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本循环的逻辑遵循反馈环机制,过度积累会导致危机爆发。资本空间化从地理扩张、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虚拟经济三个向度解决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危机。资本空间化的三个向度也蕴含着内在的逻辑悖论:资本既需要全球化的市场,又受制于本土化条件约束;资本既需要技术、组织方式创新构造新产业结构,又受制于路径依赖,面临固定资本贬值风险。资本既需要金融化创造的虚拟经济空间,又会面临金融脱离实业、催生金融泡沫的风险。中国当前要处理好全球化和区域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路径依赖、金融化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同时要关注城市化本身内置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悖论的消解研究折射了逻辑观的变迁。文章指出,目前大部分的消解理论都是建立在"思辨逻辑"观基础之上的。"客体逻辑"观告诉我们,悖论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描摹以及语言表达缺陷引起的,因此建立在"客体逻辑"观基础上的,从客观世界、语言和逻辑三维研究的解悖方案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金融监管中的悖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内生地决定了中国金融监管的困境,在论述“权力悖论”和“政策悖论”的基础上认为,建立和完善监管层的治理机制是解决“权力悖论”和“政策悖论”的前提,是推行金融领域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基础,是中国金融改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基于一个含有资本结构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本文以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对象,运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资本结构对我国“增长悖论”的影响,探讨资本结构影响我国“增长悖论”的深层次原因。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增长悖论”的出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资本结构没有朝着有利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方向变动,设备资本占总资本比重的下降抑制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基于上述分析结论,本文提出破解我国“增长悖论”的政策建议,即除了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外,应该调整投资方向,引导资金避免过度投向建筑投资品,而是更多地投向设备投资品,以提高设备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优化资本结构,促进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5.
6.
在信息网络社会,传媒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日增,已成为举足轻重的“话语体系”,它在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诸种不和谐因素。和谐社会是真、善、美统一的社会,高扬真、善、美,抵御摈弃假、恶、丑,创造符合社会需要的传媒文化,有利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概述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和对中外企业资本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悖论和构建合理的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站在世界的视角上,从中国出发来思考世界,由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到和谐世界,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给世界以“世界启示”;当今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国际关系的状况给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和“时代机遇”。站在历史的视角上,和谐应该是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同时,和谐文明也是文明发展到今天的时代形式。  相似文献   

9.
党的现代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党的现代化又是内涵十分丰富的系统工程,其中主要包括党的思想观念、组织建设和党的作风的现代化,党内关系的现代化,党的主体素质的现代化。党的领导方式的现代化及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本文拟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党的现代化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理想,蕴含着公平仁义、稳定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世界和平的大同梦想。这一宝贵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范式"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的经济现代化范式理论具有三种基本模型,即"多元化非线性"的道路范式、"多因内外决定"的环境范式、"三维立体互动"的结构范式.  相似文献   

12.
本从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现代化的三次思潮出发,提出当前阻碍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探讨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并分析我国农村现代化的现实条件,旨在坚定人们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增长悖论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增长悖论”问题,必须解决更深层次的“激励机制”问题、“有效歧视”问题和“产业升级”问题。“激励机制”问题可以看作是对“结构调整论”的回应,不重视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官员的激励)的经济增长很有可能总是徘徊在调整阶段,丧失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有效歧视”问题可以看作是对“有效劳动需求论”的回应,不破除“有效歧视”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有效的劳动供给。“产业升级”问题可以看作是对“技术进步论”的回应,一方面,没有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进步不是有效的技术进步,因为不能形成“扩散效应”和“拉动效应”;另一方面,达成共识的产业升级会造成“潮涌现象”,从而形成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这要靠经济建设来提供.本文通过对经济建设在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分析,进一步提出经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另一方面,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中国是一个由乡村社会、政治社会、市民社会组成,城乡二元结构分明的混合型社会,但乡村社会和政治社会组成的传统社会占统治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建立在这一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市民社会必将发达和成熟,最终取代传统社会。现阶段主要受到产权制度的强大滞碍,我国以市民社会为目标的社会变迁呈现不正常、不顺利的态势。因此,我们需要理性地变革目前的产权制度来为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和扩张创造正当的经济基础,进而为市场经济畅顺地改造传统社会成为市民社会提供良好的经济平台。  相似文献   

17.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辩证统一于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之中。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分析西方学者和我国学者关于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理论成果,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理解实现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很多人认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导致了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逻辑矛盾,我们之所以从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法中去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去解释和解决这一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