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给煤矿开采沉陷区土地整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开采损害学,在分析开采沉陷区内土体移动变形特征和煤矿开采沉陷区对土体结构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开采沉陷区内基于土体重构的土地分区域整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开采沉陷区土体移动变形特点,可将开采沉陷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对于Ⅰ区,要先对地表裂缝进行回填与注浆固结,然后在表土层上覆盖熟土并推平至设计高度;而对于Ⅱ区,要先剥离区域内表土层,然后在剥离后的土体上铺设生土层,最后再将之前剥离的土层作为表土层重新覆盖在生土层上至设计高度;对于Ⅲ区,首先剥离区域内表土层;其次在剥离后的土体上铺盖粘土并压实,作为防渗层,以利于上部土层保养水分和养分;然后在粘土层上铺设生土,作为生土层;最后将之前剥离的表土重新覆盖在生土上,作为表土层,实现土体重构。因而,煤矿开采沉陷区内根据不同区域内土体的变形规律,采取相应的土体重构技术,实现土体分区整治,以提高土地整治的效果,从而利于整治复垦后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2.
沉陷预测是煤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最核心内容之一,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生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急倾斜煤层由于采深变化大、顶底板条件不同,且没有实测的移动变形参数,采用常规概率积分法预测沉陷范围可能出现的偏差较大。以贵州省仁怀保利煤矿环评为实例,依据不同开采时段,分别采用深度积分及等价工作面方法预测沉陷范围。采用该方法对急倾斜煤层作沉陷预测更加符合实际,为其他类似矿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沉陷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俊园 《魅力中国》2013,(22):48-48
地表移动的过程十分复杂。它是地质采矿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目前。研究地表移动的主要方法是实地观测。通过观测获得大量的实测资料,然后对这些实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找出各种地质采矿因素时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为“三下”开采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沉陷预计在土地复垦稳定性评价及复垦规划中的重要性,阐述了沉陷预计模型和参数识别的研究过程,以山东某待复垦矿区为例,科学利用实测资料和概率积分法对待复垦区域进行沉陷预计。结果表明:沉陷预计结果量化反应了待复垦区的沉陷趋势,为土地复垦稳定性评价、土地复垦方案优化及土地复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造成大片土地沉陷,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开采万吨煤地表沉陷0.2公顷,我国在近60年的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采煤沉陷土地面积约80万公顷.土地沉陷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制约了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徐庄煤矿采取充填复垦的方式对采煤沉陷地进行治理,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村民看到了复垦带来的好处,支持复垦,促进了复垦工程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和产业》2002,2(3):56-58
该项目属于采矿及环境保护工程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建筑物下、铁路下和水体下煤炭资源开采时的地表沉陷控制及矿区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7.
李霖  兰才富  李虎 《科技和产业》2021,21(4):257-263
针对岩溶地区地表沉降导致管道逐渐失效破坏的严重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内压下在不同沉降长度时管道所达到极限位移状态下进行力学响应分析,并分析了在不同内压下管道的极限悬空长度,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管道极限位移和极限悬空长度及不同沉降长度下的管道预警位移,为管道安全预警及安全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沉陷长度的增加,管道跨中应力不断减小,两端应力逐渐增大,管道危险位置由跨中逐渐向两端转移;随着内压的增加,管道危险位置出现在两端时的沉陷长度越短;且内压越大管道最大位移和预警越大,管道极限悬空长度越短.  相似文献   

8.
赵琰 《发展》2011,(3):71-71
一、淮北采煤沉陷情况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是以采煤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其煤田分布面广,辖区建有国家和地方大型矿井34个。淮北市矿区由于可采煤层多而厚,造成地表大面积沉陷,矿区人地矛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因采煤而造成的沉陷土地达1.5万公顷,对沉陷区的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且地貌变形,常年荒芜,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农作物不能生长、动物消亡或迁移、微生物流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二、治理措施(一)六种模式1.多层煤开采深层沉陷区水产养殖。多层采煤形成的深层沉陷区,水深,分布广,沉陷区呈封闭水体,水位稳定。同时,水质较好,各项指标不仅符合养鱼标准,各种营养盐类含量较高。水位深,有利于建立机械化网箱、围网和拦网渔场。  相似文献   

9.
赵麟 《科技和产业》2024,24(12):256-260
为研究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分布规律,做好预测预控工作,基于大数据分析思维,利用隧道先期掘进段沉降数据资料分析Peck公式的适用性,在适用性得到验证的前提下,建立带有不确定参数的Peck公式的三维空间分布模型,对模型进行不确定参数的函数转换,根据函数转换条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所求的解进行反转换得到确定性参数,代入Peck公式后即可得到完整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测模型。以青岛地铁隧道施工的过程监测数据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得到的沉降预测模型计算监测点的预测沉降值,运用灰色预测理论中的后验差检验方法对地表沉降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检验评定,评定结果显示该模型所得沉降值和实测数据拟合精度合格率为100%,说明该方法所求参数与模型合理可行,可有效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值。  相似文献   

10.
王嵩松 《科技和产业》2023,23(6):187-191
浑善达克沙地地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南端,是中国东部沙漠/沙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遥感影像对沙地内新月形沙丘进行动态监测,结合风况数据,对沙丘移动特征及形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0年研究区新月形沙丘移动速率范围为1.22~6.63 m/a,均值为4.23 m/a;沙丘移动方向范围为93°~122°,平均移动方向为105°。风况为沙丘移动提供动力条件,沙丘移动方向与起沙风主导风向存在很好的一致性。地表粗糙度的变化造成了沙丘移动速率的差异,沙丘形态对移动速率的影响弱。沙丘形态演化具有复杂性,双风向引起的沙丘不对称,沙源供应状况以及植被覆盖对沙丘形态的改变是造成这种复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