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基于乡村旅游开展精准扶贫,既能够促进贫困农村地区产业机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基于乡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的发展时机,借助精准扶贫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机制,针对当前农村地区在发展乡村游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项目、人才、产品等多方面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3.
加大旅游资源区别度是提升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由青海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禀赋资源的基础,差异化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模式,对培养内生力具有积极意义.这既能解决生计模式转型后产业接续问题,又能拓宽收入来源,增加收入以弥补生存成本,又能保护传承优秀的文化,增加产业附加值,使"四个转变""一优两高"在青海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中得到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4.
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结合点,数字乡村建设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聚焦数字乡村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旨在厘清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具体而言,本文系统梳理国家出台的数字乡村发展的重要政策对数字乡村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进行阐释.从财富创造效应视角看,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提升乡村治理效率、培育智慧农民等角度促进农村财富积累,起到了\"做大蛋糕\"的作用.从普惠共享视角看,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技术扩散效应、资源普惠效应和网络共享效应助力农村的普惠共享,起到了\"分好蛋糕\"的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数字化财富创造能力和数字化治理能力较弱、农民数字素养亟待提高、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鸿沟依然突出、数字技术的产业融合效应较弱等现实问题.本文针对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完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等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贵州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在贵州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来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构想,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建立与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的机制,是贵州乡村旅游向规范化、产业化方向持续健康发展的必有之路。 相似文献
6.
7.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乐"旅游也称乡村旅游,它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日本是"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也是乡村旅游的强国。研究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作法和经验,对于中国发展农业经济、推动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地区乡村旅游扶贫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集体经济》2019,(7)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但由于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发展乡村旅游是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关键决策,也是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优势,早日摘掉贫困帽子、加快脱贫致富。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促进乡村旅游扶贫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旅游观赏内容多元化、旅游者散客化、休闲旅游全民化等新时代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全域旅游的概念,探讨了发展全域旅游应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全域旅游的实现路径:旅游吸引物要素优化组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区域综合管理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作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的旅游行业要在自身和谐的基础上与社会其他产业相互结合,和谐运作,使整个社会可以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互动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视角的江苏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江苏省13个市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资源优势度、旅游总收入指数、聚类分析、空间错位分析等方法,对江苏旅游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分析认为江苏旅游资源优势度无论在丰度上还是在品位度上其空间表现都是苏南地区的南京、无锡、苏州(苏南的常州、镇江例外)高于苏北、苏中,优势度最高的是苏州,呈现出由苏南向苏北逐渐变小的态势。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总收入之间不仅存在着空间的同步性,也存在着空间错位性,同时旅游资源优势区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与旅游资源中等区、劣势区相比明显显得不足,省内区域出现资源诅咒现象。因此,江苏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亟待提升,必须要进入深度改革和产业素质升级。 相似文献
12.
13.
旅游人力资源是提升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严重滞后于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加快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是摆在我国旅游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在探讨国外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出境游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华商网络对于我国出境游发展有显然的促进作用。本文探讨了基于华商网络的出境游促进模式,分析了其存在的基础、动力和遭遇的障碍,提出了对应的调控措施。期望通过与华商网络的深入合作,促进我国出境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推进广州旅游业的深度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广州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完成了“基本原始积累” 的数量型发展阶段,实现了旅游产业化的飞跃。而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升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其向效益型、质量型的产业转变,引发新的飞跃,出路在于: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刘显法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3,(6):8-8
党中央、国务院对能源节约工作十分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就确定了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最近我们正在结合机构改革,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温家宝同志指示,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