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我国的农业是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农业经济领域中,要不要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计划经济如何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经济运行机制,是关系到农业经济深化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迫切需要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3.
应波兰科学院和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的邀请,我们于1989年夏对这两个国家进行了学术访问,并就农业问题进行了参观座谈。下面重点谈一下这两国农业有关的问题,以供研究时参考。 一、两国的基本情况 波兰人民共和国位于中欧东北部,北频波罗的海,南临捷克斯洛伐克,东与苏联接壤,西同民主德国毗临,国土面积为311,730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吉林省)。人口约为38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约占  相似文献   

4.
5.
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下农业兴旺发达之路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下农业兴旺发达之路陈吉元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提出,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实,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的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它在我国农业改革的实践中,自80年代以来,在一些地区早以多样化形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在由计划...  相似文献   

6.
7.
朱道华 《农业经济》1994,(2):1-3,31
从台湾看市场经济与农业现代化朱道华作者说明:1993年8月10日至20日。作者参加中国农业经济学家代表团,应台湾"中华农业发展基金会"邀请。到台湾访问。在台北、台中、嘉义、台南、屏东、高雄等地、参加访问了有关学校、研究单位、农业企业、合作社、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8.
9.
我国经济建设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目标已于1993年载入我国宪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既是一个新鲜的经济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这篇短文力图以十四年来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经验为依据,并参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理论问题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问题。行文顺序为:市场经济界定,市场经济特性,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  相似文献   

10.
1995年12月7~8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行一次专门研讨“市场经济与中国农业:问题与前瞻”的国际学术会议。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中美关系研究项目主任、上海工商学院院长汪熙教授负责筹组了这次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中方有中央机关和地方的研究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农业经济问题的专家、学者和教授;外方有世界银行、美国农业  相似文献   

11.
一、市场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传统的观点认为,农业现代化就是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良种化和大地园林化。笔者认为,这样的定义只不过是现象的表述,忽视了这一概念的本质。研究农业现代化,不能脱离一定的经济体制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也不能忽视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农业建立在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与农业保护高强一、农业保护的内涵及类别农业生产是在一定的方式下进行的,不仅受到内部资源配置的影响,而且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部条件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农业作一深入考察,制定一系列的利于农业发...  相似文献   

13.
农业革命:从产业化到知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产业体系中最先成型的产业,是所有产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是整个国民经济部门结构调整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和深化,农业内容日趋丰富,生产门类日益增...  相似文献   

14.
当前,理论界提出“将农业引入市场经济”、“将农业带入市场经济”和“把农业推入市场经济”等观点,其实质都反映了农业现有经济体制和产业的弱质性特点。因此,必须为农业进入市场经济创造较好的宏观环境。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职能部门,该怎么办?一、由领导向引导转变政府在农业进入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引导”职能,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特定产物。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的国家,不仅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而且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健全有效的中介组织,如农民协会、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组织。引导农业进入市场经济的任…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只有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农村经济的振兴、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最终都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改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认,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农业转入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在保证市场充当配置资源的主角的同时,正确认识和有效实施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从而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改革之前的农业体制最集中地反映了传统计划经济的要求,经过14年的改革虽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仍然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体制必然还要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农业经营活动市场化,农业资源流动市场化,和政府对农业调控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农业资源的配置问题是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中外农业生产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与农村经济的繁荣,本质上讲都是在农业资源的优化组合与有效配置基础上实现的。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之所以步履维艰、陷入波动徘徊的困境,一个重要的诱发源在  相似文献   

19.
乔颖丽 《农业经济》1994,(10):24-25
市场经济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乔颖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针对经十多年来的农村经济改革,在80年代末出现的农产品供给结构性过剩,农业增产而农民不增收以至减收的情形,于1992年提出来的。这一方针的提出,本身就是针对农业市场取向的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同时,“高...  相似文献   

20.
对农业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个实践问题。山东省特别是一批县,对如何实现计划与市场的结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因而保持了农村经济的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