客流线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乘客流线设计是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引入乘客流线优化测度熵的概念,基于最大熵原理,将乘客流线优化抽象为最大化测度熵的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并构建了乘客流线优化模型.算例结果表明,不同O-D需求下,由于流线方案与换乘站建筑空间布局匹配程度的不同,导致流线方案集合T的概率分布p(xj)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了影响地铁车站客流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这些因素与客流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客流预测模型,剖析了客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地铁车站客流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影响地铁车站客流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这些因素与客流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客流预测模型,剖析了客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于璐  张喜 《物流技术》2011,(9):135-138
对轨道交通枢纽的布局、乘客组织流线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枢纽的客流组织仿真方法进行探讨,运用Anylogic6.4仿真软件对北京西直门地铁站进站客流进行了动态仿真评价分析,找到旅客进站的瓶颈分布(集中分布2号线和4号线客流冲突处,地铁进站闸机入口),同时提出通过优化流线和合理配置设备来缓解瓶颈的对策建议(工作人员疏解,增加进站闸机数),为组织者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进站客流辅助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轨道交通枢纽的布局、乘客组织流线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枢纽的客流组织仿真方法进行探讨,运用Anylogic6.4仿真软件对北京西直门地铁站进站客流进行了动态仿真评价分析,找到旅客进站的瓶颈分布(集中分布2号线和4号线客流冲突处,地铁进站闸机入口),同时提出通过优化流线和合理配置设备来缓解瓶颈的对策建议(工作人员疏解,增加进站闸机数),为组织者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状态下,乘客对路径的选择决定了客流的分布,这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换乘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最小换乘费用模型,并通过西安地铁客流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何韬  毛保华  杨远舟  朱锦 《物流技术》2011,(11):118-121
换乘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重要结点,乘客在换乘站所花费的时间不仅受车站设计形式影响,也受到换乘等待时间的制约。在乘客换乘走行时间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分析了换乘等待时间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不同列车到达间隔情况下的换乘等待时间优化模型,并以地铁知春路站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换乘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重要结点,乘客在换乘站所花费的时间不仅受车站设计形式影响,也受到换乘等待时间的制约.在乘客换乘走行时间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分析了换乘等待时间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不同列车到达间隔情况下的换乘等待时间优化模型,并以地铁知春路站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研究视角基于面向运营方的轨道交通换乘效率评价。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换乘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面向运营方的换乘站换乘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上海两线换乘站采用DEA评价模型进行换乘效率评价,提出相关运营方的运营管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现状分析,针对三号线客流特点开展大客流组织策略研究,通过实施站控、线控、网控以及不均衡运输方式,确保客流组织的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现状分析,针对三号线客流特点开展大客流组织策略研究,通过实施站控、线控、网控以及不均衡运输方式,确保客流组织的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17.
论文对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实行分析后,对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研究,旨在及时明确工程影响因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将安全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施工中,以提高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海荣  郭勇  潘浩华 《科技与企业》2013,(12):335-336,339
微机联锁故障是对地铁运营组织影响较大的一种信号故障,对于故障情况下及故障恢复后行车组织方法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分析SICAS计算机连锁原理及现象的基础上,研究了广州地铁2号线嘉禾望岗联锁区微机联锁故障时的行车组织方法。从行车中断时间、线路通过能力、对行车及客流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选出较优方案。以便降低故障对地铁运营组织的不利影响,最大程度满足乘客出行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前,广州地铁日均客运量超过900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1156.9万人次。广州地铁客流量与日俱增,这对于车站的设备设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那作为进出地铁车站主要通道之一的楼梯是非常值得被关注研究的,特别是影响地铁车站内楼梯通行的因素。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借助SPSS.25统计软件对影响广州地铁车站内楼梯通行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影响最大的因素,这为地铁站内的客流疏散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站人流量很大,尤其是在节假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铁车站管理的难度。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地铁行车组织管理的原则,接着论述了做好地铁车站内部的客流管理,最后如何做好行车组织管理进行论述,为保证地铁行车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