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是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发展的中国特色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发展的世界观和行动准则,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的复兴努力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关系中国民族的成功和失败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孙纲 《活力》2008,(2):11-12
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问题,一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4.
张喜良 《活力》2014,(19):25-25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追求的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突出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又强调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既继承吸收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又结合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基础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国市场体系30年:历程、经验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已经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市场体系也已基本建立起来,并正在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以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中国特色”似乎已是使用最为频繁的修饰词句之一。“中圈特色”在进入人们的思想之初,是随着我国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现的。“中国特色”,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思想以及现实状况,区别于西方以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仍然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基于本国的实际,建设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符和的社会主义。这一思想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指明方向。现今,这一名词的使用已远远超出这一范围,包含了经济、管理、金融以及其他领域,其中自然还有审计。  相似文献   

8.
日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是我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议全面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气势恢弘、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鲜明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深刻剖析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11.
滕以文 《活力》2012,(7):34-34,3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体现了鲜明的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精辟概括。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要密切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坚定不移地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2.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这是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引导全国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全面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担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性课题作了进一步的回答,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朴君元 《活力》2007,(2):50-5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形势和任务,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民族的共同事业。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尚玉为 《活力》2012,(12):78-78,80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把握依法治国方略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汪勇 《新远见》2011,(6):110-115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是以党的文件的形式第一次明确提出和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新形势,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在其中,只有锁定了思想工作的龙头,才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建设,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杨海浪  刘涛 《活力》2007,(11):53
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在认真总结我国法制建设实践经验、借践中外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做出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方向。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想、信念、观点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