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曾面对众多的开发商笑言:“十个开发商,九个是骗子!”房产界充斥着谎言和欺骗,更可悲的是,业界对此习以为常,似乎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可以成为真理。消费者就成了“窦娥”,一时怨声载道,房产纠纷是消费者投诉和诉讼的热点。究其原因,那就是缺乏对开发商的制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明确规定了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开发商在售房宣传资料中所称的随房奉送的“阁楼”、“阳台”等未列入买卖合同中或在产权证中未予体现,是否构成合同法规定的重大误解,买受人是否可以据此解约,本律师认为,应根据房地产买卖的交易习惯,结合双方买卖合同中的房屋单价、面积及房屋买受人之前是否明知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5.
二府庄新村危旧房改造经济适用房(安居工程)建设是1998年国家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的若干意见》政策指导下西安市实施的一个重点工程,二府庄居民对政府寄寓了十分的信任,搬离了自己的家园。然而,返迁并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开发商的面目一点点被揭穿,他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他们中有许多是老年弱势群体;有许多是靠国家发的最低生活保证金生活的;有许多是双双下岗、孩子上学的家庭。没有足够的钱,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投诉都面临着困境。当记者真正接触到这些四处投诉的居民,看到那种无与伦比的愤怒、无奈和被时间磨成苍白的希望,看到房地产开发商种种可以反复使用、反复得逞的欺骗伎俩,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的秦兵律师写出了著名的《204条购房补充条款》。 相似文献
6.
7.
8.
2003年6月1日,当《解释》阔步跨上房地产舞台。注定为市场上即将来临的风起云涌埋下伏笔;就在《解释》实施了3个多月的今天,在表面平静里层波涛暗涌的买方和卖方构成的“小社会”里,上演着各自维权的故事:如果说《解释》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影片,那么喜怒哀乐是牵动观众情感的四大要素。当发展商置身在《解释》的光圈里忧大于喜的时候,也许消费者正为找到了“护身符”而暗自庆幸。所有的故事部会有结局,但不足所有的结局部有意义,当日子悄悄流走,也许若干年后的今天,才能体现《解释》的真正意义。透过《解释》看房地产风云,在“风云”中体会《解释》。 相似文献
9.
10.
近两年,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价一路攀升,但市场规则不完善、信息不透明。专业知识的缺乏,个人力量的单薄,使一部分购房只能是弱势群体,无法与开发商处于平等地位就购房合同进行谈判。据了解,在众多有关消费的投诉中,商品房投诉一直居前三位,最普遍的例子表现在:签约时,开发商 相似文献
11.
13.
14.
15.
近期,随着房地产调控逐渐到位,消费者购房呈现观望之势,房价呈现下跌之势。中国房地产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调整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伴随房价的下跌,住房质量会不会也出现下滑?近期,笔者完成了一个对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总体分析与判断报告,这里介绍其中的主要观点并对房地产调控对住房质量的影响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最近,江苏省盐城市区先后发生了几起因商品房质量问题引起的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周折颇多,在一定程度上,既损害了群众启勺合法利益,也影响了开发商的信誉和政府部门的形象。当然,这些住宅质量问题终就会有“说法”,但从事件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来看,加强房地产行政执法监督,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据媒体报道:已实施15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做修改。6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教授介绍了消法修●购房后悔权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后调控时代,房价稳中有降已是大势所趋。但一个不好的迹象是,房价下降的同时,房地产龙头企业纷纷曝出质量问题。房价下降,以牺牲住房质量为代价?水落石出。如果把房价比作是水的话,那么房屋的质量问题就是石头。在房地产调控力度没有放松迹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