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篇文章是《新智囊》与中国管理传播网共同策划的“中国商业理念转型三部曲”终篇(前两篇为《狼性文化的终结》)、《企业真的能够和谐吗?》,见《新智囊》2007年2月期和3月期),重点在探讨支撑经营理念转型的动力之源是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财经文摘》2008,(5):138-138
4月18日,《经理人》杂志就2008中国CEO年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届年会于9月19日、20日在北京举行。“开放创新驱动力企业转型生死之战”成为本届年会的主题。届时,《大趋势》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和佩斯领导力研究院创始人泰德·普林等多位国际大师,将围绕企业创新及转型等热点话题与中国的企业家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实际上是《新智囊》策划的“中国商业理念转型三部曲”之二,上期封面所报道的”狼性文化的终结”是为开篇.如果说“狼性文化”更多反映了中国企业竞争文化的过去和现状,那么“和谐企业”是作为经营理念转型的方向而提出的.而我们在下期封面中将继续推出有关“企业精神及信仰”的系列报道.重点在探讨支撑经营理念转型的动力之源是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谢韬先生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一文是为辛子陵先生一部书稿写的序言,谢序称辛著“是一部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彻底完成拨乱反正的书”,并说“作者以令人信服的历史考证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是民主社会主义者,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首倡者。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还说“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平地长入社会主义,才是《资本论》的最高成果,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其实,辛著对《资本论》有关股份公司论述的理解是极其错误的,说“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是《资本论》的最高成果”、“《资本论》第3卷推翻了《资本论》第1卷的结论”更暴露了作者对《资本论》这一伟大著作的无知。  相似文献   

5.
1978年9月我国首次举行“当代中国农民企业家”的评选活动,从全国1000多万个乡镇企业经营者中选出了100名农民企业家,10名“最佳农民企业家”。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企业家从此登上历史的舞台,继农民企业家之后,在沿海开放城市的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私营企业和一些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企业里,一大批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丰富和壮大了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企业家和企业大辞典》主编的话董福忠一、《当代中国企业家和企业大辞典》是大型系列资料型辞书,拟分多卷陆续出版。把企业家和企业分别作为独立辞条,共同编写在一辞典中,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呈现给广大读者的“第一卷”收录了企业家辞条679个,其中女企业...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入世”步伐的加快民营企业将进入一个历史的转型期,这个转型的实质在于企业创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最终迈向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民企与国企同样任重道远。人们难以想象的是民营企业家面对企业转型、企业再造、企业创新等所承受的外部挑战与内部压力都是何等的巨大!张志勇的《挣扎与较量》选择了沈阳飞龙集团的探索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因为在作者看来飞龙集团所走过的历程、所经历的坎坷以及它的经验教训在当代中国的民营经济中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但是作者所涉及的不仅限于飞龙而是把整个民营经济的生…  相似文献   

8.
一、承认社会主义企业家,重视社会主义企业家的作用在改革以前,我们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企业家。改革以后承认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努力培育社会主义企业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也提出“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造就企业家队伍”。从不承认企业家到重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这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过,不能认为社会主义已经普遍承认和重视企业家的作用了。例如有些同志只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而不说企业家,他们有的可能是把企业家等同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并不否认企业家,有的则是反…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是社会公认的一批在市场竞争中能带领企业取得成功的优秀人才。是凭自己的能力、智慧、胆识在艰辛的创业道路上练出来的。成功的企业家应是优秀的经营人才,又是企业的领袖人物。著名经济学家韦伯斯特在《新世界辞典》中,把企业家概念界定为“一个经济冒险事业的组织者,特别是组织、拥有、管理并承担这一事业全部风险的人”。不难看出,企业家应具有特殊素质。现代企业家,既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企业家为中国改革评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企业家是发展社会主义币场经济的主…  相似文献   

10.
从本期起,本刊开始连载的《管理哲学:从福特到盖茨》是从作者正在写作的新著《管理哲学》的第一部分中摘编的。在这本书中,作者分3个部分,分别对美国著名的企业家、管理学者和经济学家的经验和理论进行介绍、概括和评价,并用“管理哲学”一以统之。 在下面的叙述中,作者首先描述了福特的业绩,然后概括其所谓的“管理哲学”,以后本刊将顺次介绍斯隆、小沃森、盖茨等8位企业家和研究企业战略与企业管理的学者,他们通过不断创新逐渐积累起20世纪企业的一整套运行规则及其哲学基础。作者在文中概括了20世纪企业家的集体创造并展望21世纪企业家的职责和任务。  相似文献   

11.
爱国 《时代经贸》2011,(1):92-93
由中国经济贸易促进会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华人企业家与政府官员高层论坛暨创新发展模式、弘扬新锐典范优秀企业家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聚焦中国经济、关注转型之路,以“调结构、保增长”为目的,认清形势,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继《国际市长论坛》专栏开辟5年来,我们先后发表了几十个国家40余位市长的文章,引起了国内外读者、作者,特别是市长们的广泛关注。应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市长的邀请,本刊主编朱关銮亲自率团分别在三个国家举办了“国际城市管理”研讨会。研讨期间,大家深感开放的中国更需让世界的企业了解。为此,经过长时间的筹划和准备,本刊于1996年第6期开辟一个新栏目《外国企业家论花》。本栏目旨在为中国企业家向外国企业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供一个窗p。本期所载美国埃克森中国公司总裁史提夫F·戈德曼的文章也许对中国企业家…  相似文献   

13.
“产业报国”思想是当今中国企业家们及其企业贯彻落实社会主义主流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作为婺商,这种思想并非与生俱来,有着其发展和确定历程,而这种思想的确立,更为婺商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产业报国”思想的发展历程、体现及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启示三方面展开论述,力图揭示其中的规律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转型过程中企业家的作用日益凸显 ,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重视并直接致力于这一课题的研究 ,相关著作和理论成果层出不穷。由德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杜伊斯堡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和东亚研究所所长、前德中友协主席托马斯·海贝勒教授撰写的《作为战略群体的企业家》(中央编译出版社 2 0 0 3年出版 ) ,堪称这一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性著作。作者以自己对中国近 30年的了解、理解、感知和经验认识为基础 ,从一个欧洲学者的视角出发 ,将理论与实际、定量与定性、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研…  相似文献   

15.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政府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现选登了部分稿件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现选登了部分稿件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现选登了部分稿件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现选登了部分稿件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现选登了部分稿件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闻周刊》5月9日推出封面故事:中国的世纪(China‘s Century)。中国著名影星章子怡笑容可掬地出现在封面上,背后衬以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万里长城和上海东方明珠塔。封面还用红色标签注明:特别报道。美国《新闻周刊》以“未来是否属于中国?”为总题,用了二十—个版面进行了密集报道。该组报道所要阐释的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已不再是—个预言,而是—个事实”,其成果“惊人”。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好处。然而,“中国世纪”到来究竟是事实还是作者耸人听闻的噱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