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如占道经营,乱搭乱盖,满街摩的等对公共空间的侵犯行为;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随地丢弃垃圾等污染公共环境行为;盗窃强奸等犯罪,制造伪劣消费品危害城市居民安全的行为,直至大小人群骚乱等治安问题。在造成政府加大规模进行管制、城市管理成本节节上升的状态下,仍有增无减。这些问题与持续的高失业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及社会阶层冲突有密切关系。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社会阶层间的矛盾是必然存在的,冲突的认识和解决是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本文尝试从城市社会底层经济状态的角度作分析,探讨社会冲突的形成机制,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山区经济》2005,(6):3-11
吕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至2010年),是我市实现稳定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是引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形势,提出符合吕梁市情、富有时代特色、体现人民意愿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谓经济增长方式,通俗地说就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和具体做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淡沦多年的重大话题。1995年中央就已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的方针。10年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了很大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还未实现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4.
(一)持续20多年的快速增长使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2001-2005年的第十个五年规划已经完成,从2006年起执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根据2005年底发布的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2004年GDP比原先的统计增加16.8%,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状况,总的说比原先统计数据所反映的要好。2005年经济增长9.9%,GDP达到18.2万亿元人民币,按现行汇率为22万亿美元左右。中国经济总量有可能已经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四位。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普遍增长是有理由的。  相似文献   

5.
《西部论丛》2006,(8):14-17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支撑点被摆到了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西部地区,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断缩小东西部差距,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不遗余力地推进自主创新。令人欣喜的是,如今在西部的很多地区。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地政、经、学界的共识,一场自主创新热潮正往西部地区大规模兴起,自主创新也因此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谷维 《中亚信息》2006,(10):14-16
根据各种评估,影子经济在吉尔吉斯斯坦GDP中占10%~40%。对经济增长有益的重要因素绝大部分被这个未知成份吞没了。在分析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走势时,要想对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现状做出最有价值和最客观的评价,就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在新增长理论中 ,内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技术进步以及影响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因素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路径。社会基础结构通过影响这些因素影响着经济的长期增长。社会的价值取向体系决定了人们获得社会认同的取向和社会资源的投入方向 ;社会激励结构、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社会权力结构决定了个体以何种方式达到其获取社会地位和资源的目的 ;制度和政策通过影响个体和厂商从事不同活动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影响其行为模式。发展中国家必须改善社会基础结构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经济呈稳定上升态势,全省GDP增速由2000年的8.3%逐步提升至2004年的12.5%,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显著变化,经济运行质量改善,自主增长动力增强,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整体经济稳健运行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面对新形势,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适时提出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总体要求。这是立足本省实际,把握发展趋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缩小与全国及发达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现实选择。针对这一目标和要求,“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省必须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内生性联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当产权保护不完全时 ,在个人之间 (或社会各阶层之间 )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 ,以及在这个社会冲突中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证明 :(1)即使每一个人都是完全同质的 ,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开和完全的 ,不存在技术进步 ,也没有事前的随机冲击 ,这个社会也仍然有可能变得经济上非常不平等 ;(2 )当事人之间可以内生地形成生产联盟 ,并且他们的策略性行为联合影响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率。在这个递归的博弈中 ,无联盟总是一个纳什—马尔可夫均衡 ;(3)当产权得到部分的保护时 ,可能有多重均衡增长路径 (BGP)也可能不存在均衡增长路径 ,并且只有当生产率足够高的时候经济才有可能经历正的持续增长 ;(4 )当产权保护的力度充分大时 ,不可能同时具有持续的正的经济增长与完全平等的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0.
焦卫群  王莘 《魅力中国》2009,(14):12-12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只有社会和谐,才能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充分认识发展经济对社会和谐的基础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王志升 《西部论丛》2006,(12):29-31
20世纪60年代是战后世界经济增长的黄金年代;正当人们依然陶醉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喜悦之中时,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30多位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齐聚意大利罗马,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对当时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可持续性提出了质疑。这次聚会被人们称为“罗马俱乐部”,由其推出的首份研究报告就是对学界和政界引起极大震动的《增长的极限》。  相似文献   

12.
郑进达 《宁波通讯》2005,(12):46-4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编制了“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平安宁波”,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这是对我市建设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既顺应民心,又符合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3.
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以及为此而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是中国当前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经济政策的主调。这次论坛的主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对于中国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财税政策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发展阶段转变增长方式的着力点 本世纪共20年,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构想,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发展道路将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特征和社会和谐要求,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夏加注重科学发展的体制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王梦奎 《发展》2011,(1):6-10
一、五年规划工作的制度化“十二五”规划是在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间过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条件下的五年规划;是在经受严重金融危机冲击、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要变化条件下的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信用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信用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良好的信用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最近全国都在谈论信用问题,企业界、学术界、政府、团体都在谈这个问题.为什么那么重要?大家看一看,由于诚信问题造成的损失有多大.最近我看了有位经济学家算了一笔帐,由于欠款,赖帐,由于假冒伪劣,由于不能按时交货,或者交货不付款,由于三角债等,这些直接造成的损失巨大,间接损失那就更大.有许多的生意人愿意跟外国人打交道,不敢与国内打交道,本国的市场太不可靠了,这样做生意的范围就变小了;还有因为各种不信用造成的各种法律纠纷,人事纠纷也都是花钱的,我估计整个的损失加起来相当我们国民生产总值的10%.换句话讲,我们有10%的财富,由于诚信上出问题给浪费掉了.如果我们在诚信上解决问题,我们就可以增加10%经济增长率,我们不用多劳动,不用多干活,10%就出来了.我们现在经济增长只有百分之几,如果我们讲好诚信,就有百分之十几的增长.这就说明诚信问题在经济增长中是举足轻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辛怡  蒲琨 《发展》2006,(4):58-6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两个相互依存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二元经济"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即所谓的社会发展转型问题;二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即所谓的体制转轨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工业化进程加快促进了经济增长,扩大了就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明显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性,市场在资源配置时常常会发生严重偏离.此外,某些制度的缺失,导致矛盾主体双方协调成本增加,正式制度效率下降,引发激烈社会冲突,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高收入水平的适度经济增长,外加增长的财富与福利分配偏向大众的倾向,无疑可视为日本社会经济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