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阳 《华商》2013,(11):80-81
7月下旬,针对全国各大卫视歌唱类选拔节目扎堆、内容雷同的现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采取了总量控制、分散播出的调控措施。这些措施实施两个多月来,一些卫视逐步改变了对歌唱选秀等娱乐节目的过度倚重,节目形态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批原创节目开始崭露头角。据了解,未来一段时间,主管部门将把“差异化”和“原创”作为重点扶持方向,电视荧屏有望在明年呈现出更多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暑期是电视媒体竞争最为激烈的季节。从2011年7月份开始,电视荧屏上就打出暑期档的概念,卫视纷纷推出暑期特殊节目、特殊编排。这个暑假,综艺节目大放异彩,《中国达人秀》、《2011快乐女声》等多个选秀节目争夺选秀市场,经典剧、翻拍剧热播,卫视开始迈入“暑期播出季”。  相似文献   

3.
卫视之间的激烈竞争,落实到具体内容上,就是其综艺节目之间的竞争,这也导致了各台都在综艺节目的打造上花大力气。纵观2013年各大卫视已经播出的综艺节目,仅有几档能凭借出色的收视率吸引业界眼球。而在今年署假,总局一纸“限唱令”让未播出的音乐选秀节目纷纷延播,正播出的节目也被迫压缩周期和播出时间。这也会促使更多类型的综艺节目诞生。本期广电资讯将聚焦除了音乐选秀节目之外,观众们还能看到哪些类型的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4.
陈静 《成功营销》2014,(8):78-79
正网络视频凭借其灵活的呈现方式、深厚的受众和资源基础,引得各大卫视选秀节目纷纷向其抛出橄榄枝。然而具体到合作内容层面可以看出,此前选秀节目与视频网站的合作,更多还是停留于传统的联合播出,也就是说,网络视频行业随着"三网融合、网台联动"概念的迅速升温,电视选秀节目与网络视频开展合作成为一件互惠互利、顺理成章的事。  相似文献   

5.
《广告导报》2007,(2):88-88
真人选秀节目进入战国时代 在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还没有大红大紫时,国内的电视真人选秀节目基本上是湖南卫视、中央电视和上海卫视“三分天下”。但随着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在全国的一路飘红,这种局面被打破,2006年,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进入战国纷争时代,国内有一半以上的卫视开办了了真人选秀节目,如广东卫视《空姐新人秀》,天津卫视《化蝶》、山东卫视《天使行动》、东南卫视《搜狗女声》、山西卫视《男人大典》、安徽卫视《超级新秀》、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广西卫视《寻找最美丽新娘》、湖北卫视《花落谁家》、江苏卫视《绝对唱响》等等,而且都取得上好表现,成为中国电视行业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6.
跨界选秀     
那些喜欢看选秀节目的观众该高兴了,南视频网站和卫视合作进行的跨界选秀让他们多了一个收视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弘扬武术文化为宗旨,以娱乐包装、平民选秀为形式的全新竞技娱乐选秀节目——《武动亚洲功夫达人》于2011年2月强势登陆广东卫视。继武术成为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广东卫视在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功夫热潮。八大赛区、横跨南北七省、历时七个月,规模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在近年选秀节目中绝无仅有。而以“功夫”为主题的选秀节目,更是打破了近年来中国电视选秀干篇一律的歌舞秀类型,为中国电视贡献了一个极富阳刚气质的新的选秀节目类型。  相似文献   

8.
姜红 《中国广告》2010,(7):45-45
应该说,今年相亲类栏目的卷土重来,湖南卫视是领军者,在始料不及的跟风与克隆中,不由让人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各大卫视记歌词类节目风起云涌,还有之前盛况空前的选秀热等,中国的卫视节目似乎陷入了一个模仿的怪圈.  相似文献   

9.
姜红 《中国广告》2012,(10):147
随着伦敦奥运拉上大幕,娱乐选秀节目再次回温,成为电视荧屏和网络视频的焦点内容。每到夏季,各大卫视都会推出不同主题的选秀节目,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我爱记歌词》、四川卫视《中国藏歌会》、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山东卫视《歌声传奇》等各具特色的音乐节目在PPS网络电视同台开唱。PPS特别打造的音乐盛宴,将不同的定位、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选拔标准的节目烹制成一桌满汉全席,给用户带来一场娱乐的饕餮,也得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奥运年,对观众来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年,但对盛极一时的选秀节目来说确是非常难熬的一年。从市场生存环境看,去年下半年开始选秀节目本身在市场中的魅力在下降。缺乏原创、大量复制,使得选秀节目泛滥成灾,多个选秀节目撞车的现象已经让观众产生了严重的视觉疲劳。低质化、白热化的竞争使得选秀节目逐渐丢失了市场份额。从宏观政策看,国家有关部门为规范市场、  相似文献   

11.
侯明廷 《广告导报》2007,(3):135-135
兴起才两年多的娱乐选秀节目,接连遭到最高管理层的“修理”,继去年广电总局下发参赛选手年龄不得小于18岁的规定后,2月27日,总局又下发一道新规定,选秀类活动的播出时间不得超过2个半月。同时规定,黄金档期间不得有三家以上的地方卫视同时播出选秀类节目。那么总局如此“关照”选秀节目的背景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在这种关照下,选秀节目今后的发展势态又会如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近日广电总局下发了新一轮限娱令。对卫视台选秀节目数量及非电视剧、综艺节目播出时长等节目编排了进一步要求。规定指出,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的国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档,全国卫视的歌唱类节目最多保留四档。另外每天耍播出超过7.5小时的非电视剧、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13.
兰田 《广告大观》2007,(5S):88-89
在各大卫视纷纷进军选秀市场、战个昏天黑地的时候,作为直辖市电视媒体的天津卫视并没有挥戈挺进。作为这场选秀大战的冷眼旁观者,他们的缺席必然有自己的考虑。这层考虑究竟是审慎还是退惧?他们对选秀市场的预计是否可信?我想读者心里应该会有答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红歌会》是江西卫视连续五年倾力打造的一档全国性选秀节目,在江西卫视这个红色平台上,走出了曲措、金玉梅、黄训国、梅林组合、陈玲青等一大批或草根或专业的优秀歌手,赢得数亿忠实的“红米饭”。红歌唱响全国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荣誉,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不仅是全国第一个走进人民大会堂的大型电视选秀活动,  相似文献   

15.
深圳卫视     
深圳卫视紧密配合深圳全市抗震救灾大行动,从5月13日开始,打通全天节目编排,推出“抗震救灾,深圳有大爱”大型抗震救灾特别节目。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14,(6):77-78
日益加剧的生活压力,让人们似乎更偏爱一些轻松、欢乐的电视节目,以此来调节紧张的神经。各卫视显然是洞察到了这一点,纷纷推出季播喜剧类节目,共同在2014年的电视荧屏上刮起了一阵喜剧风。东方卫视值此隆重推出的思念中华面点《笑傲江湖》,仅仅播出两期就俨然成为了大型喜剧选秀类节目的代表,在已播出的同类型喜剧节目中首播收视名列第2。同时它也成为了东方卫视2014年开年以来收视率最高的喜剧类季播节目。  相似文献   

17.
刘伟 《商》2013,(8):215-215
《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以下简称《好声音》),是由浙江"中国蓝"卫视联合灿星制作打造的大型励志音乐选秀节目,该版本源于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于2012年7月登陆中国。《好声音》作为中国近几年来从外国引进的最成功的节目之一,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此文旨在从创新机制、营销模式、产业链建设等多方面挖掘该节目深度价值,并从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视角分析,《好声音》带给中国选秀节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商》2015,(23)
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大卫视纷纷推出了真人秀节目。但是,随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不断增多,节目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真人秀节目的一大阻碍。然而,《中国好声音》和《爸爸去哪儿》在我国却热播成功。本文通过分析这两档节目成功的原因,来探讨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9.
从来不缺乏大手笔肉搏的季播节目市场。如今是更加腥风血雨:2014年央视及各大卫视共有20多档喜剧类节目同台竞争。目前,已有六家卫视开播了喜剧类节目,其中湖北卫视《我为喜剧狂》自2月13日开播以来。力克劲敌,持续九周同时段省级卫视收视第一,成为“喜剧元年”里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20.
2005年,“超级女声”的大获成功让湖南卫视志得意满,紧随其后推出了为“快乐大本营”海选节目主持人的“闪亮新主播”活动。此时由安徽卫视和光线传媒联合主办的“超级魅力主持秀”活动也在全国几个中心城市拉练着。与“超级女声”类似且几乎同时举办的选秀活动还有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梦想中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