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石油化工的油气管道运输方面。我国的油气管道运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克拉玛依到独山子输油管道的建设开始,一直到目前我国拥有成品油管道33000千米,极大的便利了油气资源的运输和利用。然而,由于我国油气管道运输起步相对比较晚,在油气管道长度、规模上都存在着差距,这与我国目前石油化工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不相符的,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壮大,本文将从油气管道工程施工方案及现代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开发》2015,(5):173-174
近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化运输行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同时管道运输作为当前运输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我国各个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管道运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管道泄露的问题,不仅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对于如何做好长输油气管道泄露问题的检测始终是管道运输行业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研究分析长输油气管道泄露问题的检测方式时,首先分析了长输油气管道泄露问题的基本检测方法和技术特点,其次分析了长输油气管道泄露问题检测的综合评价系统方案,最后基于实例分析了长输油气管道泄露问题的综合评价系统检测过程。  相似文献   

3.
田华 《价值工程》2015,(1):101-102
就目前我国油气管道安全管理水平与质量来看,油气管道运输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油气管道管理问题,提高管理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当今,我国的整体发展速度已经越来越快,技术上也有着迅猛的进步,在输油气管道上的建设规模已经开始朝向了一个大的发展方向迈进,同时在这方面也有了令人格外瞩目的成绩。由于我国幅员相对辽阔,输油气管道以长路程输出为主,这对我们国家的相关技术是一个考验,这就为怎样在安全管理上作出努力探索分析,以待更好地在此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课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亟需我们去解决和研究,作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从输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层面上做以分析探讨并就如何优化这方面的管理给以相应的对策,重在说明安全管理对输油气管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油气管道运输是运输石油、天然气最为经济有效的运输方式之一。管道安全直接决定着石油、天然气运输的安全性。而管道腐蚀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管道腐蚀的检测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不容忽视。本文从油气管道腐蚀机理出发,介绍了现阶段主流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油田油气管道运输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油田油气管道的铺设网络也越来越密集,这必然会造成在管道的建设过程中出现诸多质量安全问题,一旦出现油气泄漏,不但影响油气的正常运输,更为可怕的是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有效控制油田油气管道的现场施工质量,降低发生危险的概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油田油气管道的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展开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7.
结合油气运输、石油化工中常涉及到的管道,简要阐述了钢质管道的外腐蚀防护方法和防腐层性能评价。着重叙述了钢质管道外防腐中目前常用的三层聚乙烯和双层熔结环氧粉末两种表面涂层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石油能源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国家经济的建设、社会的发展都需要石油能源作为助力。石油易燃、易爆,所以在进行石油运输的过程当中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目前,石油运输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铁路运输、海陆运输以及管道运输。其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就是管道运输,因为管道运输运载量大,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并且管道运输更加的经济合理。但管道运输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分子打孔偷油,从而引发石油泄漏,甚至引发爆炸事故。因此必须加强管道巡护,确保石油输送的安全。本文在对输油管道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管道巡护工作的强化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五大运输行业包括民用航空运输、海运、公路、铁路以及长输管道,而长输管道因其特有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业。管道运输的使用寿命与安全受到管道焊接质量的直接影响,因而需要对油田长输管道的焊接技术作一定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将归纳并探讨管道焊接技术在近年来得到的发展,并对长输管道焊接的操作规范与常见方法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斩断黑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子管道公司所辖管道分布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河北、湖北六省74个县市,输油(气)管道全长2600余公里,担负着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河南油田的原油(气)及进口原油的输送任务,是我国石化企业油气输送的主要通道,也是联结股份公司上中下游的重要纽带。当前管道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外部环境十分恶劣,管道及附属设施经常遭到不法分子破坏和侵占,油气管道被打孔盗窃,趋势呈恶,管道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6,(33):116-1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油气储运事业带了很大的机遇。近年来,从西部管道、西气东输管道的建设来看,我国在天然气管道输送技术、成油品、原油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就。油气储运工程由多个系统组成,常见的有油气田运输、长距离输送管道、城市输配系统等。同时,油气储运工程也连接着生产、加工、分配,以及销售等环节,为相关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鉴于此,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有关油气田地面建设储运工艺革新的相关技术,希望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永芝 《活力》2011,(5):54-54
管道运输是与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并列的五大运输方式之一。压力管道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用于输送流体介质的特种设备,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及城市燃气和供热系统等公众生活之中。本文重点讨论了压力管道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管道运输不但容易导致石油化工原料、天然气的泄露,而且极易发生爆炸事故,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工业管道压力试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家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试验是否成功的关键。文章从多方面对工业管道压力试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确保工业管道压力试验顺利完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越来越多,石油化工管道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企业周围人民财产的安全及社会稳定的影响逐步凸显。石油化工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从"人、机、料、法、环"各方面入手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后期将给装置的安稳生产留下各种隐患。文章仅从石化行业地下管道施工过程中相关内容入手,简要论述工程建设相关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经济水平快速的提升,我国油气管道的建设工作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施工单位想要能够真正的提高信誉和树立形象,并且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油气管道工程的施工工作做好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方法。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对工程施工现场实施科学的管理工作。本文便对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管理以及油气管理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的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油气管道建设过程的施工管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油气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这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比较明显的就是油气储运方面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稀缺,同时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也非常的薄弱,油气储运过程中设备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油气管道的建设予以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越来越多,石油化工管道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企业周围人民财产的安全及社会稳定的影响逐步凸显.石油化工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从“人、机、料、法、环”各方面入手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后期将给装置的安稳生产留下各种隐患.文章仅从石化行业地下管道施工过程中相关内容入手,简要论述工程建设相关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管线试压作为石油化工管道施工的基础性技术工作,也是确保石油化工管道施工质量合格的关键措施。文章分别在管线试压的施工准备工作、管线试压过程、管道的清洗以及管线试压安全技术要求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石油化工管道中管线试压的基本要求,可以为相关人员进行管线试压试验检测,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的迅速发展,油气输送管道的建设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我国“十二五”期间,世界范围内规划和在建的管道将超过20×100km,目前我国正在筹划的西气东输三线至六线等大型管道工程中,  相似文献   

20.
应用管道运输成品油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其成为当下成品油运输中比较受欢迎的运输方式。但是管道运输中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即运输成品油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是环境会影响管道安全性;二是成品油作为石油化工产品本身存在易燃易炸的特点,并且其挥发的气体大多有毒。为了保障成品油运输的安全性,论文分析了成品油管道企业场站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风险以及容易造成的安全事故,并针对这些隐患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加强成品油管道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成品油的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