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曹丽娟 《经济论坛》2001,(21):29-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流程再造”成为国际管理界的热门话题。企业是商业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转换系统。企业流程是企业为完成某一产品或某项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活动的有序集合。流程再造概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脑和系统工程教授迈克·哈默与CSCINDEX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詹姆斯·欠辟于1993年在两人合著的《再造公司——企业革命宣言》中提出的,按两位大师的界定,“再造”就是“对企业程序的最根本的重新思考和最彻底的重新设计,以达到当代重要绩效衡量方面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上获得戏剧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商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种管理学说应运而生,但大多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只有“企业流程再造”理论脱颖而出,成为90年代企业管理的新时尚。企业流程再造是以作业过程为中心,提倡顾客导向、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环境的目的。其中,“流程”和“再造”是该理论的核心。“流程”就是把从订单到交货或提供服务的一连串作业活动建立在“超职能”基础上,跨越不同职能部门分界线,重建管理和作业过程。“再造”就是打破旧有的管理规范,再造新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息技术的BPR与ERP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流程再造和企业资源计划是涉及多个学科的快速发展的新兴研究与领域。企业流程再造的本质特征是以作业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提倡顾客导向、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以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环境,因此,信息技术与企业流程再造之间存在一种强烈的互动关系,信息技术中俑在革新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发挥管理效能。企业流程再造是企业资源计划发生效能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
企业联盟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成 《经济论坛》2003,(10):24-25
一、企业联盟的概念企业联盟也被称作战略联盟,是由美国DEC公司前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最早提出的。由于这个概念在提出之后,并没有人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严格的定义,又由于联盟在实践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形式,在名称上也就出现了许多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一定差别的概念。比如:“企业联盟”、“战略联盟”、“企业战略联盟”这些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不至于引起混淆;“战略伙伴”、“企业联合”、“战略联营”、“动态联盟”等也都是明确指向企业联盟的概念,也还是容易理解和区分的。而诸如“虚拟企业”、“虚拟组织”、“网络组…  相似文献   

5.
张太海 《经济师》2004,(8):137-138
虚拟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 ,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和利用。虚拟企业的实质是在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借助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弥补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它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对虚拟企业的研究将为我国目前企业再造与重组提供积极而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世界著名管理学家莱维特说,21世纪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世纪,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成为学习型个人,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国家成为学习型国家。那么什么是学习型组织?什么是知识管理?怎样管理学习组织?学者们纷纷为其下各种定义,有人说,“组织学习是通过更先进的知识和更透彻的理解来改善活动的过程。”(C·马林·菲尔、马杰里·A·利里斯:《组织学习》,1985)有人说:“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如果一个组织的潜在行为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组织是在学习的。”(乔治·P·休伯:《组织学习──一个建设性过程》1991年2…  相似文献   

7.
组织架构:由宝塔式转向扁平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丽娟 《经济论坛》2001,(22):31-3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在担心经济衰退,这种衰退的部分原因就是我们的组织已经变得过于昂贵、复杂和笨重,因此不得不重新考虑完成工作的方式,重构未来,于是美国麻省剑桥顾问公司经理迈克尔·哈默与CSCIndex顾问公司执行长官詹姆斯·钱皮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该理论认为,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创立的劳动分工理论是建立在企业“以大量生产为中心”的基础上的,由于精细的分工可以提高工作的熟练程度并节约因变换工种而损失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产品的批量生产,因此,亚当·斯密的劳…  相似文献   

8.
企业组织再造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斌 《技术经济》2000,19(6):33-35
一、问题的提出管理学和经济学关于企业的有效组织形式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自从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分工理论开始 ,通过泰勒、福特和斯隆等管理大师的实际应用 ,职能科层组织形式成为组织设计的固定模式。直到1990年迈克尔·海默 (MichaelHammer)与詹姆斯·钱皮 (JamesChampy)提出企业再造理论 ,许多企业才开始反思企业组织结构中的种种弊端 ,企业再造开始盛行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不断被新的形式所取代 ,一些企业通过再造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例如IBM、福特、柯达及BellAtlantic等。管理学在…  相似文献   

9.
再造工程──企业经营新观念再造工程是一较新的经营观念,美国再造工程专家迈克尔·哈默对其下的定义是:“将组织的作业流程,作根本的重新思考与长度翻新,以便在成本、品质、服务与速度上获得戏剧化的改善。”进行再造工程,其利益大致有;极具规模的营收或利润;较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现代组织观的演变历程置于进化论框架下加以考察 ,认为组织再造是现阶段以及将来一个时期组织发展进化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要 ,也是对于“企业再造”深层的结构拓展或概念提升 ,而且实质是组织的价值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优化再造。基于此 ,从理论上初步得出一个以进化逻辑解析的二元结构 :一是组织的价值再造 ,提出了关于学习型组织学习的逻辑拓展 ,或称之为“第六项修炼”的假设模型 ;二是组织的工具再造 ,相应作出了企业流程重组逻辑拓展的三级模式。  相似文献   

11.
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突破了传统的企业组织实践和管理实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组织变革的大趋势。人们注意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出现的网络化制造,使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制造业的产业组织方式迅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例如,网络化制造的特征及其优势恰如其分地契合了飞机制造业的要求,从而使以复杂程度高、技术难度大、投资力度强、开发时间长、项目风险高等特征著称的飞机制造业,得以用崭新的思路和理念进行组织方式的创新。尤其是虚拟企业以其崭露头角的组织运动活力和看似无限的组织创新想象力,很快便受到关注,工业发达国家中大规模探索性实践接踵而至,出现了借助虚拟企业这种新型企业组织管理方式来实施新一代飞机研制的众多案例。  相似文献   

12.
虚拟企业及其运行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企业是未来企业有效组织形式。它与传统企业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运行特征。“敏捷”和“集成”是虚拟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核心。建立真正的虚拟企业,将能达到增强企业企业对国内国际市场反应的敏捷性,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房文杰 《经济师》2006,(8):199-200
文章应用流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方法和思路,讨论了虚拟企业的复杂性和虚拟企业资源重组的必要性,分析了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不同性,并结合虚拟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应用BPR方法侧重流程创新实行虚拟企业资源重组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1993年以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和管理咨询专家詹姆斯·钱皮合著的《再造企业──工商管理革命宣言》在美国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工商企业管理革命。企业再造的思想不仅在理论界形成研究探讨的热潮,而且工业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已开始进行了企业再造的实践。据美国卡尼指数公司1994年所做的一项代表欧美6000家大型企业的621家企业再造调查显示:70%的企业都已着手进行一项或多项再造计划,剩下的企业有半数也打算实施再造。企业再造为许多企业带来了惊人的变化。 一、企业再造的背景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企业一…  相似文献   

15.
作业基准成本技术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业基准成本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经营管理工具,笔者通过对A钢铁公司的实际调查研究和国外典型安全的分析,提出该工具可以有效地应用到成本管理,管理决策、JIT、虚拟企业的构建上,是企业再造的主要评价指标。可以使企业的监控变得简便,有效;并且探索了该工具的运用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虚拟企业———被誉为 2 1世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 ,是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一种利用动态联盟达到迅速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的组织结构形式 ,内部分权运营、外部广泛合作是其基本特征 ,“四两拔千斤”是其组织效率的形象表示。虚拟企业多元化经营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益降低经营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信息化,或者说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一个新生事件。什么是企业信息化?联想集团,海尔集团,斯达公司等企业都有一些归纳,不少专家学者也在总结。联想集团的说法是“数字的电子化,流程的电子化,决策的电子化”三个层面。海尔集团的说法是“以实施市场链为纽带,以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资金流的运动”,提出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以及“流程再造、等概念。斯达公司的说法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源进行度和深度的开发利用,从而对企业实现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核心是信息化,计算机和网络只是手段。这将带来企业管理的创新和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 ,我国信息技术的投入不断加大 ,但企业的效益却与人们期望的相差甚远 ,究其原因 ,关键在于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有必要研究信息技术对代表现代化管理思潮的企业再造模式 ,对于企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转变经营管理方式 ,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在信息技术的渗透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一、我国企业再造战略实施模式的提出为了缩短我国企业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更早地跻身于世界工业化强国的行列之中 ,结合我国国情 ,应用信息技术并借鉴国外企业再造的先进管理思想 ,对企业实施再造 ,…  相似文献   

19.
郑双怡 《经济师》2002,(4):136-137
虚拟企业是企业的动态联盟 ,是为了及时响应已经出现的或即将出现的市场机遇而组成的集团。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扁平的 ;并行化管理程序和集中与协作管理方式将取代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创建“学习型组织” 二十一世纪企业文化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学习型组织” ,这是美国新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对企业管理文化的一个全新命题。面对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市场态势 ,企业如何以新的文化理念和行为模式应对竞争 ,寻求合作 ,共同发展 ,创建“学习型组织” ,并使企业产生不竭的动力 ,是二十一世纪企业文化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