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婷婷 《科技与企业》2014,(12):168-168
能源经济是社会发展建设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能源依赖程度的不断增强,进行高效快捷的石油能源采集,将能有有效的减少我国能源供应不足的现状,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速度。在进行油田的开采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油田的内部进行注水采油,当采油过程中到达后期时,面对前期所积存的采油含水高、出油率低、无效循环严重等问题的加剧,往往对采油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也是油田地质开发过程中厚油层剩余油开发问题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区块油层渗透率低、注入困难、层间矛盾突出、含水上升快等问题,以提高采油速度为主要目的,开展现场试验,在剩余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转注、补孔、压裂、细分调整等技术手段,采取多项综合治理措施,对现有井网进行综合利用,努力搞好低产低注井、高含水井的调整挖潜,从而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总结出了一套井网综合利用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该区块的采油速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对该区块高含水后期水驱开发有一定指导意义,为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综合应用地质、测井、试验测试及油水井动态数据等资料,按照系统工程的原则,从油藏描述着手弄清沉积相与剩余油分布入手,建立包括油藏地质分析——油藏工程研究——油藏数值模拟——水驱历史拟合——油藏精细综合描述等在内的配套研究技术。该研究成果的实施可以提高东沙二上1油藏水驱动用程度,使油藏的采收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濮城中渗复杂断块油藏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详细描述了高含水后期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剩余油存在类型,提出了分类油藏不同的挖潜技术对策,在重组、建立、恢复注采井网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层间调整挖潜,改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后期开发效果,使水驱采收率得到了提高,水驱效果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多油层断块油藏经历多次细分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层间差异性日益突出.在精细油藏描述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有的各种技术手段,研究辛47断块开发过程中不同剩余油分布形态、不同断块形态、不同沉积微相、不同流体性质、不同储层物性和不同开发井网组合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庆油田主力油层的天然岩心,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水驱后岩心内的剩余油的类型和分布.将室内水驱实验后的天然岩心冷冻制成样本,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剩余油的种类.实验表明,含水率不高时,剩余油的分布形式主要有孔表薄膜状、 簇状、 颗粒吸附状、 角隅状和粒间吸附状.在含水率较高的情况下,孔表薄膜状剩余油所占的比重明显比低含水时大很多,簇状和粒间吸附状剩余油所占的比重则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7.
付博 《科技与企业》2013,(8):120-120
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深入,驱油难度逐渐增加,油层开发矛盾逐渐突出,油层渗流能力逐渐减小,注水难度加大,出现了大量的低效井,剩余油开采难度逐渐加大,如何分析开发矛盾,增加剩余油采油效率是广大油田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本文就杨大城子油层主要开发矛盾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注采压差逐年增加、井间不连通层及单向连通层比例较大、增产措施效果差、油水井套损较多,治理难度加大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梁11断块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确立了断块细分重组层系开发、重建注采井网的原则,应用各类手段进行调整挖潜。此次调整的成功,对类似油藏特高含水后期高效挖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前言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无效低效循环严重。目前已采出可采储量的86.03%,剩余可采储量只有4368×104t,水驱综合含水已高达93.85%,在现井网条件下剩余油难以有效动用,常规的综合调整方法只能减缓产量递减,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
芮睿 《活力》2021,(18):140-141
2021 年是安徽二类地勘单位实行财政差额拨款制度的元年,探索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十分必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二类地勘单位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影响二类地勘单位党建和业务融合的因素,最后探究了二类地勘单位党建和业务相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李明泽 《科技与企业》2014,(16):162-162
本文以大庆油田某区块为例,以SII10+11a-SII15+16b共7小层为研究对象,开展储层流动单元划分评价、合理性以及剩余油研究。在高分辨率地层格架内,筛选反映储层渗流能力的主控参数,结合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建立流动单元分类评价标准,并运用判别分析、油井初期静态分析法以及动态示踪剂监测等多种方法对流动单元划分评价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全区逐井流动单元类型判别,总结全区流动单元规律;并结合流动单元研究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特高含水期的原油开采,开展了河43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确立了断块重建井网、细分层系开发的原则.开发中,应用定向斜井及侧钻井技术进行调整挖潜.实施后,断块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大庆喇萨杏油田高含水后期储层参数解释的需求,应用相控建模的思想,按地质约束条件建立了储层基本物性参数解释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精确划分岩石物理相,提高了水淹层测井解释精度,为加密调整和精细地质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青化砭油田长6和丰富川油田长2油层是近年来延长油区发现的较好的油田之一,也是延长油矿管理局上产的重点开发区块.为了研究资源潜力,改善目前的生产现状,动用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收率.油藏数值模拟就是利用数值模型再现开发历史,分析开发矛盾并预测不同方案的开发效果.因此,在对已开发油藏进行数值模拟工作之前有必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深刻剖析油藏的动态特征和开发矛盾,这有利于建立更接近于客观实际的油藏数值模型和调整拟合参数,以提高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并根据开发矛盾及现状提出合理的开采措施.全油田模型的可行性低,因此本文选取三个典型区块——姚280、姚229区(长6油层组),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并分析剩余油潜力,进一步加深对地质特征的认识,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和技术政策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低阻油层发育.由于低阻油层不同于常规油层的特性,造成现场判别存在困难,易引起此类油层的漏失,给勘探开发造成重大损失.理论和实践证明,常规录井资料与测井响应特征有机地结合,对低阻油层特征充分了解,是准确判别低阻油层的唯一途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孤东油田七区西二元复合试验区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了类似于"大孔道"的高渗透条带或注入水"优势通道",在平面上表现为流线局部线性窄条收敛,在纵向上表现为流线向局部小层集中,两种集中方式均严重地影响了注入流体的波及和驱替。因此根据剩余油分部规律,合理利用"优势通道"进行调整方法,有效改善了试验区波及效果,更好的实现了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6,(10):116-117
根据大芦湖油田的地质特征,结合生产实际,应用水锁效应实验入井液伤害实验及油藏工程方法,探讨各种入井液对大芦湖油田油层伤害的机理,提出在钻井、射孔、压井、洗井、酸化、压裂等方面的预防措施,对加强大芦湖油田的油层保护,促进油田高效开发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我国油田事业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市场对油气开采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高。于是,油田企业为了满足社会市场对油气的需求量,就必须要加大对油气进行开采的力度。然而,因大部分油田中都含有比较多的低渗透油层,且这种油层的渗透力也比较低,所以油田企业在对低渗透有层中的油气进行开采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较多的困难。面对这一情况,如何更为有效的对低渗透油层中的油气进行开采,成为了各大油田企业目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将针对低渗透油层,对其的物理化学采油技术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日益减少,开发难度日益加大,准确掌握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对老油田调整开发方案、制定挖潜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杏一区井网重组示范区剩余油分布状况、类型和补孔技术在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与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文51油藏通过相控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和分类,重点对Ⅰ类流动单元小河道单砂体从空间组合、平面组合模式两个方面详细描述,并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剩余油潜力进行再认识,重新调整了文51油藏的注采调整方案,通过完善注水的方式进行有效挖潜,调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